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社会记录》专题 > 正文

社会记录:校园民谣中的纯真年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10:48 央视《社会记录》
社会记录:校园民谣中的纯真年代

高晓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社会记录:校园民谣中的纯真年代

黄小茂


社会记录:校园民谣中的纯真年代

老狼


  有关大学生活,有关毕业的离别愁绪总是令人牵挂与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9月24日23:30播出最新节目《纯真年代》,以下是节目实录。

  北大学生DV《离骚》影像

  一女生在舞台上独白:现在是2004年3月11日零点

  镜头切到舞台 一群学生 男:那个人是不是有病啊?神神叨叨的。

  女:大四吧,毕业的人都是这样。

  音乐起 北大学生原创歌曲《孔雀东南飞》

  主持人阿丘:刚才您看到的是几个北大学生拍的DV短片“离骚”,说的是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离开同学前的故事。里面的那首歌叫“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不过这好像是少年初识愁滋味啊。

  第一次听到“孔雀东南飞”是在办公室里,一个来我们“社会记录”实习的北大学生在电脑上放这首歌,无意中听了几耳朵,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不知怎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那段校园时光,想起了10年前的一些东西。

  影像:一组校园民谣

  主持人阿丘:很校园,很青春的歌声记忆。呵呵,我不是在这儿怀我个人的旧。回想十年前,1994年,这些歌可不只是在校园里流传,您要是有点年纪,一定还记得那时候满大街都是《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还有《青春》《岁月》等等等等。转眼10年过去了,这些歌早就淡出了大众的耳朵,可说来也有点意思,有一些人到现在还一直惦记着那些声音。

  影像:中国音乐排行榜颁奖典礼向“校园民歌”致敬

  现场声:1994年的夏天,大地唱片推出校园民谣,引发了校园民谣思潮,虽然是来自校园的创作,却感动了校园内外的人。我们因此开始回忆《同桌的你》,开始怀念《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开始眷恋《冬季校园》,开始感叹《纯真年代》的往事。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首当年曾经温暖和感动过我们的歌,才发觉十年光阴岁月改变了许多,也什么都没有改变。

  高晓松以前的纪录影像切到现在

  记者:最近是不是找你谈这个事情(校园民谣10周年)的人也挺多的?

  高:我现在手机上还有两呢。就是各报纸呀,杂志呀,反正都在说这个事儿,我自己都没想到。

  老狼以前的影像切到现在

  老狼:对于我个人来说,校园民谣是我们对当年校园生活一个纪念。实际上现今的校园生活跟当年已经是完全不同了,我感觉是。

  《青春》切到创作者沈庆

  沈庆电话采访:从我的立场上看,我觉得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讲过去就过去了,虽然在我们生活或者生命历练的轨迹里头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我们个人来讲,只是仅此而已。

  主持人阿丘: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可过去的有些事情,会在人的生活里留下些什么?

  我还记得10年前,我正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的时候,校园民谣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我击中了。听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那时候在学校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念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老爱哼哼《同桌的你》;大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家听《蓝色理想》;到大三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就听一些《露天电影院》什么的;等到了大四终于知道自己知道了,就开始怀念了,听《青春》,《岁月》,《冬季校园》,《夕阳往事》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一觉醒来,大学生活就这么过去了。

  老狼:当年在大学里头,那些学生我现在回忆起来,大家都是以比说参加什么文学社为乐,或者是用别的方式来表达。大家那个方式是同学之间的互相串,比如说你在那个学校,我在这个学校,我们互相交流交流玩一玩,或者是到这个学校来唱两首歌,去宿舍里面混混玩一玩,是以这种方式来结交的。

