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首次人工降雨中途夭折的不解之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7:30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下午,申城上空雷声隆隆,部分地区大雨如注。本报记者刘定传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申城首次人工降雨中途夭折,从结果上看,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作业,虽然科学实验允许失败,但是失败背后的一些谜团却让人深思。

  谜团一:为何不及时通知公众

  昨天上午10点多气象会商结束,确定具备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从中午12点气象局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有关人士下达实施人工降雨的命令,到下午2点飞机从硕放机场起飞,在整整两个小时里,上海市气象局没有向外界发布过一条信息,包括众多新闻媒体在内,都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实施的事实。

  昨天下雨后,就有读者来问,如果说灾害性天气是自然因素,客观存在预报的难度,那么人工降雨本身就是非自然的、可控制的行为,为什么不能及时、有效地通知公众,做好预防工作呢?

  市气象局有关人士的回答是,从下命令到起飞只有两个小时时间,来不及,同时,“也没有必要让公众事先知道”。说时间来不及,那么为什么暴雨警报能在发生之前发出,即使是提前半个小时都能做到,两个小时还不够吗?气象局的这位人士还透露出一个事实,从气象会商到下命令,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倒是记者的到来才让他知道那边飞机已经起飞了!

  如此的信息渠道,如何能做到市领导要求的“准确度、及时性、超前量”?不能忘记的是,人工降雨的初衷是为了市民的生活,而不是别的,没有让公众知晓实情的人工降雨预案恐怕不是一件好的预案。

  谜团二:雨警后飞机为何还飞

  下午1点15分,由于上海上空的对流云层发展较快,市中心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警报,预报市区局部地区一小时降雨会超过30毫米。可是,实施人工降雨的飞机仍然在2点整从硕放机场起飞,途中遭遇强对流天气,被迫折回。

  按照市气象局那位人士的“三不飞原则”,即天气条件不符合不飞,威胁飞行安全不飞,自然下雨不飞,昨天下午1点15分之后,至少满足了两条。可是,飞机还是满载着大量的催化剂升空了。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人工降雨最理想的云层应该是稳定的层状云,由于夏天酷暑,选择极度不稳定的对流云是无奈之举。那位气象局的人士后来自己承认,要是早两个小时实施就好了。那问题是,在条件发生变化之后,为什么还要起飞?他的回答还是“时间来不及”。

  气象专家的预测是,今天的云层条件肯定不如昨天那么好,明天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将是高温。如此看来,错过这两天的机会,大概又要等上一段时间了,而众所周知,8月份上海多台风,到时候有没有必要花一大笔钱实施一次人工降雨,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如何,恐怕还需要探讨。文/本报记者陈韶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