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委副书记:引博成功毫无疑问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16:36 南方周末 |
引博“中枢”:郑州市委知工办 访谈 □祁金立 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市委原组织部长) □本报驻京记者 寿蓓蓓 引博初衷是什么? 记者:郑州引博的初衷是什么? 祁金立:就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知识层次,改善领导班子结构,也是为人才提供一个平台吧。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要“提高层次,改善结构”呢?是不是觉得原有工作水平不够高? 祁金立:要从长计议。现在中央不是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吗?其中就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要和世界经济接轨。搁以前我们四大班子,局委班子连一个会上网的都没有,怎么去适应现代化呀,怎么去驾驭市场经济、和国际对接呀。 我们引进的博士,主要放在专业性强的部门,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比如说建委检查建筑质量,这个楼设计合理不合理,你是项目负责人,但是你不懂,什么都靠下面,这样领导力就会削弱。可能你听说了,建委童丽萍到了会展中心,她是项目负责人,她就能把问题看出来,管理水平提高了很大一个层次。 记者:从提出要几个学规划的博士,到提出引进50个,再扩展到150个博士的群体,背后的思路是怎么变化的? 祁金立:引进王鹏之后,李书记提出一年引进50个,我们2002年上半年都完成了。 要说当时出发点呢,中间大家讨论的时候都说“应该”,包括人大、政协说“我们也应该要博士”,大家形成了对人才的渴望。我当时很感动。当时我听书记,包括人大老主任、政协老主席都说“这应该,省会城市整天弄的都是土老帽怎么行啊,应该引一批博士,充实到机关,提高领导层的知识结构”。几套领导班子,大家都非常拥护这个事请,就这样形成的。 博士学位等于执政能力吗? 记者:你刚才提到执政能力,博士学位等于执政能力吗? 祁金立:不能这样看待。我们引进博士绝对是战略眼光。 记者:你觉得做好一个政府官员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祁金立:那首先是政治素质,而文化素质也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李克书记,他在去年10月就根据收入、消费情况看出苗头,说中央肯定要宏观调控,我们要提前做准备,明年三大问题肯定会出来:资金问题、能源问题、土地问题。 记者:他之所以有这个眼光是因为他有博士学位吗? 祁金立:那与他的知识水平绝对有关系。 记者:除了知识文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素质吗? 祁金立:那就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谁都一样的,这有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大的方面还有政策水平。 记者:博士学位与做好政府官员所需要的素质之间,能划等号吗? 祁金立:当然不能,知识不等于能力,博士不是最有能力的,知识多不一定能力高,但是你要能力高,肯定要以知识作保证,这是个基础问题,你没有高层次知识,不可能具有最高的能力。肯定是知识水平越高越好啊。要不然国家培养博士干什么?它就是文化层次的一个代表。 前一段我看一篇报道,失恋以后跳楼自杀的喝药的都是高中生啊、一般的大学生啊,硕士生、博士生没有说因为失恋就跳楼自杀的。他的文明程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绝对不一样。这是一种知识层次带来的社会效果。 引博是否合规矩? 记者: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县处级领导一般应该是大专以上文化学历,为何要提高这个标准呢? 祁金立:这是一个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青年人本科生这么多,这么多学问高的人,就用一个小学生水平的人,那我们的社会能发展吗?当然“引博”也不排斥使用其它知识层次的人才。 记者:我看到一份河南省发的文件,说到引进博士按副县(处)级待遇,是指到事业单位,郑州扩大到政府行政机关。这个变化是怎么形成的? 祁金立:引进博士直接安排县(处)级岗位,这是我提出来的,李书记只说是引进博士,引来博士怎么给安排呀?我们在一起讨论。我说了一个办法,安排到副县(处)级。2001年11月我们当时正赶上机构改革,鼓励年龄大的同志退出岗位,当时市直机关退下300多人,当时我们提出,留一部分岗位给博士,基本一个单位留了一个。 记者:郑州引博不受编制限制,确定这种政策,出于什么考虑? 祁金立:引博是郑州市采取的特殊办法。当时我们把这个事情向省里作了汇报,省委省政府都很支持这个事情,因为我们河南确实人才少,高层次的人才更少,你这个地方有没有人才,创造力确实是不一样。 引博工程效果如何? 记者:从实际效果来看,引博目的达到了吗? 祁金立:那应该说是达到了,这个毫无疑问。 从他们来工作以后,整体上来说,每个单位业务部门引入博士,不管做规划、项目论证,质量都是很高的,在研究具体工作方面,博士的知识比较宽、比较深,研究得比较透。 还有,博士来了之后什么都懂,周围的人确实有危机感。规划局长张保科都说,王鹏一来,我觉得都跟不上了,整天买好多书看呐。 说真的,我们郑州博士的比例太小了,跟上海、广州没法比,郑州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很难把人留住.这是个人才观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怎么重视人才,肯定要有一个办法,我觉得引博是郑州一个有效措施,为博士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对地方重视人才给了一个信号,现在郑州好多乡镇都有硕士生做副乡长、副书记,带动了人才效应. 记者:组织部门对引进的博士进行过考察,结论是什么? 祁金立:2003年底我们考察了65个任职满一年的博士,2名优秀,其他都是称职,结果不错。有几个反映出一些问题。我们引进的博士和其他的人一样,不可能百分之百像你想象的那样,它这个群体肯定有弱有强,有的确实不适应。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记者:不适应的怎么办?人事制度的一个弊端就是干部能上不能下,引进博士担任领导干部,是不是同样缺乏退出机制? 祁金立:是,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大的问题,它是个体制问题。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