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开国大典庄严时刻 现场摄影师讲述背后故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7:12 央视《东西沟通三人谈》 |
孟昭瑞 谈话现场 55年前,一位伟人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55年后,两位亲历那一历史时刻的老人用照片讲述幕后的故事。以下是中央电视台《东西沟通三人谈》最新节目实录。 欢迎收看《东西沟通三人谈》特别节目: 图片中国55之《开国大典》 主持人:观众朋友,阅读瞬间,感动永远,这里是《东西沟通三人谈》特别节目,《图片中国55》,介绍一下到场的两位嘉宾,这位是原《解放军画报》高级记者,开国大典的时候任现场的摄影记者的孟昭瑞,欢迎您,孟先生。 孟昭瑞:您好。 主持人:这位是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罗浪老师,罗老师欢迎您。其实我相信所有的观众把他的视线投到今天的演播室的时候,最先发现的可能不是我们三位,而是我们身后的这样一幅照片,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主持人:所有人看到这样的画面的时候,都知道这是开国大典一瞬间,一个侧面。 孟昭瑞:是。 主持人:其实,今天请二位来,就想通过我们当时亲历的生活和场景,我们亲自拍下的照片来展现那样一个动人的场面。 主持人:孟老师,其实说到开国大典的时候,很多人脑海中都有画面,我们今天也精心准备了三组照片,这三组照片可能是大家不了解,但都是您拍摄的,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第一组照片是升国旗,我相信很多人没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场景看到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面国旗,当时是下午。 孟昭瑞:下午三点以后。 主持人:当时这个照片有什么讲究吗? 孟昭瑞:这个是这样,这个已经奏《国歌》了,升国旗,我们当时是第一次升国旗,象征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主持人:其实说到开国大典,说到1949年10月1号下午2点55分开始的仪式的时候,主要分三部分。 孟昭瑞:是。 主持人:第一个就是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二个是阅兵,第三是晚上的群众游行,您都参与拍摄了? 孟昭瑞:都拍了。当时毛主席首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是激动人心的,我认为这是最强音,是向我们中国,向世界宣布我们站起来了。 背景: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一个庄严的时刻,新中国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宏伟声音通过天安门城楼上简朴的麦克风传遍世界。(毛主席原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罗浪:当时毛泽东宣布这两句话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们国家划时代的声音,这个声音以前我们国家是个落后的,而且是经过战争磨炼的,痛苦的年代,这个声音之后的确是我们国家的新生,走上了和平建设的道路。 孟昭瑞:当时我们在场的30万群众,那种欢呼,那种跳跃,那种激情,有的流着感动的热泪,有的高喊,有的在那儿叙述他走过的那段经历。 主持人:当时我们的现场有没有特别打动您的照片推荐给我们,除了刚才看到的这张之外? 孟昭瑞:除了这张照片以外,这张照片还是很令人激动的,为什么激动呢? 主持人:这个就是军乐团? 孟昭瑞:这个照片就说明一个是毛主席向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音乐代表我们国家的尊严,直到现在《义勇军进行曲》还在演奏,永远是不停顿的。 主持人:刚才我看您要给我指一张照片,是不是跟军乐队的照片也有关系? 罗浪:这个是我当时照的。 主持人:这是您,站在前排这个。 罗浪:正是演奏过程中。 孟昭瑞:在指挥。 罗浪:演奏《国歌》的时候拍的照片。 主持人:当时在您这个位置,能看到天安门城楼上所有场景吗? 罗浪:我正对天安门,我们当时乐队所有人员都正对天安门。 主持人:您当时什么感受,指挥的时候? 罗浪:我们这个乐队是代表阅兵所有部队的礼节部队,礼节部队站在天安门前它就是一个部队的代表。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当时您那种感觉是什么,您是觉得自己威风还是觉得自己骄傲,还是觉得有责任? 罗浪:当时我作为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我是一个军人,接受了军队给的任务,军队给的任务也是国家给的任务,所以这样讲,我们当时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一次国家的、党给的任务,开国典礼这么雄伟的,而且是很艰巨的一个任务。 