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梦想见证历史 起源号太空舱回收失败的独特视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13:16 央视《社会记录》
梦想见证历史起源号太空舱回收失败的独特视角

从太空俯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梦想见证历史起源号太空舱回收失败的独特视角

返回计划示意图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9月16日播出最新节目《异想天开》,以下是节目实录。主持人林白:

  9月8日,格林威治时间下午4点。在太空中飞行了884天的美国起源号太空舱终于返回了地球,由于降落伞没有打开,太空舱一头扎在了犹他州的沙漠上。

1元抢购明星物品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这件事您可能已经知道了。在人类航天史上,这个失利可能远算不上是最惨痛的。再加上现在最新消息说“起源号”内层罐里的东西没有全都摔坏,收拾收拾没准还能用;那么怎么看,起源号也算不上是损失最惨重的。

  不过我却觉得“起源号”的回收与众不同,这个事散发着一股奇异的光彩,值得今天大说特说一下。

  “起源”号太空舱这次是从天上一头扎下来的,姿势不雅、落进沙漠,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不过说起来原先的科学家们可不是这么设计的,他们设计的回收方式,太空舱连脚都不用沾地。您看这是科学家们制作的回收演示,(3D示范影像)起源号在大气层外盘旋时,将放出太空舱,放出后4个小时,太空舱将到达大气层,这时候速度是每秒钟11公里,我们的刘翔也就是每秒钟10米。这么快的速度进入大气层2分钟后,太空舱会弹出降落伞减速,10分钟后到达距地面3000米高处,速度也降到了每秒钟4.2米。这时候直升机就要接近太空舱,用一个5.6米长的钩子去钩降落伞,如果钩上了,就会自动上锁,直接运走。

  主持人林白:看上去设计得非常完美吧。

  不过我想了一下,觉得这事这么干实在是有点悬。首先是钩太空舱,几千米高处一个190公斤的东东,这时被降落伞拽着,虽说速度没有刘翔快,可是好歹跟一辆飞快的自行车差不多;要是在平地上,您拿着一根5.6米的绳子,追着自行车钩人家,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而且平地钩自行车,这好歹是都在一个水平空间内;在天上那可就是上下左右,情况复杂多了。说不定一席微风吹来,太空舱就轻松躲过一钩;毕竟,太空舱也不是鱼嘛,不会自觉咬钩的。

  第二,先别说钩到它,光是找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美国犹他州沙漠上空,没有树木,没有相对参照物,凭借肉眼很难确定直升机和太空舱的相对位置。这一没留神太空舱可不等人,20分钟落地就不能重来了。所以想把太空舱钩回来可绝非易事呀。

  说来说去,你说为什么科学家们要玩这么玄的呢?那得从太空舱里装得是什么东西说起,是它们非要享受这种特殊待遇。我这里有一个新闻发布会的资料,这是美国宇航局“起源”号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林斯特龙博士,我们先听听人家怎么说。

  影像: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新闻发布会

  大卫·林斯特龙博士,美国宇航局“起源” 号项目科学家:

  “我们缺少的是起点,即太阳的构成。太阳毕竟组成99%的太阳系。而‘起源’ 号带给我们的就是,太阳的样本。有了这些样本,我们就可以做精密测算,测算出太阳系中元素和同位素的丰富程度。”

  主持人林白:专家的话往往难懂,大卫博士说了,起源号带回来的是“太阳的样本”,指的是太阳风粒子,太阳表面每天都会发生剧烈的活动,向四周喷发大量的太阳风粒子,起源号费时6年,花掉2亿6000万美金,就是为了去采集这些粒子,带回来研究太阳的成分。我们,我们的地球都是很久以前太阳某一次爆炸后的产物,所以太阳的成分对我们来说,分外重要,说不定可以解释“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样的终极经典问题。为了收集这些太阳风粒子,科学家们设计了这种六角形的晶片。

  晶片影像

  主持人林白:这种晶片由高纯度蓝宝石或金刚石制作,外有硅、金涂层打造的,884天的太空生活,起源号迎着太阳风的方向,等待着太阳风粒子会穿过浩瀚的宇宙落在这些晶片上。一旦落上就算被我们人类给捉住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也只抓住了0.4毫克。为了这0.4毫克,科学家们表示出了担忧。

  唐·塞维拉,‘起源’号有效载荷组组长:

  “在太空呆了两年以后,微流星体已经穿透了它们(收集粒子的晶片)。微流星体已经打凹了它们。它们都有点易碎了。我们担心的是着陆的影响。即使软着陆也会影响到翼伞。我们可能撞散一些晶片,撞散的晶片那些还会撞散其它一些晶片,最后我们基本上只能拿到一罐碎玻璃了。”

  主持人林白:凝聚了众人心血的0.4毫克都呆在晶片上,所以晶片来不得半点闪失,而晶片极易破碎,正常的着陆震动都有可能让晶片受到损害,所以需要某种非常的着陆方式,最好连“陆”都别碰。于是“起源号”科学家们就有了刚才讲到的那个用直升飞机钩太空舱的创意。

  主持人林白:创意确实是极富想象力,可谓前无古人呀。刚才咱们说了,想的好,做的到吗?虽然“起源号”的科学家们能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但唯独这个坐在驾驶室里的飞行员无法用技术解决。据说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曾经找过专业的飞行员,邀请他们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但是人家一听,压根就不愿意来。人家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琢磨这些专业的飞行员也有他们的想法,一来以前确实是没干过这事,第二 可能跟我一样,觉得这个创意有点太悬了。

