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访中哈边境:从反修前沿到合作通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13:55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嘉麟报道 满载中国货的卡车排成长龙,等待通过边防站后驶入对面的哈萨克斯坦地界。成群结队的游客在中国界碑处留影,有人还举起在附近小摊上买的仿苏联式样的军用望远镜,好奇地寻找哈方界碑。

  新疆霍尔果斯的观光业近年来持续升温。在夏季,每天来此的中国游客达千余人次。置身于边境喧闹的人群中,谁还记得这里曾是中苏两国冲突一触即发的危险地带?

  建设兵团50年戍边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两国边境的紧张气氛逐渐升级。身处戍边第一线的除了边防部队,还有即将迎来50岁生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供的资料显示,1962年4月初至5月底,在苏方煽惑利诱下,6万多居住在伊犁和塔城地区的中国边民赶着牲口越过边境。其中,霍尔果斯所在的霍城县约有1.4万人离家出走。一时间,边境一带人去屋空、生产停顿、社会秩序混乱。5月29日,少数破坏分子策划了围攻伊犁州党委的反革命暴乱。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

  “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边境安宁,根据上级命令,我师紧急抽调干部和工人,开赴边境一线,组建团场,执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帮助地方护守边防,恢复生产,维持社会秩序,”兵团某师王师长说,“这一下子就代了40多年。”

  由于任务特殊,兵团中流传下这样的顺口溜: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对于兵团来说,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

  曾绑着干粮睡觉

  一位姓黄的兵团干部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当时还是孩子的他,记忆里充斥着苏联边防军的探照灯在冬夜不停晃动的片段。“晚上,大家都裹着棉大衣睡觉。大人在小孩腰间绑了一圈干粮带。一有紧急集合命令,就拖家带口往外跑。我还曾经看到有信号弹从我们驻地飞出去,据说,那是潜伏在这里的苏修特务干的。”

  据兵团某连提供的资料显示,70年代初,中苏关系曾处于战备状态。1974年3月14日,苏军直升机在边境线上空侦察巡逻时,两名飞行员迷失方向,进入中方领空。直升机燃料耗尽后迫降在中国领土。

  中方牧民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住了飞机和飞行员。根据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元帅的电话指示,兵团派出一个排的民兵、骑兵前往事发地点,会同驻地边防站、地方部队,在降落区将俘获的飞行员及直升机及时移交,受到新疆军区通令嘉奖。当地军民一直对此事津津乐道。

  山东农民成了兵团新成员

  现在,西北边境昔日剑拔弩张的局面早已被祥和的氛围所替代。

  1990年来边境务农的山东人吴淑民说,起先他对于在边境生活的安全性非常担忧。“但是,在这时间长了,觉得这里安全得很,”他对本报记者说,自己目前承包了100亩农田,并养了100多头羊。成为兵团正式职工后,他在参与边防巡逻时偶尔也能看到哈方的边防军人,“我们互相还打招呼,关系不错”。

  在霍尔果斯口岸出售边境游纪念品的市场上,游客们悠闲地挑选着哈萨克斯坦产的套娃、香烟、望远镜、首饰、披肩和地毯。

  一位河南的小贩说,与前两年相比,现在来口岸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加。他告诉记者,哈方来此的商贩主要采购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和轻工产品。数据显示,今年1-7月,哈萨克斯坦公民免签证霍尔果斯口岸一日游的游客已达7万人次。目前,口岸在加快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建设的步伐,为实现中哈公民一日游创造条件。

  口岸等着中哈石油管道

  口岸边防战士小栗对记者说,这几年中哈两国人员和货物流动日趋繁忙。中哈边防人员关系也十分融洽,“我们每逢重大节日,都会邀请哈方人员前来参加庆祝活动。有时候是我们派车过去到边界线接他们。有时候,按照事先商定,他们自己开车直接过来。哈方也在本国的海关节等节日邀请中方人员过境联欢”。

  小栗说,双方还建立了临时会晤机制,以便协调工作。类似机制在中哈边境的其他许多地区都存在。据有关人员介绍,双方通过旗语约定会晤,解决的主要是类似牛羊误闯对方边界,或者农民烧荒等琐事。

  站在我方的山坡上,通过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哈萨克斯坦牧民骑马行走的情况。而在阿拉山口,口岸负责人员热衷谈论的是如何扩大中哈铁路货物的换装能力,发展口岸加工业,以及应对中哈石油管道从这里通过所带来的机遇。对于他们来说,边境意味着壮大经济实力和开拓中亚市场的地理优势。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