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55周年 见证中国民主进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7:52 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继上周中国各界隆重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之后,人民政协21日又迎来了自己的55岁华诞。作为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用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同时更承载着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责和希望。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 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曾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会的雷洁琼回忆说,1949年,人民政协与新中国一同诞生,并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民主新局,全国人民从此开始团结起来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1954年后,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21日召开的政协成立55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的工作。他指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人民政协辉煌的55年,是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团结奋斗的55年。” 这55年见证着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淑真教授说,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挥人民政协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并在宪法中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确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共十五大把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以团结和民主为主题的人民政协,也见证着中国在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方面所付出的热情和努力。55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演变,政协不断把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代表人物及时吸纳进来。以新一届政协为例,这届政协不仅增加了国企负责人,外企白领、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也远远超过上届……人民政协因而具有了日渐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目前,人民政协已成为中国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团结合作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政府凝聚力量、广集民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不同党派、民族、宗教、派别、阶层的代表人士通过政协这个渠道充分表达意见,再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后,最终反映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共提出各类提案4万余件,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树桐说:“这样一种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有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展人民政协事业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基础。” 人民政协55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已经载入了国家和民族的史册。而这个国家致力建设小康社会的稳健步伐,又为政协工作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的继续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必须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政协是大有可为的,也一定能够大有作为。”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期许,也是中国百姓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期望。责编:余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