  高晓松:那个时候每个周末弹吉他唱歌的聚会,等于承载了今天的好多功能:卡拉OK, 酒吧, 清谈, 去郊游以及男男女女找一个理由在一起。所以那是每个星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等到周末,大家能够聚一起。通常就是北大的三角地和清华的东大操场。有些时候在北大 ,有些时候在清华。全北京弹琴唱歌的都会来。基本上大家都是先卡拉OK了,因为不可能每个星期都有很多新的歌写出来,所以就是大家来点歌。说高晓松你来一个《同桌的你》,然后我就唱一个《同桌的你》。当时北大有一个写歌非常好的叫杨单涛,说单涛唱一个《敲开》他就:我的心需要你狠狠地敲开。然后有很多人不写歌也不唱歌,也不弹琴就跟着起哄,但是也很有意思。他们来点。当然那时候等级还是很分明的,最里边一圈坐的是大家就自动知道谁是好的核心的,大概有五六个人,坐在中间一圈。然后大家就一圈一圈围着,然后有勇敢的女生就坐你旁边了,就是稍微有一点羞涩的女生就坐在远处听。

  主持人阿丘:听起来很是风花雪月啊。说来高晓松写“同桌的你”那些歌,还是1990年,我想当年那拨儿大学生围在一起,弹着吉他飙歌的时候,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把自己的那些歌拿去卖钱,也没有人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歌星。那年头,上大学也不要什么学费,毕了业国家还管分配,拿高晓松的话来说,念大学就跟拿着国家俸禄似的,大家写几首歌,唱一唱,还是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那种闲情逸志。没有人会想到自己的那些闲情小曲有一天会影响那么多的人,而更让人有点想不到的是,这种影响最初竟然是源于一个人的30岁生日。

  黄小茂:正好30岁生日那天听到沈庆的那首“青春”,虽然现在看起来那个歌词写得还是有一些生涩,有一些那什么,但当时给我的触动挺大的。

  画外音:黄小茂,流行乐坛叱诧风云的人物。当年,正是他把校园里的歌声推向了市场。

  黄:我就在想,如果每一个过30岁生日的人都能够有这样的一份很及时的对青春的一个纪念,我觉得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阿丘:黄小茂先生说,之所以把那些歌曲叫做“校园民谣”,多少受到了7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我小时候也经常听台湾“校园歌曲”,像“外婆的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过,那些歌好像更多唱的是外面的世界对年轻人的改变,而“校园民谣”唱的就是学生们自己的青春往事了。

  当初,黄小茂先生推出“校园民谣”是为了纪念即将过去的青春,而那时正当青春的我则第一次找到了完全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声音。

  高晓松:这一代孩子年轻的孩子长大,他们的成长的非常不一样,所以很难再有一个作品,能代表一代孩子了。

  所以你很难再有一样东西能代表了整个一代人的那种心情。但是我们那一代孩子,全部是在爸爸妈妈自行车横梁上长大的,所以都是那样的没有人饿死,但是也没有人发财,然后一代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只有两个电视台,两个频道。电视里只有五部电影,歌本上只有十个歌。一代孩子全部看那五部电影,听那十首歌,看那两个频道,全部坐在三种牌子自行车上的长大的,凤凰、永久、跟飞鸽。所以,基本上我们那个时候的,如果你的文艺作品针对这样一个市场您会非常成功。因为这一代孩子全是一样成长,一样地看到这个世界,一样地看到这个世界的改变,以及一样看到自己的改变。

  主持人阿丘:“校园民谣”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市场。本来是学生们自娱自乐的东西不仅打动了像我这样的同一时代的人,居然还让很多不再年轻的人也陶醉其中。回想1994年,很多人都似乎一下子陷入了一场缅怀青春的集体仪式。

  影像:城市空镜 校园民谣

  高晓松:其实我们占了一个便宜就是,任何一种东西的好或者坏,其实是对比来的。就是我们对比的正好是,在我们之前就没有正经的那种所谓的,讲人的音乐。讲的都是社会、国家、集体的音乐。就是关注个人的东西,在我们之前就没有。我们那会儿就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首先开始关注个人小小的幸福,小小成长,小小的那种惆怅了孤独。结果你发现你关注的小小的东西,结果引发的反响是巨大的,因为其实每个人小小的汇集起来才是这个社会。