主持人:其实说到艰巨,能不能这样理解:当时您站在那个现场的时候,是有危险的? 罗浪:这个艰巨的任务是从两个方面讲,一方面我们这个部队要说让我们一天走上100多里地是家常便饭,轻而易举,但是要在天安门站六个小时,一动不动,老实说是费了大劲。 主持人:这是一方面,那艰巨的另一方面怎么理解? 罗浪:第二个艰巨当时在天安门举行这个开国大典的时候,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事情,当时来讲我们国家还没有全部解放,国民党主力虽然是跑到台湾去了,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 主持人:或者说还有一些威胁? 罗浪:威胁。当时开国大典现场确有敌情,当时来讲,我们遵守命令,我们是抱着牺牲的决心来完成这次任务。 主持人:这个牺牲怎么理解,真是那么危险吗? 罗浪:当时来讲,因为国民党在开国大典的前一个礼拜还轰炸过南苑,当时要是国民党飞机来轰炸的话,指挥部给我们下了命令,就是说哪怕天下来飞机,下炸弹,下刀子,所有阅兵的部队动都不能动,这时候要抱着牺牲的精神完成这次任务。 主持人:看来站在那儿的艰巨已经不仅仅是六个小时像树一样站着那么简单了。 罗浪:对。 主持人:那当时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在这样的伴奏声中,您接到这样的任务,您是六个摄影记者之一? 孟昭瑞:实际上天安门城楼下面就两个。 主持人:在天安门广场活动的就两个? 孟昭瑞:再加上我们部队又增加了几个外围的,当时恐怕我在执行这个任务当中,已经把这个忘掉一边了,知道这个事情,事先也说了,包括记者,工作人员都是这个要求,那就是刚才罗老说的,所以当时我就是争分夺妙拍摄精彩的瞬间。 背景:《解放军画报》社高级记者孟昭瑞用他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当我们看着这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抚今追昔,仿佛又看到了那具有伟大意义的开国大典,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当年参加开国大典、被摄入历史镜头的人们命运的关注,是他们目睹了共和国的诞生,他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今年87岁的李水清老人,也是这个历史镜头中的人物之一。他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长征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亲历者。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在共和国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担任阅兵部队199师师长。 同期:第二炮兵原司令员 李水清 我这个师编成了十二个方队,主要的是我们,前面有一个海军方队,后面都是我们十二个方队。 大家非常高兴,也感到非常光荣,我们解放军南征北战,多少人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所以这一天的日子就到了。 孟昭瑞:我比较欣赏这个照片,就是群众向天安门集合的时候,我们部队到了,就在天安门对面,就是军乐队的西边一点。 罗浪:对。 主持人:这儿有个人正在给大家读报? 孟昭瑞:正在读报,这个报纸正好是当天的《人民日报》。 主持人:而且当时所有的步兵都是坐在地上。 孟昭瑞:都是坐在地上。 主持人:中间这一群是? 孟昭瑞:还在走,就是在进会场,群众正在走,还没开会。 罗浪:这是正准备开会,这是3点钟以前的。 主持人:入场前抓拍的。 孟昭瑞:我感觉这张照片也挺有意义的,这是在要检阅的时候,中间是聂荣臻,北京区司令。 主持人:左边这个? 孟昭瑞:他是阅兵总指挥,这是杨成武,他是副总指挥兼指挥所主任。他们到东单一条检查一下部队到位没有,准备好了没有,然后回来就确定开始。很细致,连这么一个细小的事情。 主持人:最后再检查一下相关的准备和安全布置情况。 孟昭瑞:是啊,从细小的地方看,聂司令还是非常细致,认真,做得很到位。包括刚才下死命令,你们都不能动,这都是他布置的,然后问了当时的区总指挥传达下去的。 罗浪:当时做了准备,两点半以前,到两点钟以后大家都要站起来。 孟昭瑞:这张照片是有代表性的。 主持人:对,这是一张我能看到您的照片中为数不多的全景。 孟昭瑞:这个是怎么回事,它临时搭的一个架子,拍电影搭的,就那么两根棍,弄一个横棍,当时还晃荡,当时我的体力比现在好,因为我当时19岁。这张照片,体现了我们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一个大场面,这个字看得很清楚,就是这个字,那条横标语。 主持人:最上面。 孟昭瑞:对。 主持人:最上面在天安门城楼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孟昭瑞:对,这个看得很清楚,而且两边是两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那时就开始有了,这已经55年。 