  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死心,他们又找了两个人,结果是一拍即合。这两个人是何许人?他们是好莱坞的特技演员。

  我们先看看这两位以往的身手。

  影像:绿巨人

  主持人林白:飞行员卡尔夫·弗莱明,今年已经54岁了。有18年以上的职业生涯。从86年起参加过50多部电影的拍摄。

  飞行员 丹·鲁德特 今年45岁,有20年职业生涯。

  照片

  主持人林白:两位飞行员可谓是经验丰富,是好莱坞顶尖的特技飞行员,平时的工作就是开着直升飞机在天上抓东西、甚至抓人。两人所在的公司名叫晕眩特技公司,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们的飞行特技有多么好。自从晕眩公司跟宇航局签订了合同之后,两名飞行员就多了一个绰号:太阳捕捉者。

  丹·鲁德特(飞行员):

  “许多人把这次行动比作好莱坞特技。但其实不然,因为在好莱坞你可能拍一个镜头、两个镜头或者三个镜头。这次行动,只有一次。我们最好一次干好。”

  主持人林白:飞行员表决心--要一次干好。除此以外,丹认为主要的困难是在3000米的高空没有一些诸如树木之类的参照物,将很难确相对位置。因此太空舱回来之前,两个人开始了紧张的练习。

  影像:练习钩返回舱。

  主持人林白旁白:这两个飞行员先在目的地左右几英里的地方盘旋,在雷达探测出降落伞位置后,就猛扑过去。克里夫驾驶第一架直升机将用5.6米长的钩子钩住太空舱。如果他一不小心没钩上。鲁德特驾驶第二架直升机就要迅速补救,再去钩太空舱。在练习过程中,两人进行了多达60次的模拟飞行。令人欣慰的是,60次均成功地“钩”住了返回舱,

  诺拉·梅因兰,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起源” 号项目经理:

  “我们到最后一天还一遍遍地练习要做的事情。我们相信测试和练习都很顺利,都很成功,但头一次进行这样的行动,心里七上八下的,手指也交叉在一起,希望一切顺利。”

  主持人林白:说道这儿,我真是很佩服科学家们。我估计肯定有人也会说,想到这不难,我要说的是,也许想到不难,估计会有不少人也会有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但坚信它可以实现,并为之不断努力。这种努力后面的精神驱动,我想一定少不了一种有理性,但更浪漫,甚至偏执和幼稚的想像力。

  主持人林白:准备工作已经已经做到了家,大家就等着太空舱从天而降了,9月8日,格林威治时间11:53点,起源号进入绕地球飞行轨道,接着扔下了太空舱。4小时后,太空舱进入地球大气层。格林威治时间15:54,电冰箱大小的太空舱终于出现在等候已久的人们面前。

  影像:太空舱坠落的影像。

  主持人林白: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计划中的空中大拦截,说实话我看这段录像的时候有点一脚踩空的感觉。这么宝贝的东西就这么简单地掉下来了?

  后来证实由于技术原因,太空舱的降落伞未能打开。真不忍想像,在直升飞机上,兴奋着等待实施空中拦截计划的两位好莱坞大碗,他们望着太空舱从面前滑过的心情大概是糟透了。

  唐·斯威特纳姆,“起源” 号项目经理:

  “我从1997年建议阶段起就开始工作,从建议,到开发、测试、发射,历经三年到飞行操作。此刻很艰难。我脑海中检查过每一步。今天开始很顺利。但有很多步骤,几乎每个步骤都成功了。但是最后两三步没成功。”

  主持人林白:最后两三步没有成功,不能不让人觉得惋惜。但对于坠地的“起源号”我依然愿意表达出我的敬意,就为那些科学家选择了天上的飞机,而不是地上的海绵垫的回收方式;就为科学家们能找来好莱坞的特技演员,而没仅指望专业飞行员。回收创意所散发出来的想象力的光彩甚至比太阳的成分更让我感动。

  主持人林白:说完了“起源号”的回收,它的想象力如果能让您感动的话,那后面我要说的这个构想就是令人震撼了。而且据说这个构想在今年10月前,也就是这个月,马上就要实现了。那就是俄罗斯要建造的--30公里长的太空梯,说到这 我得先给您说说这个太空梯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就是太空梯。(图片)

  主持人林白:太空梯就是利用长达10万公里的超强韧性材料,把地面站与太空站连接起来。在连接带上有运输车来来往往。实验用品顺着梯子就可以爬上天了。你好比这个起源号太空舱,它要是在返回的时候就可以顺着这个太空梯,慢悠悠地自己下来了,也不需要出动直升飞机去 搞特技了。

  据说太空梯的创意最早是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皮尔森最早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太过超前的想象力并没有在当时得到人们的认可,大家对皮尔森的建议是:“可能 ,你还是改行写科幻小说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超前的想象变得为人所认可时,人们不由得向大师投去了更多的敬意。

  现在设计中的太空梯由于害怕影响地面上的航班正常飞行,将会设计建在海面上,那时矗立于地球上的太空梯将成为超乎想象的建筑,成为真正的高耸入云一望无际的高塔。

  这座没有建成的通天塔,是人类一直的梦想,而现在新技术 、新材料的发现使得它渐渐变成了现实。说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从洪荒时代到现在,我们从没有放弃过或者间断过想象,

  主持人林白:讲了一晚上的太空、好奇心、创造力,如果有外星人,看见我们在这么一个落后的地方,却执着地发着小火箭什么的上天,也许他们会说:为那些地球上的小家伙们喝彩吧,他们那可爱的小脑瓜,会把他们带到任何他们梦想的家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欢迎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