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石头村里渐渐只剩石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2:21 新闻晚报

  河北太行山深处有一个村落,村民们姓于,祖先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建立初至今,这一缕烟火足足绵延了500年。由于一直生活在石头建筑中,于家村也被称为:石头村。

  可是,截至昨天,村里一份数据显示,当地五分之一以上的年轻人相继离开家乡,到城市发展。

  老一辈村民担心,我们走了以后,今后的石头村会不会只剩下一堆石头;于家村里还有于谦后人吗?

  新闻话题

  石头村会成活化石吗?

  如今,石头村里的于姓老人们越来越多辞世而去。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地搬了出去,几乎每家都有孩子在外头打工。一份数据显示,目前还住在村里的老人还有300到400人,大约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大约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早已背井离乡。

  说到村子的将来,于贵文说,今后,村里于姓人肯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石头村可能就变成了一座标准的石头博物馆,变成“活化石”了。语气间,传来淡淡一股苦涩。

  他说,对于村里要不要继续住人,村里人的意见也很不统一。有的人说不该住人,应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可也有的人说应该住些人,那样村子才有生气,不然就成了一堆石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村里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像我这个年纪的老人们,都对村子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割舍不掉。”

  “我还是想住回去,叶落归根,土生土长,我也想在石头老房里头度过晚年。我总觉得那边的天也特别蓝,空气也特别好。晴天晚上,一抬眼是满天的星星,坐在石头凳儿上看星星,心里别提多舒畅了。”老于叹口气,说,我总觉得,石头村是历史、是文化,总和人是离不开的。

  于兵忠看法不同,“村是文化、是历史,那就该好好地保护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和老一辈人的想法不同了,他们都想走出去,想出去闯闯,不想一辈子窝在小小的村子里。不像我爸爸那个年纪的老人,还有很多人都在村里。”

  于贵文有个想法,今后,让不姓于的老人来村里安度晚年吧,“至于于家村是不是名不符实,也无所谓了。”

  英雄烟火绵延500年

  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以石头建筑为特色的古村,俗称石头村。村里的村民95%以上姓于,都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先祖于有道(据传为于谦长孙)迁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深山旷野,“与木石居,与鹿猪游”,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英雄一缕烟火绵延至今,成了如今一个方圆面积10平方公里,400多户,1600多口人的大村。

  对于家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村口不见村。

  因为这村建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脚下,所以,不到村口就看不见村。多年来,这里安定、平静、祥和。

  除此之外,就是满眼的石头。

  村里负责对外接待的于贵文说,目前,全村共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700多米、石头井窖池1000多眼,石梯田2000多亩,石头用具2000多件,石头碑碣200多块(现尚存数十块)。

  他说,村落中都是石街石道、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桥石栏、石碑石碣、石井石窑、石笔石砚、石缸石盖、石锤石板、石槽石臼、石洞石龛、奇石怪石。

  石头赚钱年入10万

  于贵文,今年74岁,近年,他一直开始致力于发展石头村的旅游价值。经多方努力,石头村被命名为“民俗旅游点”,1999年5月1日对外开放。此前1年,1998年11月1日,河北省民俗学会确认他是“于家石头民俗村”。

  如何利用石头赚钱,于贵文和乡亲们动足了脑筋。

  村里一份宣传资料上叙述,石头村是“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

  其中,清凉阁是精华所在。清凉阁共分三层,结构各异,第一层为搭券四门式,第二层为实芯四室式,第三层为明柱回廊式。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不打根基,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有的长过数米,有的重达数吨。建筑者是当年村里最巧的石匠,为了纪念先祖,用毕生精力建起了这座石头楼阁。

  在他嘴中,村里最具人文色彩的是一座始建于明末的石头四合院,楼主家族在明清时代曾出过12名文武秀才,“都很有旅游价值呢。”

  问题是,5年来,于家村每年大约接待5、6万人次,收入仅在年均10万元左右。村里村民的年均收入是1000多元。相比之下,石家庄人每月收入1000元。

  无奈,村里绝大多数村民只能以种地和出外打工来为生。

  “我60多年生活在石头里”

