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代伟人邓小平的21个人生瞬间(13)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11:27 《人物》杂志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会见前来参加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的撒切尔夫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小平表示,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谈到保持香港的繁荣问题,邓小平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当撒切尔夫人表示如果香港不能保持繁荣,会对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带来影响时,邓小平说,影响不能说没有,但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建设,这个估计不正确。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撒切尔夫人说,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邓小平坚定地表示,中国政府在作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

  这次会谈,为中英解决香港问题定了基调。此后,中英两国政府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商谈。

  关于在香港驻军问题是中英谈判中争论最大的问题,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1984年5月25日,邓小平会见港澳记者时说,你们去登一条消息,中国政府在香港要驻军的,既然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如果连这一点权利都没有,那还叫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1984年6月22~23日,邓小平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详细阐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政策不会变。对香港的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是充满想像力的构想,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

  邓小平多次表示,我最大的愿望是活到1997年,因为那时将收回香港,我还想去那里看看。但是这个心愿却成了遗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