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找到亲人我就没白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7:29 华商晨报
找到亲人我就没白活(图)
人海茫茫,生身父亲在哪里呢?

  本报记者 王海英 摄

  1994年,刘凤菊的母亲去世,她给自己的阿姨写了一封信报丧事,但是收到的回信却是一张沈阳市人民法院在1953年开具的公证书。

  “申请被收养人,朱凤菊,女,3岁……申请收养人,刘玉樸,男,43岁……”瞬间,她明白了,自己只是父母的一个养女。

  原来邻居说的都是真的

  刘凤菊今年54岁,那封证明她是养女的公证书被她装在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折叠着揣在上衣的衣兜里。刘凤菊说她找亲生父母惟一的希望都在这张纸上,所以特别珍惜。

  “如果父亲在世的话,应该87岁了。”刘凤菊的语言里充满了担忧,“但是这里写着我是第四个孩子,那我就应该还有哥哥姐姐,如果能见到他们,我也能满足了。”

  刘凤菊说,自己小的时候,一起住的老邻居也说她是被领养的,但是父母对她都很好,刘凤菊追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也都是拍拍她的头,一笑了之,而她也满心以为自己是父母的亲生女儿。

  自从阿姨邮回了那张公证书,刘凤菊坐不住了,“原来邻居们说的都是真的。”从那时,她走上了漫漫的寻亲路。

  活了半世纪不知父母啥样

  在那张公证书上显示,刘凤菊的生父叫朱永福,其妻子于1952年1月死亡,留下4个孩子,最小的叫朱凤菊,朱永福自己不能照顾小孩,当时便将朱凤菊寄养于其亲戚刘玉樸家,后将此小孩过继给刘玉樸做养女。那张公证书上还写到,刘玉樸与妻子给孩子改名刘凤菊。

  刘凤菊说,自己以前住在沈河区小南街平安胡同一号,而生父刘玉樸在公证书上的地址是北关区东横街12号,后来刘凤菊到附近找过,但是那里已经动迁,无从查找了。

  按照邻居们的说法,她的生父朱永福是一名火车司机,结过两次婚。邻居们告诉她,以前她家那里叫朱家大院,但是一直到今天,刘凤菊也没能找到关于朱家大院的音讯。

  刘凤菊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参加工作,自己对孩子的牵挂也少了。惟一放不下的是自己活了半个世纪,还不知道父母长的什么样子,“就算找不到父亲,找到我的哥哥姐姐,也是没白活。”刘凤菊说。

  我们愿意继续帮助您寻找失散的亲人,八月十五到了,谁都不希望中秋节要“千里共婵娟”,我们更希望的是能把那份牵挂化成相见,化做团圆。

  热线电话:024-86268636

  本报记者 王福日 黄志东

  “中秋节帮您寻亲”系列报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