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私家车为何不能进机关大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09:0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稿近日首次公开亮相。这份由该省公安厅起草、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草案稿,在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动了大手术”———据9月12日《齐鲁晚报》报道,其中引人注目的修改有这样一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建设停车场(库)或者配有专门的场地,供本单位车辆停放”,经人大常委建议,最后一句改为“供本单位车辆及其职工的车辆和外来办事的车辆停放”。这一修改实际上“锯掉”了许多机关大院的“门槛”,允许挂私牌的车辆自由进入。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人们关注私家车进机关大院问题,事出有因。从眼下来看,包括南京在内的不少大中城市,党政机关办公地点普遍奉行“私车禁入”的规则。个别单位以避免机关用车拥堵为由,高挂“免进牌”,让前来办事的私家车主感受到了“公”与“私”之别,只能在公车的特权面前无奈叹息。

  随着百姓个人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越来越大,包括不少公务员也开起了私家车上下班,这样的规矩让不少人越来越感觉不便。群众到行政机关办个事儿,还得远远地在大街上找个车位停下来,再步行几百米甚至更远,才能进入机关办公大楼。如今,各地正积极推进公车改革,公务用车将越来越少,私家车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机关大院若仍自我封闭,对私家车实行禁入,即意味着将百姓拒之门外。这不仅与打造开放型服务政府理念格格不入,也将拉大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影响政府形象。

  机关大院禁止私家车出入的规则,表面是对车的限制,实际是对人的一种身份歧视。所有公共管理机关都应面向社会公众,机关大院并非哪个机关的私有领域,它们是公共场合,属公共资源,为公众所享有。任何车辆在公共场合都不应有等级之分,公车更不能凌驾于私车之上,享有通行特权。“车车平等”,实际上彰显的是公权对公民私权的尊重。

  据我所知,在一些国家,人们基本上没有“公车”的概念,只有极少的政要有政府配的公务车。因此,绝大部分政府部门也没有私车禁入的规定,即政要的公车与私车是平等的。这种“以车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观念,对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大院的车辆管理,应该有些积极的借鉴意义。

  无疑,《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稿打破了公车对机关大院的“垄断”,允许私车进入,显现了立法理念的进步,值得提倡。

  然而,在笔者看来,仅允许私家车进出政府机关大院仍然不够。我甚至想,在一座城市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大小小可能有上千个,宽阔的机关大院既是社会公共资源,理应为城市道路日益拥挤、停车难问题突出的严峻现实,承担部分疏导分流的任务。在这方面,其它城市不妨学学贵州市在机关大院实行停车收费管理的探索,在城市停车场和泊车位严重紧缺、众多机动车无处歇足的情况下,这就等于辟出一大批停车场,利民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