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亲历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21:46 经济半小时 | ||||||||
开国大典亲历者冯明 开国大典亲历者董来扶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9月29日播出了开国大典亲历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今天开始,我们《经济半小时》推出两期国庆特别节目,寻找开国大典亲历者。自从一个月前,我们开始制作这两期节目以来,全国各地有几百位参加过开国大典的老人,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向我们讲述55年前的亲身经历。其实,在这些老人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很
第一位给我们打来电话的开国大典亲历者,是75岁的冯明。这位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几十年来,他在西北很多地方工作过,我们的记者最后是在陕西宝鸡找到了他。 冯明 冯明告诉记者,“我那时候在东郊民校的西口,就是天安门东侧,我当时激动的眼泪流不完,高兴的呀,跳啊跳啊,所有的人,我们的伙伴们都跳。” 七十五岁的冯明老人,二十岁时以工人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前他是一个私人药铺的学徒工。冯明说:“我是小徒弟三年以后才能有给你穿鞋,穿袜子,没有工资,管饭。棉衣还不给。就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的在天安门看毛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向世界宣布,我们站起来了,我感觉我工人确实高大得很,我们一下成主人了。” 冯明老人祖藉山西寿阳县被农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51年他被吸收到中央贸易部人事司。在做了短暂文化培训后,他被派往西北参加大建设。冯明说:“前门外火车站,上了火车,过那个黄河,过了40分钟,那桥都炸坏了,那木头撑起来的桥,火车上去咣咣,40分钟才过了桥。我们是干什么的?就是百废待兴,搞恢复建设的,国家那时候什么基础也没有,连个老百姓的,给共产党交交的粮食,给人民政府交的粮食,交的粮食没地放。” 用树桩搭个工蓬就成了房子,用木板拼个平面就成了床。冯明老人说这只箱子是他当年唯一的家当,而这仅有的家当,还是在离开汉中工地时才定做的纪念品。冯明告诉记者,“苦的很,我记得一个工人这么大的馒头,一个 馒头大概有三两,吃八个馒头,还 有吃12个馒头的,他干什么吃那么多呀?那小伙子十八九岁,叫杨黑星,河南人,高高的,粗粗胖胖,一背砖头推背60块,一块砖起码额三四斤吧,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个卷扬机吊呀,那时候全凭搭架子背呀,背砖头,盖房子,他都高兴得很,他都不怕苦,不怕累,我说你少背一点,十八九岁,不要把你累的吐血怎么办?我不怕,我为国家出力,我光荣,都憋着一股劲,心里高兴得很。” 曾转战陕西,青海,宁夏等多个工地的冯明,三年困难时期在甘肃张掖煤矿担任基层干部,有一阵子粮食供应不足,三万名矿工面临危机。冯明表示:“吃这个骆驼草那个草籽,还吃那个野韭菜,野韭菜就跟草一样,拿回来以后和那个骆驼籽泡了三天以后,东北运的那个高粱弄成面,合在一起,一个人吃四两,一天,等于吃草四两,我们肠子里都是草啊,都是骆驼吃的草籽,就那样子我们所有的工人干部都那样子干。” 现在是富了,起码吃饱肚子了,穿衣服不穿补丁了,晚年的时候来之不易,这都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 和我们国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流血牺牲换来的,就我在煤矿上来说,我见了死了好多人,我一想起他们里,我心里很难过,我下马以后,我们离开了,但是坟头留在那个地方了,他们都是工伤事故死去的,他们都是为国家建设死了。 无论50多年的回忆里包含了多少激情与苦涩,冯明老人向我们讲述的时候,都始终面带着微笑。为了开发大西北,他们的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我们看到,岁月沧桑在他脸上留下的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在至今健在的开国大典亲历者中间,石开基的经历,尤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作为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他背负着几十公斤的电影设备,在农村放了40多年电影。不过,老人说,他放的最多电影,还是开国大典的那一幕。当时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55年来一遍遍在他的脑海里回放。 石开基 石开基告诉记者,“一字一句都听到心里去 ,我原来以为,毛主席发表公告,一定是很深奥的,一些措辞 ,字字句句,都是我们普通的话,很清楚,并且我们湖南人,都能够按照他的声音,模仿得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石开基,以东北军政大学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年20岁。今年75岁的石开基,1990年从湖南省桃江县电影放映公司退休。 出生于湖南的石开基,1950年参加了全国第一期电影放映员训练班,开始了自己的电影放映员生涯。他放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国产电影。石开基说:“《桥》,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我们国产的第一部影片,《桥》描写一个工人,支援南下大军的那个主题。” 1954年,石开基转业到湖南省桃江县,当上了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石开基告诉记者,“大约全县有800个以上生产队,起码平均一个队,不会少于一场电影,我是全县我都轮流过,我记得我开始那年,我跟两个放映员,一起下乡沿资江河两岸农村,放映电影放下去,穿的单衣服下去,一直走到下第一场雪,我才回来。” 由于桃江县地处丘陵地带,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有时要翻过几重山。每天,石开基都要背负着几十公斤重的放映设备,行走在深山里的各个村子之间。