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敏感时期赴日就任 中日关系期望突破僵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05:09 中国青年报 | |||||||||
9月10日,中国新任驻日大使王毅抵达东京成田机场。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由于日本首相小泉接连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中日关系遭受严重破坏,两国关系几乎降至冰点。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中国派遣外交部前副部长王毅出任驻日大使,表明中方期待两国关系能够以此为契机,实现逆转。 9月10日,中国新任驻日大使王毅抵达东京。王毅在离京赴任前接受了中国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在出使日本之际,他想用“恪尽职守、报国为民、开拓进取和不辱使命”来概
关于中日关系,王毅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日关系已经有了很好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民间交往的基础。当然,两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赴任将与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在外交部的领导之下,遵照中央制定的对日方针政策,积极地、广泛地与日本各界接触。 从外交部副部长到驻日大使,王毅被称作“临危受命”。日本媒体认为中国派遣现任副外长担任驻日大使,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本外交的重视。而中国媒体却期待有“日本通”之称、又长期主管亚洲事务的王毅能够以高超的外交技巧,结束中日两国摩擦不断、首脑互访中断的僵局。 小泉自2001年担任首相以来,从来没有以首相身份正式访华。中日两国在近3年的时间里,政府首脑没有进行过互访。这种情况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尚属首次出现。两国政府最高层之间的互访出现中断,这不能不说是两国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和倒退。 去年至今,中日之间摩擦甚多。从齐齐哈尔“8·4”毒气事件到日本人珠海集体嫖娼事件,从“钓鱼岛事件”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从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到围绕东海油气开发发生的主权之争,加之前不久“亚洲杯”比赛中的不愉快事件,双方关系日趋紧张。中日关系急需打破僵局。 今年51岁、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王毅精通日语,1989年至1994年,曾在中国驻日使馆担任参赞和公使衔参赞。在中国外交界,他是有名的“日本通”。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王毅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多与日本国民接近,多去日本的都、道、府、县实地考察;其二,尽可能团结更多的日本派别,在巩固对华友好派关系的基础上,也要多与对华战略派和强硬派沟通。 除了中国学者,日本部分专家也在探讨打破两国僵局的办法。与王毅相识15年的日本《朝日新闻》中国总局局长五十川伦义指出,中日两国关系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相互了解是症结所在。在大问题上排除障碍,在媒体间和国民间增强互信,是解开“中日死结”的双管齐下之策。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中日两国国民相互信任的基础已经十分脆弱。况且,小泉多次表示,每年都将参拜靖国神社。打破中日僵局的难度可想而知。 新加坡学者、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卓南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中日关系的改善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一厢情愿。他表示,日本国内政治气候已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平势力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日本政坛的一个特色就是“总保守化”。即使联系日本各界,也不可能期待产生类似中日恢复邦交之前影响巨大的民间外交的作用。 他表示,中国对日外交应该在明确的对日战略指导下,坚持原则,该硬的地方必须硬,否则会被日本人抓住弱点,步步为营。 中国前驻日大使杨振亚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是中日间一个长期复杂的斗争过程。 (本报记者 石洪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