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侧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8:22 宁夏日报 |
9月的宁夏,金风送爽。来自中央有关部门的代表、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地区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的代表和科技特派员,为了共同目标,踏上了这块热土。在一个个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他们目睹了活跃在宁夏大地的科技特派员的风采,围绕着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所开创的一个又一个骄人成果…… 步入平罗县通伏乡永华村村民马明伏家的160亩旱育稀植水稻田,随风飘曳沉甸甸的稻 穗向人们频频点头,人人脸上露出丰收在望的喜悦。田地的主人更是喜上眉梢,“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仅水稻就可收入6万元,这都要感谢郭跃军呀。”郭跃军这个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的干部,2002年步入了科技特派员的行列,在通伏乡里,他利用自己水稻栽培方面的技术专长,潜心破解稻农们急需解决的难题,从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地建立育苗基地起步,逐步发展到现在与全乡126户农民签定了1210亩的供应秧苗合同。他靠信用社贷款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和草编机,为订单农户提供产中、产后系列化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稻农种植、管理、收割、销售、草编各环节难题,使稻农每亩节本增收307元。走进青铜峡张岗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30栋蔬菜大棚充满生机。每栋温棚内,那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的蔬菜,深深吸引着众人目光,每一个人都渴望探询到科技特派员张金仓的创业史。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十余年的张金仓,自从作为科技特派员后,身怀设施果蔬栽培技艺的他,瞄准日光温室生产。他多方筹集资金17.7万元,兴建了张岗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以设施农业核心区的张岗、小坝等4个日光温室种植园区的10个种植户为重点服务对象,从引进良种、科学栽培、产后营销入手,推广无公害栽培、精准灌溉营养平衡施肥等技术,带动了总规模达2000栋的青铜峡设施农业核心区的发展。他还与营销大户创办无公害果蔬运销合作社,1年多来,共外销蔬菜340吨,直接为农户增加销售收入23.8万元。张金仓的创业史感染每个人,湖北省黄冈市的科技特派员张华盖激动地说:“这种发展模式很好,我一定把这成功经验带回黄冈去。” 在中宁县一望无际的万亩无公害枸杞科技创业示范园内,挂满枝头的鲜红果实向人们微笑,一颗颗果实中都浸透着黄大宏的心血和汗水。这位由中宁县聘请的区外科技特派员,原在中国技术市场黄山培训中心工作,来到中宁县后,便一头扎进了枸杞规范化种植项目中。他以股份制的形式筹建了中宁县枸杞无公害科技服务公司,并以病虫害联片统防和土壤配方平衡施肥两大技术示范推广为突破口,组织一家一户茨农,按枸杞产业无公害化标准生产枸杞,形成了公司、茨农、加工企业三方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为项目区茨农减少化肥农药开支近93.8万元。 活跃在全区50%的县(市、区)乡村的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带着项目、技术、信息和资金,在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艰苦创业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大显身手,找到了与广大农民融为一体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的路子。180多位观摩者称赞,宁夏的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不仅参与了市场竞争,而且也通过市场的快速反应,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变革。通过创业,科技特派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力军。(本报记者白景辉高莉)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