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特别报道之经济建设篇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0:23 石家庄日报 |
编者按:五十五年,流金岁月,五十五年,沧桑巨变。在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本报精心制作了一组特别报道,和读者共同感受五十五年来石家庄的发展历程,共同回味那些给我们生活带来深刻变化的精彩之作。本组报道分为新高地———经济建设篇;新家园———城市风貌篇;新生活———精神文明篇。 新高地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本书,年轻的石家庄就好似一本饱含现代气息的精装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5年来的篇章,更是写满激情与自豪,散发着“震古烁今”的魅力。 打开这本精装书的“经济建设篇”,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从“百废待兴”到“百花齐放”的光辉历程。 “支柱”擎起,从27家工厂到五大特色主导产业 历史镜头一: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中军区光华制药厂、冀中军区伯华制药厂、晋察冀军区新华制药厂、冀察军区伯华制药厂同时奉命在石家庄市辖区获鹿县城(鹿泉市)统一合编为晋察冀军区卫生材料厂,即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的前身,成为我市第一家制药企业。 历史镜头二:2003年秋,已发展成为市属最大制药企业的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与全市最大的药品流通企业乐仁堂公司合并,合并后石药总资产达到7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近60亿元,员工17000多人,成为中国医药行业一艘响当当的“航空母舰”。 这两个“历史镜头”是我市医药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缩影,也是我市经济发展长河中两朵美丽的“浪花”。 解放初期,石家庄市仅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仅在2000万元左右;解放前,石家庄市虽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但广大劳动人民仍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解放前石家庄只有几千家简陋的私人店铺和摊点,从商人员不过万余;解放前石家庄市科研机构仅有1个,科技人员数量极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石家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棉纺厂等纺织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使石家庄迅速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华北制药厂也于1958年竣工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同石家庄制药集团的前身一起奠定了石家庄医药工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组织“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工业门类齐全,成为全国工业重镇,形成以纺织、医药、电子、机械、化工、建材产业为主体,布局比较合理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和最大医药工业基地之一;农业全面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省粮、菜、肉、蛋高产地区之一,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鹿泉、辛集、藁城、正定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石家庄市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商埠、华北商贸中心,目前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63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达55个,其中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集贸中心进入全国十大市场行列;科技力量越来越雄厚,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产业基础,进入2003年,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带领全市人民踏上“率先发展”征程的市委、市政府,紧贴石家庄的市情,确定了“中国药都”、“全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定位。 当“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一词频频现身各大媒体的时候,我市已经围绕其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仅10亿元以上的“大块头”在建经济项目就有9个。 让市场“做主”,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推进,层层展开,渐进发展,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框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段时间,堪称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值得永怀的“花样年华”。 从“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撞击反射式”综合改革;从“包”字进城、“减税让利”到“厂长负责制”、“满负荷工作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掀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改革史。“改到深处是产权!”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令人顿觉“东风吹来满眼春”。而当年金秋,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传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响亮声音,这让14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我市终于有了更明确的目标。随后,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加精彩。 ———国企改革渐渐融化“坚冰”。我们再次关注这样的历史瞬间:199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和三个配套性政策文件;1995年,河北电机、神威药业率先“国有民营”;1998年,人造板厂等国有企业开始“退二进三”、“退市进郊”;2000年初,我市纺织战线提前一年完成扭亏脱困“突破口”任务;2003年我市国企改革打响“攻坚战”,159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其中156家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全部退出,全市改革面达到88.9%,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工作全面铺开,19家企业的22所学校与企业分离;2004年上半年,又有75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任务,13家大型企业集团和83家国有独资公司启动了“二次改制”。在今年6月4日召开的全市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吴振华要求全市继续解放思想,下大力破除影响和制约国企改革的思想障碍,下大力破解“一股独大”等改革难题,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国企改革“攻坚战”。眼下,全市众多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挂图作战”,力争年内95%以上的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国有大型企业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 ———“市场”当上流通领域“指挥棒”。在“计划”不断让位于“市场”的过程中,在商品短缺时代跟我们说“再见”的时候,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活跃的、内容丰富的“买方市场”。这时候,“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我市按照“大流通、大市场、大商业”的战略目标,把搞活企业与搞活流通结合起来,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转换城市功能结合起来,使各类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八五”、“九五”以及最近几年。