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富豪的“乌托邦”:改造农村的宏图牛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18:48 南方周末 | |||||||||
![]() ![]() 梁希森还特地为老人们建造了小户型平房 本报记者 王轶庶/摄
一个农民富豪的“乌托邦” 山东富豪梁希森,砸下大笔金钱,将他所理解的好房子好日子,奉送给家乡父老,进而开始了他改造农村的大计划。
我们并不怀疑梁希森的赤子之心。我们只是想探究:当一种整齐划一的幸福馅饼般从天而降,人们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 在山东省西北部的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大多数村民住的是每套280平方米的欧式联排别墅。整个住宅区很漂亮,里面有花园,有池塘,有灰白色的水泥路面,还有斑驳的梧桐树。房子的品质很好,连户型都与北京的流行步调保持一致,有五个卧室、一个客厅、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一个阳台。 不过,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显得与整个住宅区不大搭调。秋天的一连几个晌午,都有些女人蹲在别墅门口,用自制的铝皮炉子烧开水。水还没响动呢,炉子先咕嘟咕嘟地冒起了黑烟。她们用的燃料是玉米芯。村民们把玉米秸秆堆在联排别墅的窗外。他们在门前的小花圃里栽种大葱和白菜,在客厅里劈木柴,在西式石雕旁边儿,吐一地的瓜子皮。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女人们用搓衣板洗衣裳。 类似的情景俯拾皆是。即使是对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充满理解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他们还不太适应这样的环境。 造就这一对比鲜明的景象的人,是被村民们称为“老板”的梁希森。在《新财富》杂志推出的2004年中国大陆富豪榜上,梁希森名列第376位,资产2.7亿元人民币。其实,早在1995年他成立希森集团时,注册资金就已经有这么多。 正是这位49岁的本村富豪,几乎免费地给村民们建造了136套花园洋房。 村民们隐隐约约地知道,“老板”对他们的一些“落后”做法并不欣赏;而对于“老板”的大计划,他们则一无所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