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教场气象观测站要搬出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7:52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现有的气象台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等观测环境做了严格规定。由于探测环境受到城市扩张带来的“污染”,南京的小教场国家基准气象站将要搬迁。 监测环境被破坏预报有麻烦

  人口集中,车流不息,建设灰尘,城市发展给气象预报也带来了麻烦。陆华标是小教场气象站负责气象观测的工作人员,他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最高的能见度能看到40公 里远,而现在很少能看到30公里,即使天气好时,也只有20多公里的样子。而且在上世纪50年代,南京当时第年只能观测到2-3次的灰霾天,而现在每年能观测到100多次。

  陆华标说,以前他们的观测仪器一个月擦洗一次,现在最多一个星期就要擦洗了,不然上面全是灰,会影响观测的质量。他介绍,小教场周边建筑林立,这些钢筋混凝土白天吸热,加热了周围的温度,而晚上散热又让周围的温度降不下来,影响了观测温度的精度。

  省气象局科技业务处李崇志认为,气象基站是天气预报的基础。他介绍,风场(风速的变化和风向的改变)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天气系统状况,如果气象台站周边建筑物密集,会改变风场,造成对当地天气系统的变化估计不足,造成预报上的误差,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全国60%气象站要搬迁

  在昨日《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学习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气象局负责人透露,随着城市的扩张,不少气象台站观测环境遭到破坏,已不符气象观测要求。截至2004年,在我国2400个气象站中,有1445个气象站要搬迁或者已搬迁,占到地面台站的60%。据透露,有的气象台站甚至反复搬迁的次数超过了10次。而这一情况在江苏同样不容乐观。李崇志介绍,在我省总共72个气象站(5个国家级基站)中18个站需要搬迁,其中4个是国家基站,分别设在南京的小教场、南通、东台和高邮。南通和金坛的气象基站分别搬迁了6次,创我省气象台站搬迁次数之最,有些台站甚至刚建成年把就被迫再次搬迁。

  小教场观测站3面被围

  南京小教场观测站的现状如何?记者昨日到小教场观测站时看到,如果不是高高地竖立在外面尖尖的天线,举目望去是不会看到小教场气象观测站的。由于开发建设,国家级气象观测基站核心保护区(半径1-2公里)内不能改变自然生态的规定已无法实现。除了东面是一片树林外,观测站南面、西面和北面三面已被建筑小区围住,而且周围的工程建设还在继续。附近的小区建筑物离小教场的围栏只有几米远。“当初工作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菜地,现在周围小区快要连成片了,”陆华标介绍,几年的建设,周围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了,观测环境逐渐恶化。

  2年内搬出南京城区?

  由于小教场周边环境的“恶化”,气象部门正在酝酿为小教场观测站找个新家。据省气象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小教场国家基站在2年内要搬迁。但省气象局负责这项业务的李崇志表示,小教场确实已不符合观测要求,肯定是要搬迁的,目前省气象局已在考虑此事,并准备向国家局打搬迁申请报告。但至于何时搬、搬到何处,目前还没有定论。他介绍,因为省气象局无权决定搬迁,需要国家气象局最后拍板才行。不过,由于频繁搬迁导致气象资料不连续,地点更换造成同历史气象资料无法直接比较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研究,而国家局目前对站点搬迁控制越来越严。据了解,目前南京郊区的江宁、六合、浦口等都存在成为“新小教场”的可能性。

  小教场新家条件苛刻

  据了解,新小教场要另觅新居,对地方的要求极高,“新家”不仅要能反映南京亚温带的气候特征,比如南京是丘陵地带,那么气象台站也要选择在小丘陵地带上。而且不能离南京太远,远了就无法反映南京的天气情况,又不能太近,近了会受到城市“污染”。此外,新家的四周要空旷,不能有高大的建筑物,与铁路距离要在200米以外,公路在30米以上,大型水体如湖坝等要超过100米。因为如果在进入这个范围,火车、汽车经过时传来的震动会对观测仪器造成观测误差。外围的障碍物如楼层、大树等离基站的距离必须是障碍物自身高度的10倍以上,如果不达到这一标准,会改变风速、阻挡雷达观测。在半径1-2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改变区内自然生态和地表特征的活动,不得在区内建设永久性建筑物、乡级以上的公路、铁路等。李崇志说,由于条件苛刻,目前找到这一理想新家还比较困难。即使找到新家,新的基站还要和原来的基站同步观测一年,找出其中问题、误差,分析原因后才会独立正式工作,原有站点废弃。

  南京拟增加20个自动检测站

  小教场观测站遭到“污染”,已不能客观反映南京实际天气变化情况,而现有观测网络又太少,无法捕捉局地性的雷阵雨、龙卷风等天气,造成了天气预报时有“晃点”。为解决这一缺憾,记者昨日从省气象台获悉,未来南京将建立20个自动气象站来捕捉城市天气变化的点滴,打造精细天气预报。

  省气象台专家介绍,根据南京城市发展需要,按照10至20公里的网格计算,南京需要布20个点才能客观反映整个城市的精细天气变化情况。但目前南京主城区仅有四个自动气象观测点,分布在鼓楼北极阁、南师附中、小教场以及长江三桥建筑工地附近,相互之间间隔太大、距离远,只能反映城市的大概天气变化状况,还无法监测到一些小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更无法做到定时、定点、定量观测预报。李崇志举例介绍,现在我省还没有龙卷风的风速和内部气压资料,原因就在于气象台站布点不够密,致使其成了漏网之鱼。像夏季的局地雷阵雨、新街口的热岛效应都无法反映出来。这也是老百姓有时反映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却下在了很小的范围,外界温度与预报温度有差距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南京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捕捉局地天气小变动,省气象台在“十五计划”中已把建立中小尺度监测预警系统作为首要目标来实施,作为计划的一部分,未来几年南京在城区各地将建立20个自动气象观测点,预计首批3个点在今年建设。

  作者:戚在兵

  (来源:南京晨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