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扬州大学设贫困生楼续:校方称是人性化管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07:48 人民网-江南时报
扬州大学设贫困生楼续:校方称是人性化管理(图)

扬州大学设“贫困生楼” 贫富分居引来争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9月9日,本报03版刊出的《扬大“贫困生楼”惹争议》一文,报道了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有50多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由学生公寓楼换住进普通学生宿舍(即“贫困生楼”)的消息。该文见报后引起各方热议,有的媒体在跟进报道时还加上了“贫富生分居”的说法,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当天,许多习惯通过网络浏览新闻的读者,一清早打开新浪网,就在主页上看到了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本报关于扬大“贫困生楼”的报道;国内的人民网、搜狐、雅虎和新华网等各大门户网站还将《扬大“贫困生楼”惹争议》一文列入了“关注”栏目,新浪网第一天网友回帖就高达2000多条;《南方都市报》、《大河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对该文进行了转载,并就此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大量的观点。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连线时空》节目中随即报道了该消息;9月10日,《央视论坛》栏目以《贫学生富学生》为题就此事专门进行了讨论;上海的《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还专程派记者到扬州进行采访。9月11日,本报记者受校方邀请———

  “贫困生楼”是未改造宿舍

  扬大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扬大“贫困生楼”惹争议》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是与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贫困生问题分不开的,特别是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不允许高校在安排学生住宿时实行贫富分居,而标题中的“贫困生楼”是引起读者及网友热论的关键所在。该校有关领导表示,媒体所关注的“贫困生楼”其实是学校尚未改造的普通宿舍,随着学校宿舍楼改造的推进,这些普通宿舍楼也将逐步被改造成为学生公寓楼。

  扬大负责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该校有3万多名在校生,学生宿舍近30万平方米,根据设施条件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收费标准:最好的是标准公寓,4人一间,配有卫生设施和电脑桌以及橱柜,一学年1200元;其次是普通公寓,6人一间,一学年1000元;最便宜的是普通宿舍,一学年500元。近几年来,学校逐步改建新建了一批学生公寓,目前标准公寓和普通公寓占学生宿舍总面积的75%左右,还有25%是普通宿舍。目前,扬大8个校区中有6个校区还有普通宿舍,其中,淮海路校区就全部是普通宿舍。新生进校后,学校对学生安排住宿实行的是按学院、年级和班级集体居住的。对于部分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如果原来安排住在标准公寓的,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可以调换到价格相对便宜的普通宿舍,但前提是一不能跨校区,二要有空余的宿舍。校方认为,这也是“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普通宿舍”受到广泛欢迎

  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举措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位来自阜宁县的中文系03级女生张同学对记者说,她家里兄弟姐妹有3人,父母都是种田的普通农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以前她住在扬大瘦西湖校区7号公寓楼,一学年就要花1200元住宿费,上学期末她听说学校有更便宜的宿舍,就赶紧申请搬到4号楼的普通宿舍来了。

  来自安徽安庆岳西县的储同学是该校汉语言文学系文秘班的新生,进校时,学校把她安排在瘦西湖校区的公寓楼,按规定一学年要交1200元住宿费,这对于一个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她告诉记者,她也想住条件好一点的宿舍,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父母亲每月就给她两三百元生活费,省下来的700元钱可以用两三个月呢,所以她就更愿意住这种普通宿舍。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经过近几年来的逐步改建和新建,扬大学生的住宿条件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标准公寓自不必说,即使是普通宿舍,住宿条件也不错。大的房间6至8人一间,小的房间4人一间,和标准公寓相比,除了没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和橱柜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差不多,但收费却便宜了许多,这也是许多学生愿意住进普通宿舍的主要原因。

  “绿色通道”保障新生入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扬州大学本科生总量在全省高校居于第一位,扬大自然也就成了贫困生最多的江苏高校之一,贫特困学生占在校生总数近两成。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扬大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给贫困生关怀和帮助,每年拨付的解困资金就达1200多万元。允许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调换到价格相对便宜的普通宿舍,这只是学校采取的诸多举措之一。

  扬大开通的“绿色通道”,为确保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入学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该校有247名新生从绿色通道报到入学,缓收费用82.7万元;今年又有194名新生从“绿色通道”报到入学,缓收费用78.73万元。对未能按时报到的新生,学校都逐一主动联系,查明原因,确保没有一名新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也是扬大切实帮助贫困生的途径之一;针对贫困生情况的不同,扬州大学还采取了奖、助、补、减并举的助学举措。目前,扬大设立各类奖、助学金达10多项,学生年受惠总额1500多万元;对经济特别困难或遭遇突发性困难的学生,学校还采取减免学费或发放困难补助的方法,仅去年一年,扬大就减免学费和发放困难补助180多万元。

  “心理解困”催促学子奋进

  扬州大学有关领导还对记者说,扬大不仅注重从物质上帮助贫困生,还注意从心理上关心爱护贫困生。针对学生由经济困难导致的精神困惑和学习困扰,学校努力做到经济解困和心理解困并举,在岗位设置、指导老师教育引导等方面精心安排,使这些学生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和自信,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孤僻、悲观等负面心理倾向,使得贫困生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认识到贫困也是一种“财富”,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贫困生更应该发奋上进、完善自我,去坦然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在做学生心理解困方面,扬州大学在全国率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工作,对做好学生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今该做法已经被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进行推广。 本报记者 张忠 景迅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