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 > 正文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05:14 中国青年报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有一份特殊的藏品———印有18个红手印的协议书。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是由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们亲手创造的。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小岗村的村民们感慨万千地说起当年小平对小岗的关心。

  小岗村在“大跃进”中饿死60人,死绝6户。到1977年底,小岗村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全队近20户人家有11户的门是用高粱秸扎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成的。

  “队里的集体经济只剩下3间草屋、1头耕牛、1张耙、1架犁了。”如今已70多岁的严俊昌痛苦地抖动着双手对记者说。当时的严俊昌是全村商品经济意识最强的。他全家7口人,1975年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了两分多地的生姜、一分多地的辣椒、大葱和十几棵柿子树,喂了两头猪。年收入八九百元,得了这点钱买点粮食,养家糊口,不再寒冬腊月拖儿带女地到江浙一带“数门头”(要饭)。这种辛勤劳动竟然被批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暴发户”。其实他充其量“暴发”到不逃荒要饭的水平,但当时在那种“富则修,穷光荣”、“一切共同”理论的指导下,严俊昌被大队公社批判了三四场,《皖东通讯》还作了报道。

  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的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全队分成8个小组。每组只有两至3户,差不多都是父子组、兄弟组。但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1、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2、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3、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小岗人用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蔚为壮观的一页。“大包干”诞生伊始,就有人责难说,这违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是资本主义;也有人说,“大包干”是机会主义。

  就在有人对“大包干”提出质疑、改革处于关键时刻时,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在同其他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大包干’始终得到邓小平、万里等领导同志的热情呵护和坚定支持,否则我的命可能在26年前就没了!”26年后的今天,当时的生产队长、“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对伟人的钦佩与感激之情仍溢于言表。“对全国农民来说,真是幸亏有了邓小平。”现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年近40岁的严德友说:“我为父辈们逢上这样伟大杰出的领导人感到庆幸。是小平爷爷挽救了社会主义命运,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后果中挽救了中国。小平爷爷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民心、顺应民意,正确解决了时代提出的问题。”

  邓小平的重要谈话对于打破僵化观念,消除恐惧心理,推动包产到组和最终发展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具有扭转乾坤的巨大作用。

  在当年的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家的堂前,如今端正地摆放着用镜框装着的一张剪报,那是1997年邓小平同志逝世时《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文章。记者采访他时,严宏昌眼含泪花:“小平同志肯定‘大包干’,就是给农民生路与活路,我们永远缅怀他!”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自1956年起23年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还年年吃返销粮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一时间凤阳花鼓填了新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如今大变样。三中全会路线好,爱民传统大发扬。政策顺心干劲足,五谷丰登粮满仓。”

  从1992年起,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在农村传达贯彻,进入市场成为农民的当务之急。小岗人积极探讨“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症结所在,寻找再次发展之路、富裕之路。于是小岗人致力于创办企业,并先后招聘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能人进村办厂,引来了几家外资企业。还向外转移劳力,有50名年轻人走出小岗。

  2003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已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元增加到2100元,分别增长40倍和96倍。全村100余户建起了新房,人均住房20平方米以上。村民文化素质大幅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7人,与过去多数人是文盲的小岗村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特约记者 靳生 本报记者 黄勇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