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央视新闻夜话:复原1800年前的张衡地动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21:05 CCTV《新闻夜话》


冯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黄刚




李强


  本期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新闻夜话》的内容是关于重新复原张衡地动仪。播出时间为2004年8月7日23:30分,在CCTV-12《新闻夜话》首播。编导为崔亚卿,主持人为黄刚,嘉宾为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研究员,以及博士生导师冯锐、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强。

  导视: (画外音)失传1800多年的张衡地动仪原貌成为千古之谜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同期声)主持:那后人见没见到过真正的地动仪?

  嘉宾:真正的地动仪谁也没见过

  (画外音)人们熟知的地动仪模型引起专家质疑?

  (同期声)主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呢?

  嘉宾:其实这个问题由来,是一个很小的事情

  (画外音)重新掀开中国科技史灿烂的一页,张衡地动仪将被再次复原

  (演播室) 主持: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在我们演播室摆了一个模型,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张衡地动仪的模型。的确,张衡做为我们东汉时期的杰作的科学家,他所制作的地动仪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地震的发生及其方位,比欧洲最早的地震仪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项古代科学成就。但是您知道么?历史并没有留下张衡地动仪的原貌,大家现在看到的模型是我国考古学家五十年前复制的,而现在,有一些地震学家对这个模型提出了质疑,并且正在做着重新复原的工作。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两位从事和关注这项工作的专家:

  一位是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冯锐先生

  一位是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强先生

  主持: 李先生,最早复制的张衡地动仪是不是摆放在国家博物馆?

  李:是

  主持: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李:这应当说,它经历了一个从研制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是在1936年开始设计的,然后经过51年进行修改,以后又经过1988年,最后定型,所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制过程。

  主持:为什么要复制这个地动仪,后人有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地动仪?

  李:为什么要建地动仪?主要就是因为,当你走进历史博物馆中,观众最希望的是看到实物,迅速地能够把握住我们过去伟大的发明发现,这样通过直观的作用,就能够把握住整个的全过程。

  主持:那后人见没见到过真正的地动仪?

  李:真正的地动仪谁也没有见过。

  主持:为什么呢?

  李:因为张衡只建了一个,后来由于社会动乱,这个东西就逐渐的或者是由于战乱就消失了,或者是因为其它的社会因素就失踪了。

  主持:就失踪了?

  李:失踪了

  主持: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文字的记载?

  李:见到的文字的记载,而且这种记载只有196个字。

  主持:196个字。那冯先生,他地动仪的复制原理,依据是什么呢?

  冯:这个原理的复制依据是变化的,在1936年复制人就是王振铎先生,他那时候复制原理是做悬垂摆这样工作原理来做的,那么这个原理最早是在1883年英国人米尔恩他提出来的。那么后来日本人在1937年他们做了新的模型,高、可能十几个公分这么高,那么他们可能是运用竖立杆,一个直立杆,他们称为倒立摆。他们认为可能是这样的原理工作的。后来王振铎先生在1951年制作模型的时候,就抛弃掉了1936年这个悬垂摆模型这个原理,采用直立杆的模型。

  主持:就是这个模型?

  冯:这是它的基型,当时就从这开始起来了。后来模型有改动,但是基本模型还是这样子的。

  主持:采用的是直立杆。

  冯:就是里边你看有一个棍,这可以拿出来。

  主持:就这么一个棍,就是放在这里面。

  冯:等于就立在这,它一倒,就触动这个机构,这个铜丸就掉出来。

  主持:我知道张衡地动仪的这个复制模型,很长时间它权威性并没有受到质疑,而且国家地震局也是把这样一个模型,作为它的标志。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人去质疑它的原理的一些缺陷,或者不足呢?

  冯: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想起来这事也真是一句话难以给你回答清楚的。这个做完以后,在当初作为我们来说,一直很喜欢它。我们觉得就是这么个模型的概念,从小到大就是这么认为的,并没有对它产生什么怀疑和什么想法。

  主持:听说您也是在两年之前才对这个原理产生了疑问?

  冯:对。

  主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呢?

