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神秘“食用油”卖向集贸市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4:46 北京青年报
神秘“食用油”卖向集贸市场(组图)
通过塑料管油直接往桶里送

神秘“食用油”卖向集贸市场(组图)
滚着装满油的桶离开

神秘“食用油”卖向集贸市场(组图)
接来的油拿到摊上出售

  本报记者近日对一处露天售油点进行了暗访

  本报记者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海淀区一集贸市场外有人交易来路不明的“食用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买走这些“食用油”的多是市场里的粮油商贩。而油的去向主要是附近以及较远地方的饭馆。对于在露天场所交易“食用油”的做法,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专家说,这种分装的销售方式既不符合卫生要求,也不符合《卫生食品法》的相关规定。

  街边油罐车引起路人怀疑

  9月16日一早,薛先生路过海淀一集贸市场时,看到市场门前停着一辆中型油罐车。薛先生感到好奇的是,一些人拿着大桶来到车前,油罐车上的一名男子用塑料管将油接进桶里,油被装满后,卖油人把桶放在磅秤上称量重量。从油的颜色看很像是食用油。薛先生说油罐车7点前就来了,一般8点左右离开,他不清楚这辆油罐车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向本报反映了此事。

  买者多为市场里的粮油商贩

  接到薛先生的线索,本报记者对这辆油罐车进行了调查。9月17日清晨7点,这辆挂着北京牌照的油罐车前已经有人来买油了。来买油的是一个穿白衬衣的青年男子,他骑的三轮车上放着装满油的4个大桶,记者看到“白衬衣”骑车拐进集贸市场,在距离油罐车100米外的一个粮油摊位前把4桶油卸下来。随后,“白衬衣”又骑车回去取油。

  在“白衬衣”之后来买油的是一个穿蓝上衣的男子,卖油人正在往他带来的一个黑色圆桶里接油。接完油,卖油人就把黑色的油桶放在旁边的磅秤上。

  “多少钱一斤?”记者假装有亲戚想买油问卖油人。

  “3.5元一斤。”卖油人回答道,“油是从河北过来的,保证便宜。”和正规油价每斤5元相比,油罐车的油是便宜。

  记者接着问:“油卫生吗?”

  卖油人回答:“这是食用油,没有问题,怎么不卫生。”

  “这些油是哪家工厂生产的?”记者又问道。

  “反正这油能吃。”说完,卖油人便不再说话。他的表情已经显得很警惕。

  “蓝上衣”则告诉记者来买油的都是熟客,很多是市场里的粮油商贩。

  来路不明的“食用油”流入闹市区饭馆

  为了搞清这些来路不明的“食用油”被销到哪里,记者7点半回到“白衬衣”的粮油摊位时,从油罐车接来的4桶油还放在地上。

  记者问:“桶里的散装油怎么卖?”“每斤3.7元,保证是正规的原装油,没有问题。”摊主同时也表示,他的油只批发,不零卖。

  记者称有朋友是开饭馆的,想进便宜的油。看到有生意上门,摊主热情地介绍说,附近很多饭馆都到他这里买油,甚至连闹市区也有饭馆过来买他的油。

  约5分钟后,一个男子来到摊位前买油。他说自己是附近饭馆的,常来这里买油。摊主在倒油的时候,记者看到流出来的油呈浅黄色,清澈透明,记者闻了闻,没有什么异味。

  随后记者又到“蓝上衣”的摊位前,“蓝上衣”不在,看摊儿的一名男子告诉记者,散装油每斤4块钱。

  专家称这种分装的销售方式不合卫生要求

  虽然记者在采访中从卖油人和市场粮油商贩那里听到的都是“油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油罐和桶中的油真的能让人吃着放心吗?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科的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分装的销售方式既不符合卫生要求,也不符合《卫生食品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造成油质的污染。但具体的污染程度还要在现场对油取样调查后才能下结论。

  摄影/本报记者王卫

  线索提供薛先生成小姐

  线索奖励500元(二等奖)

  作者:李天际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时尚购物新潮流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