罗浪:55年挂在那儿不动。 孟昭瑞:象征我们国家这种安定团结,又象征我们的国体,象征我们是热爱和平的。 主持人:您后来有没有统计过,十月一号开国大典那一天,联合军乐团演奏的曲目时间加起来是多长? 罗浪:总个的时间加起来,我们在天安门从开始演奏一共演奏了六个小时。 主持人:一共六个小时,不停的演奏? 罗浪:不停的演奏,两个乐队轮换,开始阅兵部分是全部演奏,群众游行的时候是分开演奏。 主持人:您看还有十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迎来55岁的生日,今天让您再回头,那六个小时的瞬间,哪一段最让您觉得难忘? 罗浪:那还是我当时指挥国歌演奏的那一时刻。 (奏《义勇军进行曲》) 罗浪:这个瞬间从开始欢呼,欢呼完了以后司仪宣布开始,其实当场声音还是很大,欢呼声很大,但只有这个声音起来的时候,全场安安静静。 孟昭瑞:这个时候肯定的,鸦雀无声。 罗浪:鸦雀无声,而且整个所有的天安门上头,观礼的也好,什么人也都是立正整整齐齐立正,不管什么人。我就记得只有你们摄影(记者)在里面拍,没有停止。 主持人:我想开始演奏《国歌》那一瞬间,那个画面,全场静下来,肃立,面对一个新中国诞生仪式的时候,那一格永远在您脑海里挥之不去了。 罗浪:这是永远的,在天安门当中,在我活着我是忘不了。 主持人:其实说到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号下午3点,也就是准确时间2点55分以后开始的开国大典,那一天是一个仪式,但其实为了开国大典的准备是太久了。 孟昭瑞:很久了。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成立是28年,做了28年的准备,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是109年的准备,其实现在我们说到开国大典的时候,从孟老师您的图片和摄影作品当中,说到大典的时候,要从进城仪式开始。 孟昭瑞:是啊。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准备了这样一组照片,罗教师您看,这就是当时孟老师拍到的,进城的不同的场景拍到的,你看有进去接受欢迎的,有所有人坐在装甲车上进入的。 孟昭瑞:对。 主持人:当时一共拍了很多? 孟昭瑞:以前门楼为背景。 主持人:这个右上角? 孟昭瑞:这是我们当时叫北平入城式,就是解放北平的象征,也就是说1949年2月3号,我们跟傅作义将军和平谈判是1月31号生效,为什么是2月3号进城,因为当时有一个春节,我们考虑北平的老百姓过一个春节以后,我们部队再进城,是从这个角度考虑。 主持人:不要打扰他们正常的生活? 孟昭瑞:对,春节这是一个最大的节目。 主持人:那其他的三幅呢? 孟昭瑞:这就是北平入城式其中一幅画面。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爬到坦克上和解放军一块庆祝盛大的节日。 主持人:就是右下角这个。 孟昭瑞:右下角这个,这个也是北平入城式。这两张是开国大典还没开始,你像上面是少数民族,回族、朝鲜族,还有汉族群众有条不紊地进入会场。这四张体现我们北平解放了,另外就是北平解放象征着我们中国基本解放,这就也谈到这个问题了,就是毛主席在解放以后考虑怎么样很快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问题。 主持人:你说到这组照片我们也准备了,我们来看看第三组。是不是这组照片? 孟昭瑞:就是这组照片。 主持人:这是您第一次? 孟昭瑞:给毛主席照相,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主持人: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孟昭瑞:也可以这样说,这是1949年的6月15号,政协筹备会议开幕,它是进行六天会议。 孟昭瑞:你想想我当时19岁,而且我第一次见毛主席,激动得没法说,我要照的话,我也是一个主角,不像在旁边看,我的照相机有时候不好使,按快门手都颤抖,毛主席看到我这个情况说,别着急慢慢来,正好大家都笑了,毛主席也笑,这个照片产生这么一个背景。 主持人:但是这样的笑容定格下来,我相信不仅是在您的相机下面,在您一个人的脑海里,这有太多人脑海里会烙下这样的笑容。 罗浪:毛主席的笑容,在我们中国的许多人的脑子里面都记得。开国大典,他在天安门上喊人民万岁就这个笑容。 孟昭瑞:第二个照片就是集体的,那上面很多人士都是很有名的。像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包括马叙伦等等,这边有毛泽东主席,有周恩来总理,有朱德总司令,有这三位,咱们领导人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民主人士,这都是政协筹备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常务委员就是他们的使命就是筹备这个政协会议,所以这两个多月他们就筹备,毛主席在这个会议上谈到了我们基本要解放全国了,我们得着手成立民主人民共和国。 