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8:33 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 | |||||||||
韩正卿 时任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省政委副主席的韩正卿30多年坚持在甘肃省农村工作,情系陇原,关心农民疾苦,为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韩正卿任武都东江乡党委书记,他发动群众狠抓农田水利建设,修了一条
褚庆观 1987年褚庆观初到山亭区委任职,他带头把家从繁华的枣庄市搬到穷山沟,和全区干部扑下身子抓扶贫。山亭区的扶贫工作难点就是山顶村和库页村。褚庆观通过多次详细调查,经过反复论证,全区多方筹措资金1200万元,建房3700多间,通过集体搬迁和分散搬迁相结合的方法,帮42个山顶村拔掉了穷根。他更关注群众下山后的生活,指出经济林致富,把荒废多年的山场全部种上果树,扶持村民搞起了规模饲养,新上了淀粉加工厂,使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1990年2月,他带领多个区直部门的负责人,到穷出名的冯卯乡山村现场办公当场拍板四项措施送粮送款,种树植苗,组成工作队进驻山村,以解燃眉之急。其后,他又直奔庙岭村,提出“五子登科”的开发措施:抓园子、抓果子、抓坝子、给引子、控孩子。1990年到1993年期间,褚庆观在庙岭村创出了水库网箱养鱼(滤食性、投饵性)、鱼种繁育和庭院建池养甲鱼的成功经验,为库区脱贫闯出了一条水面综合开发利用的成功之路。他提出的“打破常规、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更新了山里人的观念,加速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在山亭建起了山旺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合资企业。初步形成了煤炭、建材、加工、轻纺、食品、皮革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几年的拼搏,不停的奋斗,褚庆观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 胡光周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河南省劳模、郑州市首届十大新闻人物、郑州市第六届党代表、巩义市人大代表、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巩义市小关镇党委书记兼丁烟村党支部书记、丁烟村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这一长串的职务头衔都属于一个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胡光周。丁烟村位于巩义市东部山区,从1984年至1995年,这个曾是有名闭塞的贫困山区,在十年之间,在胡光周的带领下,全村人靠着艰苦创业拼搏实干精神,超常规发展山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成一个拥有8个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在1.5亿元,人均8.5万元,年总产值达2亿元,税利1500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比1984年整整增长了100多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变成了一个党风正、民风好、环境美、农工商贸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命名的河南省“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之一;中共河南省委树立的全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带头人胡光周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他将视线从贫瘠的土地转向山里蕴藏丰富的地矿资源,打破“攒钱发家”的小农经济思维定势,利用当地资源,负债经营,引资办厂,实现丁烟经济大发展。兴建水泥厂,修筑道路,打井造田,绿化造林,实现农业现代化、讲文明、抓文化、兴办教育……十年沧桑,山乡巨变。丁烟村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富裕的大跨越。但胡光周并没有就此陶醉“富不忘贫,一村富不算富,俺要把全镇群众都带富”。1990年,胡光周担任小关镇的镇长,镇党委书记,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使荻坡、虎脑、杨树洼三个穷得出名的小山村迅速摆脱了贫困,踏上致富之路。胡光周等这样一批“能人”,顺改革潮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领导群众劈山修路,开山挖矿,投资办厂,内引外联,勤劳致富。几年时间共引进资金5亿多元,引进技术186项,各种人才400余名,设备5000余台,与全国10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建立起可靠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走出一条靠资源起步,靠“高精尖”腾飞,凭借资源优势引人才、引项目、引技术、引资金,联合办厂的“四引一联”战略之路,理出了“以工兴镇”的发展思路,成功的实现了乡镇企业由起步到壮大的“三级跳”。 小关,一个文明富裕的中原名镇正在迅速崛起。胡光周出色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张永明 张永明,民营的湖北省鄂州市建材设计研究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他是全国政协七八届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鄂州市科协副主席,曾获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科技实业创业金奖,中国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1993年前的十年时间,他主要采取免费咨询,优惠让利,代培专业人员等方式进行扶贫。他坚信发挥民营企业科技、人才、管理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个优点,加上科技扶贫的力度,实行全方位承包,直接开展科技、管理、人才培训及生产经营,并投入启动资金,与地方资源、劳动力 等优势互补,能够建成综合、系统、规模型的亿元级的建材生产基地,并示范和扩大到其他贫困地区。带着这种思路他走进大别山区红安县,提出了创办科技扶贫亿元级示范基地的可行性报告并予以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鄂研院在红安县上新集镇建设国家建材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的成功做法,各级领导和群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科委领导在批准基地立项的文件中,高度评价基地是“开创大院大所整体技术力量与贫困地区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新兴技术产业,扩大农民就业门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孙广信 孙广信,民营新疆广汇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新疆自治区工商联副主任、商会副会长,他创办的企业6年创资产4.6亿元,把企业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入新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经济上,从1993年起,他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教育、科技、文化扶贫。1994年投资2.7亿元,用于贫困地区“造血型”项目,建立花岗岩石材生产基地,同年,又投资600万元,用于3个贫困县花岗岩资源的开发。1993年向新疆大学捐资50万元,且以后每年捐款30万元,设立“广汇教育基金”,1994年,捐资60万元,设立“贫困中小学奖励基金”,同年,捐资180万元,在新疆师范大学设立“广汇扶贫教学科研基金”,从1993年起,连续出资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大专院校联合,为边远贫困县、乡定向代培各类专业人才567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他对贫困事业的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经营大师”,“全国双拥模范”,“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4月,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沈炳麟 沈炳麟,浙江吴兴人,香港大业织造厂董事长,年轻时即开始创业,虽不是殷商巨贾,却也为后代留下富足的财产,但他仍奔波忙碌,将日积月累的财富,像涓涓溪流洒向内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少边穷地区,建起一座座学校、医院、公路、桥梁。 