  冯:其实这个问题是由来是一个很小的一个事情。当初地震局有一个刊物叫做《防灾博览》,要求我写一些地震科普常识,地震科普常识第一个就是叫做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这是个地震谚语了,这是第一句。也就是说,群众怎么知道地震没有地震呢,群众有很多很多办法了。要知道地发生动的话,这个办法是非常多的,自古以来很多的,但是如果吊灯晃动的话,那么肯定是地震了。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最可靠的稳妥的判断地震的办法。也就是说,上百年来地震学家基本常识。

  主持:直立在这个地上,地面这么一晃动,它不是也会发生,也会倒吗?

  冯:是的。但是在地面各种气压振动的时候,它也要倒,一般跺个脚,它也要倒,那你区别不出来了。所以一个仪器,一个探头能不能检查出来地面的水平晃动,就是一个关键。所以为什么说张衡地动仪给世界各个国家评价非常高呢,因为它是第一个,只有地震它才动的仪器。所以,在1880年就被命名为叫做验震器。

  导视:(画外音) 以科学的精神追溯历史。

  (同期声)主持:来促使你来进行重新复制的工作这个动力是什么呢?

  冯:既有科学的一个责任,也有一个民族文化的情结在里边

  (画外音)张衡地动仪模型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同期声)主持:对这项复制工作,会不会有一些个人感情上的一些障碍?

  李:那没有。

  (演播室) 主持:那么在您产生质疑之前,我们知道唐山发生大地震,而且在北京震感也是非常强烈,我想问一下李先生,这个模型当时工作了没有?

  李:这个模型是作为一种陈列展品出现在历史博物馆的,它并不是作为一种仪器来观察地震的。

  主持:那么冯先生,当您产生了对这个复制模型强烈的质疑之后,是什么促使你来进行重新复制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呢?

  冯:这个是这样,一种原因是由于这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国际上影响很大;可是另外一方面,从地震专业上来讲,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仪器来接受,那么,国外的在专业方面,批评也是非常尖锐的,日本他们的试验,实际上37年、39年的试验来看,他们做试验的结果,而且放在日本的地下室,它记录的地震倒了吗?也倒了,倒的恰恰是横着的,在另一个方向。而《后汉书》记载这个地动仪的时候,“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是沿着地震方向,那么说明它不符合。所以他们写文章说,这是不符合的。在李约瑟写《中国科技史》的时候,也说了这个,他说不是这个方向,那么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了。那么随着现代我们国家科技交流很广了,我们把这个模型送到国外,大家交流越来越多了,这样各国都很重视了。提这个问题的意见就越来越多了。那么有日本的、有美国的、有荷兰的,而且理论计算也开始了,是什么问题,这个工作更加深入了,那么这样深入以后呢,有的人就甚至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里问题比较多了,所以批判意见批判就很厉害了。有的就认为这样的问题是不对的,结构也是有问题的,那么这样可能,这个《后汉书》的记载对不对,都成问题了;还有人就认为说,中国把地动仪这个视为国粹,它可能只是代表一个民族的一个希望、一个向往,而不是一个完满的现实,张衡地动仪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它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它不是个科学的东西,所以它流传。那么这样结果呢,所以在历史上,既没有对科学发展起到作用,也没给后人有什么启发,这个观念就等于完全否定性的东西了,那么我们看到这以后,才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

  主持:《后汉书》上有没有有关地震方面的记录?

  冯:有,《后汉书》提到,“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就是人家不知道,“后数日亦至,果地震陇西”就是这个确实发生了,而且这个方向确实在陇西。那么就有一个实例了,这是个非常要紧的实例。那好,既然有这个实例的话,我们就必须要检验它,恰好中国地震局在1970年的时候,就在洛阳设立了一个地震台,一直用到现在,那么这个仪器当年是放在洛阳的。那么好,我们就查到了陇西发生地震,洛阳进行记录有两次,1985年6月24号地震,还有一个是1987年11月25号的地震以及第三次,就是去年2003年10月13号地震,都是在那发生地震,而且洛阳都有记录。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就迫使我们有这样一个既有科学的一个责任,也有一个民族文化的情结在里面,迫使我们必须认真去对待它、分析它。

  主持:我知道李先生,您是张衡地动仪模型的复制者王振铎老先生的学生,您为什么会对重新复制这个地动仪产生这么强烈的兴趣,为什么呢?

  李:我对王先生的人品和他的文章,我都是带有极其崇拜的精神来对待的,另一方面呢,王先生自己也认为,他只代表了他这个时代研究的成果,随着不断地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不断地文献的出现,有可能还要进行修改,我是抱着这种态度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主持:所以你跟冯先生还有一点不同,对于这项复制工作会不会有一些个人感情上的障碍?