  现在,由于儿子要求,于贵文和老伴也从村里迁了出来,住在石家庄,离老家大概百多里路,2小时车程。于贵文的新家由单位安置,1室2厅,有空调、电话、电视机。

  “我不习惯啊,老想回到村里,和石头一起生活。”之前,于贵文一直是个标准的“石头人”。说他是“石头人”,不是说他从石头里头蹦出来,而是因为他在石头里住了60多年。平时,住的、用的、睡的全和石头有关。

  其实,于贵文并不是出生在于家村,六七岁时,日军侵华发动了“七.七事变”,杀了他的祖父和二叔,也烧了他们在山上的瓦房。10岁,他跟着父辈们回到了石头村,一住就是60多年。

  石头村里的生活,平淡而温馨。

  每天早上五六点,天刚开始发亮,于贵文睁开眼睛,坐着石椅,和家人在石桌吃饭,接着他扛着锄头下地了,种萝卜、玉米、南瓜……自种自收。期间,老婆、女儿和也早早起床磨米、磨面,洗衣烧饭干活。

  冬天晚上,于贵文点上石头炕,炕用石头垒成,四周被磨得光滑,由于石头散热慢,这一点,往往就让于贵文暖上整整一个晚上,“在石头里过,冬暖夏凉,可比城里的空调舒服呢。”

  村里的田地有坡地和梯田之分,梯田的围墙全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起来的。“把所有的石头拆下来一块块连起来,可以从村里一直连到北京。”于贵文说。

  他回忆,晚上,大家搬几把椅子往村外面一坐,弄几盘小菜,三五个人围在一起,就算是吃围桌饭了。这时有些人讲小故事,大伙儿边吃边聊边听故事,村里人都管这叫“街头饭唱”。

  对于邻居淡漠的人际关系,于贵文耿耿于怀,“村里大家都姓于,说话有意思着呢。”

  1998年,为方便孩子们照顾,于贵文和老伴搬出石头老房,搬进市内小公房,退休后做了石家庄市群众艺术博物馆的一位研究员,专门负责于家村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外的交流宣传。

  新闻链接

  年轻人向往石头外的世界

  今年37岁的于兵忠是最早一批离开村的人之一。

  于兵忠是土生土长的石头村于家后人。从出生到村里初中毕业,他在石头里也住了15年。还在上学那会儿,于兵忠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和老于一块儿下地种菜,干活儿。

  石头村地理位置比较远,属于典型的偏远山区。那时候没有公路,也不通车。每天他都要用扁担挑着一担一担的肥料往地里运,晚上就把地里收获的庄稼往家里扛。无论阴天、下雨还是太阳晒,没有一天间断,“苦啊,当时就想怎么着改变。”

  15岁初中毕业以后,没钱去考市里的高中。于兵忠就辍了学。与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告别了石头生活,拎起了行囊就进了城,打起了工。

  于兵忠会做些电焊活儿,焊工做了十几年,于兵忠娶了妻子,还有了一个10岁的儿子,就顺理成章地住进了城里。这几年厂里效益不好,他下岗了。靠着给别人开开车,偶尔做做电工的一些零工来维持生活。

  说起以前的石头生活,于兵忠笑了。他说,“在村里头我度过了童年,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村里也穷,也没什么人知道。每天的生活很单调,就是种地和读书。不像我爸爸在那边住了大半辈子,我只住了15年。后来出来了(打工),就忙着赚钱,也不太回去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村现在是省里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名儿了,村里人的生活这几年提高也很快。我也感到很自豪,也觉得村里的石头是种特色,也是种文化,该好好保护起来。”

  问到自己将来还会不会住回去,于兵忠说,“应该不会了吧,我们现在都住在市里了。像我的儿子,他生就生在城里,平时读书生活都在城里。但我们会经常回去看看,家里有事啊什么的都会回去。”

  于兵忠的儿子于静欢,正在上小学。平时有空常缠着父亲要回老家,“那边都是石头,各式各样的,很好玩。”

  他说:“平时忙着打工赚钱,都住在市里,家里有事儿了才回去的。” 作者:晚报实习生张煜 记者徐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