  乐评人郝舫:那种时候每个人已经非常明显的体会到一个新的时代,使自己很无助的感觉。1992、1993年每个人见面的时候,只要不是文艺青年,每个人见面的时候你那儿是什么钢材,是盘条,还是什么什么。每个人做着发财的梦,大砖头手机也是那个时候刚出来,买一个可以挣2万块钱,是那个时候刚开始暴风骤雨来到的那个时间,感觉会最强烈。真正已经压到每个人头上的时候,已经麻木了,习惯了,

  刚开始剧变产生的时候,会有一种预感,好象这种东西是用来怀旧的,那种青春最后的狂欢,或者最后那种全身心的陶醉和投入,是有预感的,至少我自己有这这样的感受,我周围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他跟整个社会的需要和诉求是刚好相吻合的。它成为了一个标志。尽管它本身是一个市场化一个产物,但是它承担某种纯洁,或者纯粹一个标志。总是会有人把它作为一个怀念的对象去怀想。

  主持人阿丘:歌声里的青春总是让人留恋,让人怀想。可毕竟人们无法生活在青春的怀想里。就拿我自个来说吧,毕业后工作不是容易找到的,每天都要努力地去学会面对很多事情。尽管偶尔也会回想起过去的一些时光,但更多的只是在夜深人静的短暂片刻,而那些曾经打动过我的歌声,早已像《同桌的你》里写的那封信那样被丢在了风里。

  老狼:我有的时候,偶尔会听到十年前的那版录音。我觉得当年的情感现在很难找回来了。就是当年特别真挚,对这首歌的情感,包括对歌里描述的那些东西那种情感,我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太多唱这些歌的时候。确实后来慢慢的在唱的时候,是有一种麻木的感觉。

  沈庆:大概98年 99年的时候,有一次晚上接到小柯的一个电话,说北京音乐台一直在放你写的歌还有你唱的歌,好像放了好几首,七八首还是五六首。当时我正好在开车,就调到那儿听。我就和身边朋友讲,我说感觉像是不是大家以为这个人出车祸死了,然后纪念一下。

  主持人阿丘:10年过去了,现在学校里的孩子们早已不用再像当年老狼

  高晓松们那样骑着自行车,去聚会去结识朋友了。他们依然还会像

  10年前的师兄师姐们那样,歌唱自己的青春,只是他们有了自己新的表达方式

  和新的传播方式。

  Flash《大学自习室》

  主持人阿丘:当年那批弹着吉他,坐在草坪上吟唱的校园民谣歌手们,早已孔雀东南飞了,即使是还在唱歌的那几位,恐怕也都不太愿意提起校园民谣这四个字了。

  老狼:我在前两年看到网络上有一个文章,其实写了一个特短一句话,但是跟我感触挺深的,他说在北京沙尘暴的天气里边,在三里屯在下午跟朋友喝着过生日的啤酒,然后真希望这些日子慢下来,慢下来。给我感触特深,我就觉得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快的有时候会目不暇给,快得有的时候接受不了,所以有的时候希望有更多时间来体味情感,还有你生活中那种感动的事儿,让你难过的事儿。就好像大家都没时间来难过,没时间来怀念,没时间来欣赏一些东西。大家都急匆匆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觉得不够从容,没有当年那么从容了。

  高晓松:我觉得其实你今天看中国今天的社会的变化,这二十年来,这么巨大,全世界人连咱们自己也没想到的变化,其实真正的动力来自于,每个人内心小小的欲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就是每一个时代和伴随这个时代所有的分泌物。其实所谓校园民谣就是那个时代的分泌物,当然你再算上那个年代的第五代电影,以及那个年代的一些小说的话,我觉得那个年代挺完整地被记录了,我觉得我们就幸福了,那个年代也幸福了。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也完整地被记录了,然后会必然地消亡,然后他的记录会永存,我觉得就可以了。

  主持人阿丘:每一个时代都有伴随这个时代的分泌物。从“长亭外古道边”到“红莓花儿开”再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直到现在,我想,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歌声,在那些歌声里,一代代的年青人经历的也不只是一次次青春的集体毕业仪式。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首当年曾经温暖和感动过我们的歌,会发觉十年光阴改变了许多,也什么都没有改变。

  校园民谣《白衣飘飘的年代》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欢迎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