孟昭瑞:包括制定《国歌》,包括政治协商会议纲领,包括国旗等等, 罗浪:国徽。 孟昭瑞:国徽,都是在政协会议初步定了,有的是定了,有的初步定了,这样才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出现。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大典活动当中,还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细节,那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孟昭瑞: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这样,9月30日整个日程完了,毛主席和副主席还有委员到了天安门广场,就是英雄纪念碑的地方,为纪念碑奠基。 主持人:您也拍摄了? 孟昭瑞:这个照片就是奠基的一瞬间。 主持人:55年了。 孟昭瑞:55年了。 主持人:您还能把当时的场景这样复述下来,这已经非常深刻了。 孟昭瑞:是,而且还有一个自己的感想,完了以后我们就回到中南海,我们有一个简单的住所,因为明天就是开国大典,我们的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责任也挺大。 主持人:当时您晚上睡着了没有? 孟昭瑞:年轻的时候,还是不像现在失眠,还是能睡着。 主持人:但是当时还是很激动? 孟昭瑞:很激动,当时又太累,而且我们当时任务太繁重了。发稿、照、冲洗、送。 主持人:您在做总指挥之前,前一天晚上怎么过的? 罗浪:因为知道第二天要在天安门演奏,时间比较长,所以当天我们所有军乐队的人员当天提前休息。 主持人:保持体力? 罗浪: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还是晚起床,能够多睡一会儿,睡了以后上午做些准备,而且少吃东西,少喝水,准备下午长时间地站立。 主持人:最重要的工作,我看,您这儿是三点,第一好好休息,第二少吃东西,第三少喝水,保持好体力,用自己的精神意志站在那样一个广场上。 罗浪:六个小时。 主持人:为所有的华人,炎黄子孙演奏那一段激动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的时候,有没有我们拍摄的主人公给您联系过? 孟昭瑞:真有一个,也有好几个别的,我拿一个给大家看看。 主持人:这个照片什么时候拍的? 孟昭瑞:也是在开国大典拍的。 主持人:当时在现场? 孟昭瑞:她写了一封信,这个照片登在《工人日报》1999年的9月18号。 主持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孟昭瑞:这就是他们《工人日报》刊登的开国大典的一个群众场面。我给你念这么一段话,概括了这么一个意思,是经过《工人日报》编辑部转给我的,她说孟昭瑞同志,当我看到第八幅作品时,就是《工人日报》刊登的第八幅作品上,不由得眼睛一亮,前排右一那个振臂高呼的女同志不就是当年的我吗?我赶快翻出旧时的照片,叫三个儿子帮我判断,经过仔细的比较对照,他们一致认为妈妈就是你,这个意外的惊喜揭开了深印在我心中的记忆。 主持人:50年的这种感觉,现在55年,再看的时候,又有其它的味道。 孟昭瑞:是啊。 主持人:后来你有没有跟这个人直接见面? 孟昭瑞:没有。 主持人:但是你了却她最重要的一段情缘? 孟昭瑞:我把照片当时就给她,我给她挂号邮去的,这个照片肯定她收到了。 主持人:你也珍惜她对这张照片深厚的感情? 孟昭瑞:当然是啊,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鼓舞,她能看到这个照片,她能对我给她这个照片,她的确对我也是表示感谢,感谢当中我得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她。 主持人:罗老师,今天再一次回顾55年前的时候,我相信您的脑海中的记忆已经不是黑白色了? 罗浪:开国大典以前我们进北平的时候,我是背着背包进来的,那时候马路基本上没什么车辆,现在就原地走过的地方一看的时候,几乎都是高楼大厦,一下子完全变样了,所以今天就是简单的说一句,就是我在开国大典的时候,我现在保存了一张照片是一张黑白照片,这是我在开国大典奏《国歌》的时候唯一的一张照片,50周年我们军乐团成立50周年纪念时候,他们邀请我又回去,我又做了一次《国歌》的指挥,军乐团演奏的,这完全是照片了,五彩缤纷的,可以说这50年就是黑白跟彩色的伟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伟大的变化。 主持人:看来这个一个庆典已经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了。 孟昭瑞:是啊,我们国家的变化我也有同感,特别是改革开放这25年来,这个变化惊天动地,可以说不是几倍的前进,而是上百倍的前进。 罗浪:55年周年国庆就要到了,我再说一句话,我说我们国旗永远在天安门升起,《国歌》永远在天安门奏响,我希望我们整个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永远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