  李:那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科学研究不存在感情问题。

  导视:(画外音) 重新复原的张衡地动仪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同期声)主持:除了这个结构发生变化之外,李先生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

  李:这个造型上会发生某些变化,因为造型呢它要体现原理。

  (画外音)这项再现历史的科学工作,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吗?

  (同期声)主持:如果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冯:一千个失败可能有一个成功,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也正是科研工作者的魅力在这个地方。

  (演播室)主持:我想问一下,你们二位在重新复制地动仪的工作当中,有合作吗?

  李:我先谈一谈和冯先生合作的过程,我体会到冯先生他在研究这个地震仪的这个过程中,他采用一些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属于过去我们历史界不是很熟悉的方法。比如说,用洛阳台接收的陇西地震的地震图,用这种方法验证古代的这是一种实证主义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史上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另外呢,我们国家还有一种地震台,这种地震台可以模仿各种复杂的地震波情况,这样来讲,我们可以把我们复原的这种展品,能够放到这个地震台做模拟试验,这也是一种新方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的研究方法,能够吸纳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这样来讲,我们也可能超越这个前人研究的这种程度。

  主持:这项工作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冯:目前是原理研究阶段,原理阶段完了以后,如果我们原理做完以后,下边就搞结构试验。

  主持:该做结构试验了

  冯:就是把这东西做上结构,做上结构以后,当然我们这个直立杆也是要用的,那么悬垂摆也是要用的,看它的反应看它的响应。把这个结构放在一个震动台上,我们不是洛阳已经记录到陇西地震嘛,都在计算机里,把计算机送进去以后,那么这个震动台就可以完全模仿出来陇西发生地震以后在洛阳台整个地面运动全部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结构怎么做了。

  主持:它这个结构是不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冯:那就会发生变化了。

  主持:除了这个结构发生变化之外,李先生,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

  李:这个还要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原理决定了,它有可能在这个造型上发生某些变化,因为造型它要体现原理。

  主持:你们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您估计到什么时候,重新复制工作就会全部完成了?

  冯:这个看工作条件和经费到位的情况了,我们尽快努力在做,但是它这几步都是不可少的,因为就是说,我们要有这样几步,第一步要把这个我们的设计是最充分的最逼近的来符合原文。这个原文不是一句话,是抓一个材料,不是这样的。它的力学结构都要符合的东西,这是一个要做的。第二,我们原理必须是扎实的,它可能站得住脚的。第三结构是要合理的。最后一步,就是给它穿花衣服,坐花轿。

  主持: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冯:这个时间表现在我们还没有,因为整个工作进程,要看后边课题的落实,经费的到位以及研究的程度才能往前走。

  主持:如果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冯:失败了没有什么,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这样子,失败是大量的、是经常的、天天的,成功是少数的,一千个失败可能有一个成功,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也正是科研工作的魅力就在这个地方。

  主持:那如果说这个复制工作比较顺利,而且也验证了它的科学性,您二位认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呢?李先生。

  李:就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史上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它的度,这就完成了我们的任务。

  主持:冯先生您的看法呢?

  冯:我们认为这有很多意义,首先我们比较明确了,验震器它工作原理的基本特点,这是需要明确的,我们要用这样的原理来对群众进行教育,来进行科学宣传,像我们简单说,震不震看吊灯,而不要搞瓶瓶罐罐这些东西,这是必须要有原因的、基础的;第二,在学术上,我们对国外各个国家的学者,对中国侯风地动仪这样的关心,这样的研究也有个明确的交代,否则已经逼到这个地方了,你不做也要做了。那么现在荷兰他们也做新的地动仪,美国他们也画了地动仪,都有他们的地动仪,那么他们不接受这个地动仪了,那么我们要用我们中国做出来的东西怎么样的,这个模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而具有更加符合东汉那个文化特点的一个模型,这样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影响,同时,对我们国内的话,也是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认识深化了,工作条件、各方面都好了,出土文物也多了,知识也进展了,那我们认识水平更高了,我们这样对祖国文化也是一个贡献,我想是这样的。

  编导:崔亚卿 主持人:黄刚

  嘉宾: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冯锐

  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强

  播出时间:2004年8月7日23:30分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