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团圆饭“不见”富强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4:45 北京青年报 | |||||||||
本报记者报道 家住广渠门的梁大妈说,她现在一站到超市粮食货架前就眼晕,“几十种面粉简直让我不知道选谁好。”因为在三四十年前,老百姓餐桌上最金贵的是富强粉,不但要凭本购买,而且只能在“元旦”、“春节”定量供应,只有家里来了客人,人们才舍得拿出来包顿饺子。 梁大妈回忆,从60年代到80年代,家门口的粮店里就摆着两种面粉:京白粉和标准粉
据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狄友清介绍,富强粉是北京的面粉厂于60年代开发出来的,是北京的名牌产品,起名为富强粉,也表达了当时人们期盼富裕、强大的心态。由于当时面粉加工厂的设备老化、加工能力有限、加工工艺也比较粗糙,所以每100斤小麦只能加工出5斤富强粉。生产量少自然成了粮店里的抢手货,成了百姓打牙祭的奢侈品。 梁大妈说,改革开放后,日子越过越好,从90年代开始,只要孩子们回来,家里顿顿都是富强粉。家里现在的生活比起90年代又不知好了多少倍。现在我们家再团圆,饭桌上已经没有富强粉了。孩子们吃得越来越讲究:包饺子要用饺子粉,吃馒头要吃全麦的。 昨天记者在北京古船面粉厂的产品介绍上看到了43种面粉的使用说明,富强粉已经失去了特品的身份,被排在了第四位,而且产品说明已经将富强粉定位为“家庭制作面点的通用面粉”。狄工介绍,工厂目前使用的是进口机械设备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每100斤小麦能加工出63斤富强粉,“它已经不是面粉中最高档的产品了。” 本报新闻热线65902008将继续征集新闻线索、倾听您和您身边那些带有明显“共和国的印记”的人和物刚刚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故事。 作者:赵新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