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方应合力营造更宽松的创业空间——南京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7:3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创业才能富民,富民才能强市。相比苏南、浙江等地,南京缺乏全民创业的氛围,南京人缺少创大业的勇气,这一切该如何改变?参加昨天南京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的南京地区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从政府、社会、企业三者角度热议全民创业。

  政府:对企业要从扶持转向规范

  无论哪个国家,企业的发展其实都离不开行政推动,但这种推动是否仅仅意味着对企业的扶持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伏心认为,政府对企业要从过去一味扶持逐步转向规范。“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需要的是好的产品,然后是政府依法办事,而不是一味强调优惠政策。”

  蒋伏心说,我们以往营造创业环境,主要用建开发区、给政策的做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留住企业不惜代价,哪怕不合法,也要想法满足。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很有问题。从今后来说,创业环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优惠”,更多地要看政府能提供多少有效的公共产品。比如说,引来了投资者,能否为他们的子女提供足够的受教育条件?一个开发区的企业能否共享孵化器?政府应该未雨绸缪,甚至要把公共产品作为吸引创业投资的重要条件。

  社会:应建更多民间创业基金组织

  在创业之初的小企业究竟最需要政府提供哪些帮助?南京大学国际经贸系教授赵曙东以一项权威的调查给出了答案。据他的课题组对近300家民企的抽样调查显示,54%的企业对于南京创业环境评价是“一般”,他们面临的创业困难中最首当其冲的是资金缺乏,在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4%的企业得到过资金支持。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裴平教授也公布了能反映同样问题的资料,他说,所有中资银行都在南京设有分支机构,但到去年底,南京银行的贷款余额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并不靠前,很多企业都反映,南京的银行贷款门槛太高,他们不愿做几十万元的小生意,怕担风险。去年,南京的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而获得的贷款只占所有企业贷款总量的15%,呈现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这两位专家开出的“药方”有相似之处,就是要创建更多非官方性质的创业基金组织。裴平教授说,目前南京的创投公司带有明显的政府、官办性质,由于控股资金来自政府,所以管理机制难免不适应市场需求。另外,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要鼓励全民创业,就一定要激活民间的创业投资资本。

  企业:首先要树立自身规范合法形象

  谈到创业环境,金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恒认为,首先从企业自身找出路,优化创业环境需要企业、政府、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而企业首先应该树立规范合法经营形象。

  对于南京的创业环境,身为外资企业老总的王恒赞不绝口的是南京优良的人文环境滋养出的众多大专院校,及它们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金鹰国际在南京以外的7个城市开了分公司,我们的人才输出实行中央管理,现在看来,我们的执行、决策人才基本上都是从南京产生的。”南京日报记者 宋广玉 沈文虹

  (编辑 爱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