除了南三条、新华、桥西蔬菜批发等大型市场外,劳动力、人才、房地产、土地、技术、产权和信息等各类专业市场也交易活跃。与此同时,超市、连锁等新型业态在我市迅猛发展,以“36524”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则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和生活方式。 ———政府“有所不为、有所为”。“200个行政审批事项要取消了!”2002年5月31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公布了我市第一批拟取消的审批事项。这被称作我市政府真正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基层、还权于群众的实质性举措。到2004年7月,我市已公布了6批取消的审批事项。自从走上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我市政府就开始不遗余力地自我“革命”。从最初的简政放权、“撞击反射”,到转变职能、综合配套改革,政府一直在努力削减其具体管理经济的权力。有所为,亦要有所不为。努力转变角色的我市各级政府,已经在集中精力做好协调、指导、监督、服务等。如规范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剥离“企业办社会”、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等。在市政府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市长臧胜业明确提出,要努力打造学习、实干、服务、法制、廉洁“五型”政府,这是对政府新形象的经典定位。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对外开放走进“新时代” 1980年,全省首家外商投资企业———燕华电器有限公司在我市诞生。自此,我市的“对外开放”走上艰辛、曲折的探索路。1992年,党中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春风,将我市的“对外开放”送入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开放带动。近几年来,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带动效应”愈发明显:弥补了我市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财政收入来源、丰富了所有制结构、改善了城市形象,特别是促进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妨看看这些迅速崛起的外商投资企业:维生药业、中抗制药、中润制药、日新化工、奇峰化工、新力化工、明石染厂、正大饲料、鸿锐塑料制品、埃卡包装材料、国祥制冷、宝石电气硝子、中意玻璃钢、冀岱棉种…… “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近年来,这个“声音”越来越响亮。目前,已有10多家世界500强落户我市,包括美国孟山都公司、日本日商岩井、日本电信电话、伊藤忠、富士通、日绵和德国赫斯特公司。 东联西合。市商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说,东联即通过和东部横向联合的方法,引进他们的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西合主要是开拓西部市场,利用西部的天然资源和人力资源。2000年6月,在万木青翠的黄浦江畔“’2000石家庄(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隆重召开,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窗口”成功地“走向世界”。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亦引导我市企业和个人积极地“走西口”。 2002年全市加快对外开放工作广播电视大会之后,我市提出石家庄以外都是“外”、各县(市)区以外都是“外”的思想,要求全市上下发扬“动员千军万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付出千辛万苦”的精神,加快招商引资,迅速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 2003年3月底,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网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开创了网上招商新方式;而2003年11月份接连上阵的“杂技节投洽会”、“电博会”更是传递出“南资北上”、“抢滩河北”的信息,引来美国、加拿大、瑞典、韩国等更多外商对石家庄关注的目光。200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增速提高29.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13.5亿美元,增长53.3%。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5.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42.3%,比上年增长50.4%,国有企业出口增长5.7%,集体企业出口增长33%。新注册三资企业93个,比上年增长36.8%;新增利用外资合同总额7亿美元,增长192.4%,合同外资额3.7亿美元,增长134.2%。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增长28.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亿美元,增长34.6%,增速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全市引进市外资金102亿元,比上年增加31.4亿元,增长44.5%。 眼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引导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真我风采”。 统筹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5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乡居民的生活亦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的时候最大愿望就是吃饱肚子,到我们结婚的时候,兴‘蹬蹬、转转、听听、看看’四大件,当时挣钱少只买了手表,别的都是后来慢慢添置的。八十年代买了电视、录音机、冰箱、洗衣机新四大件,再往后家里高级家当越来越多,空调、音响、VCD、电脑等等,都说不上几大件了,像彩电、空调就有两个,冰箱、洗衣机也更新换代好几年了。”与新中国同龄的范大妈说起家中的变化感触颇深。这不,今年国庆节要到了,衣食无忧的她和老伴商量着要来个“出国游”,去开开眼。 范大妈家的变化是全市无数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确定了我市“翻两番、三步走”,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奏响了全市“率先发展”的“最强音”。随后,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则更加明确“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03年我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7月,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石家庄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市农村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农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小康社会。这一《纲要》无疑为我市广大农村居民勾画了奔小康的美好蓝图。 统筹发展,使我市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合理,老百姓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据统计,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7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94元。而2004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189.05元,同比增长12.7%,收支水平近7年来首次呈两位数增长。这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尤其是交通通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涨势迅猛。 55年,沧海一粟。回首往事,我们体味到创业的酸甜苦辣;放眼未来,我们有快马加鞭、率先发展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齐努力,为我们这个“成长型”的城市创造更多的奇迹,书写更多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