早在30年代,沈先生在上海就设立了“应善良福利基金”,80年代初恢复,从1984年开始,沈先生以“应善良福利基金”的名义先后在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新疆等省市区的225个县、军垦农场捐资兴办公益项目700多个,资金总额近一亿元人民币。他的捐赠从不带任何个人条件,而捐资对象却有严格限制:必须是真正的贫困地区,当地领导能够实事求是,通力合作,不搞大而全,把捐建项目建好用好管好,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每捐赠一个项目,沈先生和他的代表从选项、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都全过程实行监督,就连项目竣工后的实际作用也十分关心。沈先生对自己及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1994年底,他正式在香港注册成立“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将9个子女轮流派往内地查看捐资项目,熟悉情况,在他们中挑选继承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范兆春 范兆春,深圳市经济合作发展基金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从1990年起,他的足迹遍布广东省粤东、粤北贫困山区和省外的长江三峡库区、四川阿坝州和江西省井冈山等地区,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作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探索扶贫工作新路中,他带领基金会办公室一班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效显著,深圳市设立经济合作发展基金扶持贫困地区这一新的举措,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也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 ,1993年基金会办公室被广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对口扶持山区先进单位。 在范兆春的带领下,深圳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在省内外共投放工农业和第三产业项目128个,投放低息优惠贷款3.8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项目36个,投放资金457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20.50亿元,新增税利5.1亿元。 林占熹 林占熹,福建省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从1985年起,从事菌草技术的研究,用各地资源丰富的象草、芒萁、类芦等26种野草、牧草、海草,可以取代林木和米糠,用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等38种食用菌、药用菌,废弃的培养料还可以用作饲养畜禽的菌体蛋白饲料,这项技术甚至可以把传统的畜牧业无法利用的草转化成为人类可以食用的蛋白,使自然界的食物链缩短两三个环节,1988年4月,当时的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从《经济动态》上看到草栽食用菌的消息,欣然批示:“以草代木发展香菇生产的科学方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这项工作作好了,不仅可以大力发展草种香菇,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当美国日本等国家高薪邀请他出国办菌草研究所,收购他的技术时,他坚持留在国内,要用他的技术为千千万万尚未走出贫困的人谋福。短短几年,菌草技术以在福建28个县市推广,产出的经济效益超过9亿元。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委托,林占熹培训的来自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陕西、吉林、安徽、河北、江西等地的学员,把菌草技术传播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为那些地方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1988年获国家星火展银奖;1990年获福建省首届发明与革新展览会特别金杯奖和第二届国际专刊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奖;1991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国家级星火12个农业重点支柱产业项目之一;1992年获第二十届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和发明展大奖——日内瓦州州奖;1994年获第85届国际发明展法国内政部国土规划整治部大奖;1994年获7全国第八届发明展金牌奖。 王耀 王耀,1982年入伍,1984年8月入党,1988年4月调任尕海牧场工作,满腔热情帮助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深受藏族同胞爱戴的人,先后两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树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省军区为他记二等功。1994年9月,又被国家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首长的接见。 1989年春,由于“春乏关”难过,尕海牧场存栏5000只羊,死亡将近1000多头,王耀立刻行动,开出一个600木的人工草场,收获青燕麦39万公斤,翌年,全牧场7000只羊没有饿死一头,每户牧民净增收入近万元。他帮助牧民改良牛羊品种,办起一个畜产品收购站,方便了牧民将常年堆积的皮毛和近期储藏的牛羊肉到集市上交换,而且牧民学会了商品意识,生活条件改善了。他到州医院和军分区卫生所学习用药打针,帮助牧民看病;求稳定,制止牧民之间的冲突事件,确保了民族团结。他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马宁 马宁教授,女,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来东北后即矢志从事细毛羊的育种工作 ,现在吉林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早在70年代就和有关专家解决了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蒙古族牧业乡的羊传染病。而后又多次亲自给乌兰毛都乡和科右前旗的牧业干部讲授科学育种知识,提高牧民和牧业干部关于羊育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她承担了内蒙古、新疆、吉林三省区协作攻关培育中国美利奴羊的科研课题,并被聘农业部良种细毛羊技术小组成员,除了参加每年进行的联合鉴定外,还把主要精力放在基层工作上,1985年吉林省中国美利奴羊育种成功,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研究成果,使吉林省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全国在边培育边推广过程中累计获得经济效益约3亿元。80年代末,她又主持了 建立中国美利奴羊品系繁育新体系的研究,经过5年的努力,又建立了两个新品系,为查干花种畜场种羊业的发展拓展了遗传基础,这项研究成果,1993年通过了吉林省省级科研鉴定,使吉林省获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此外,马宁教授亲自负责通榆县西艾力蒙古族自治乡的智力扶贫工作,她从传播科学知识开始,亲自给牧民讲课,帮助牧民掌握种畜繁殖、改良、防疫等方面知识,并通过典型示范户引导牧民科学饲养。经过三年的努力,西艾力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远近闻名的落后乡一跃成为颇有名气的先进乡。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