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福建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9:51 东南快报 | |||||||||||||||
新加坡交易所1999年12月1日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成立,系亚太地区第一家非会员制、综合证券和期货业务的交易所,2000年11月23日成为上市公司。 昨日,新加坡交易所总裁汪瑞典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非常欢迎福建的企业到新加坡上市。他说新加坡有很多福建籍人士,他们组织了许多商会,这些商会都可能成
汪先生祖籍厦门同安,这是他第二次回到厦门。早在1993年,汪先生就开始对我国企业进行推介工作,现在已有53家大陆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其中福建企业有两家,一家是厦门的三达科技,另一家是泉州的企业。这两家福建企业在新上市后发展状况相当不错。现在还有不少大陆企业在与该交易所联系准备上市。 记者:能说说你们靠什么来吸引中国大陆的企业到你们交易所上市吗? 汪瑞典: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太地区最为国际化的市场,接近20%的上市公司来自海外,市值占市场总市值的40%。我们交易所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流通性比较好。在过去的一年里,来源于大陆的各支股票表现得相当活跃。 记者:在新交所上市有哪些要求? 汪瑞典:如果在新交所主板上市只需要满足以下标准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上市,要求最近3年的累计税前利润超过750万新元,同时该3年每年税前利润均超过100万新元,还要有不少于1000名的公众股东;如果是第二上市,要求全球股东至少2000名。 同时,我们还对公司的业务经营记录、管理层连续服务年限以及会计准则等作出规定。如果在二板市场上市,其条件则比较宽松,公司的发展前景是考察的重点。 记者:在你们交易所上市的费用高吗? 汪瑞典:费用的高低要看你的上市形式、筹集资金数额、公司的业务规模和性质,以及上市的宣传策略。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交易所上市的费用要比一般交易所低。 记者:在你们交易所上市的费用包括哪些方面? 汪瑞典:上市费用一般包括保荐人费用、会计师费用、上市费用、评估师费用等。
昨日下午举行的厦门代表团首日签约仪式伊始,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静静地站在主席台一侧,准备上台签约。尽管现场人流拥挤,卫哲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对百安居此次与明发商业广场的合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记者:卫总,祝贺你们的项目顺利签约,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 卫哲:谢谢。我们下午与明发商业广场签的合作项目是准备在明年“9·8”之前开业的建材超市,这个项目的注册资本600万美元。 记者:我记得这是百安居继上月15日在福州鼓楼开设中国区第19家分店以来,在福建省的又一大行动,不知卫总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卫哲:在未来的3-4年内,我们将在厦门陆续开设3家连锁店,并且会配合厦门市城市发展的规划,考虑向岛外发展。 记者:看得出来,卫总对厦门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 卫哲:建材市场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厦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我们做了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对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和厦门市民的消费能力很有信心。 记者:厦门现在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建材市场,有否考虑到他们的实力? 卫哲:厦门建材市场每年的消费量小于30亿元人民币,而百安居现在每年在中国内地的采购量是120亿元人民币,完全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获得市民的认可。 记者:百安居入驻后,能给厦门人民带来什么实惠? 卫哲:百安居进驻厦门后,将带来具有国际标准、欧洲最先进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价格会比传统的建材产品下降10%~15%,切切实实地为厦门百姓省钱。
1992年,我省龙岩市矿产公司应运而生。这个当时只有二三十号人的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世界级黄金矿山,创造了黄金行业“六个全国之最”。 昨日,记者采访了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蓝福生。 记者:蓝总,你们在这届投洽会有哪些大动作? 蓝福生:我们将与河南栾川县签订投资额为5个亿的钼矿开采项目,同时还将从上海、香港两地引进铜制品加工合作项目,总投资额为2.8亿元。另外我们还要与蒙古、伊朗、缅甸等国的公司寻求合作机会,开拓海外市场,寻求国际化发展。 记者:紫金公司近期有何发展战略? 蓝福生:我们在2000年改制后,就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让公司成为中国黄金业的“老大”,这一目标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二步是让公司处于国内矿业界的领先地位,保守估计可以在2010年完成这一目标。第三步公司要冲刺国际矿业界有影响的先进矿业公司,走国际化的道路。规划到2020年,实现资产总值200亿元,利润总额20亿元,企业进入中国100强。
在投洽会的一楼展厅,日立公司的展位虽不如沃尔沃般浩大,但其设计精致程度、接待员的细致服务确实让人瞠目。将此与日立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遇冷相联系,很难不吸引媒体注意。 昨日下午,58岁的日立全球战略CEO、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西宏明到达新闻中心专访室之前,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已经早早到位。 记者:我们知道日立此次有700人来参加投洽会,而日立的展厅布置也投入了相当精力,我们能够把这看成是日立正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调整的信号吗? 中西宏明:在日立的销售中,中国市场占了5%-6%的比例。我们会尽可能在3年内把这个比例提高到8%-9%,10%可能有点难。这个任务是与中国目前发展在全世界的地位相照应的。 记者:日立产品在中国销售得有些不如人意,您除了要把销售比例提高,还会用哪些措施来促进日立在中国的发展? 中西宏明: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不单单是日立,日本的其他一些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都面临一些困难。中国的年轻人还不是十分了解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需要做一些改善。有可能的话,日立公司将招聘一些中国的年轻人,我们将以到日本留学的方式,作为我们公司培养人才的一个渠道。这个计划会从明年开始,一年培养三四个人,我们觉得坚持下去是最关键的。 记者:中国一些营销专家认为,目前日立在中国遭遇的最大问题是品牌知名度不够,您认为是吗? 中西宏明:老实说,为了提高在中国的知名度,我们曾经向中国政府的商务部咨询,商务部建议我们参加“9·8”投洽会。当然,在此次展会上,我们不仅仅是展出我们的产品,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我们在中国的知名度。 但是,现在在中国的宣传还不够,我想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的一个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