石开基说:“解放以前桃江县,一寸公路都没有,那么落后,完全要靠人力运输。” 几十年来,石开基就是这样翻山越岭把电影送到了桃江县800多个生产队,让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农民们也看到了电影。石开基表示:“我们农村有这样,一些好笑的事啊,那个老头子看完电影以后,跑到荧幕后面,去找毛主席去了。” 最让石开基感到欣慰的还是农民对电影的热爱。他最难忘的是,有一次,他到一个叫老山的生产队放映电影时发生的一件小事。石开基说:“那个支部书记,是个50岁左右的人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拿着一把开山斧,到山里去了,结果他赶早给我们,砍一副轿杠子,我给你们做副轿杠子,你们一抬起来又很安全,又比较松活一点,他希望我们,经常深入到农村里去,那个轿杠子,我心里就喜欢得很,一想起来,这是农民朋友,送给我们的轿杠子,我有义务把这个艺术,抬到农村里面去。” 退休后,石开基这个放了40多年电影的老放映员,仍然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现在,他还经常到自己工作过的电影公司门前走走。石开基表示:“从我年轻的时候,参加电影工作开始,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年轻的快乐的事业,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是愉快的,我直到现在,我总是以为,我是一个基层放映员为荣,我总认为很自豪。” 开国大典的场景在石开基老人的脑海里放了一辈子。而在真实记录开国大典的影片中,相信功臣号坦克穿过天安门的画面,很多人都不会忘记。这辆英雄坦克的驾驶员就是董来扶。他告诉记者,其实接受检阅时,他一直在坦克里担心,坦克会不会在天安门前抛锚。 董来扶 董来扶告诉记者,“说看毛主席,可不容易了,就赶快看一眼,赶快回来开车,谁不想看毛主席,都想看,这个站着的是你么,不是,我在里面你看不见,开坦克的。” 董来扶驾驶的功臣号坦克,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也是开国大典机械化部队方阵的军旗指挥车,它率领着100多辆中、重型坦克,接受领导人的检阅。董来扶清楚地记得,其中一辆装甲车还没开到检阅现场就出了故障。董来扶说:“就开着坦克,心里头也突突跳,就怕出故障,因为我们是老式坦克,出故障太多了,就是那辆坦克,开着开着以后,还出了毛病,不过没在天安门出毛病,就在路上出的毛病,那还好办,拖着就回来了,你要在那300米的距离上出毛病,那就不得了了,所以后边那个装甲车,给他一顶,一块顶着走了,顶着走了,看不出大问题来,顶多说它这个队形,标的不齐。” 董来扶,1945年从山东老家逃荒跑到东北,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当时军队里唯一的坦克是一辆破损的日本旧坦克。17岁的董来扶和部队的4个小战士一起修好了这辆坦克。从此董来扶就成了这辆坦克的驾驶员。在解放战争当中,它陪伴董来扶历经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在参加锦州战斗时,还创造了连续激战6天不停的纪录,并拖回了一辆坏在战场上的战友的坦克。董来扶表示:“那时候还很危险的,那时候如果,黑山阻击战打不胜,就你们两个破坦克,你不死吗,所以我们那时候,心里头都蹦蹦的跳着呢,大部队都撤了,就剩你两辆坦克,还在拖那辆坦克。” 在没有无线设备互相联系的情况下,两辆坦克就凭着自己的判断追赶大部队。幸运的是董来扶再返回的途中没有再碰到敌人的伏击。董来扶告诉记者,“再碰着不麻烦了嘛,以后我往前靠,听这个部队说,黑山堵住了,把敌人消灭了,我们才不害怕了,打完了仗,我们的车长,给我盛了碗高粱米,白菜点豆腐,刚搁在我的嘴边上,以后我就睡觉了,往后一躺,倒了一脖子。” 董来扶说那时候打仗之所以这么危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几乎为零。没有通讯设备,一旦坦克坏在战场上,就会全车覆没。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并不少见,如今的军械进步让董来扶这个重新回到部队的老兵赞不绝口。董来扶说:“外观和里面都不一样,这可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你像我,当驾驶员的时候,要前进,向右登右肩膀,向左登左肩膀,倒退踢腰,停车都登顶,你看我头发少了,那时候登的有关系,打完了仗下来,脸是黑的,就变了个人了,可以这样说吧,我们几个打完了仗,掉到煤堆里,不呲牙你们谁也找不着。” 坦克陪伴董来福走过军人的一生,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中他都立过功。和平时期,他又到学校去学习。董来扶说军事力量要发展,要依赖经济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现在部队的科技水平提高了,他们自家的经济生活也变好了。 董来扶给自己四个孩子起的名字叫洛英、蓟雄、蓟豪和均杰,连起来叫做英雄豪杰。现在走进他的家里,就像是走进一个坦克世界,满墙贴的都是坦克照片,桌子上摆的是坦克模型,老人平时也最爱聊坦克。董来扶这位战斗英雄,开着坦克参加了开国大典。而有一位律师,参加开国大典的时候,还是一名中学生。稍后,我们再一起来认识这位亲历者。 我们采访的开国大典亲历者里面,重庆的王瑞蓉老人是年龄最小的一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她只有15岁,还是个初中学生,走在欢呼的游行队伍里。而在十年后,王瑞蓉已经成为了一名律师。 王瑞蓉: 王瑞蓉告诉记者,“我是新中国的一名律,人们欢呼国庆现场,大家真的高兴,真的,走过只要到天安门前,没有人说什么话,都是脖子伸得长长的,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天安门,看毛主席。” 王瑞蓉,作为北师大女附中初一学生参加了开国大典,年仅15岁。今年70岁的王瑞蓉,1988年当选为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1年退休。 出生于山西的王瑞蓉1955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建国初期的法律工作者。毕业分配到重庆市公安局,后来还担任过重庆市渝中区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在法律战线上工作了40多年的她,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1979年刑法颁布之后的一起案子。王瑞蓉说:“这个案子是我搞的一个案子,正当防卫案子。” 案子发生在1981年,被告是一个男青年,他为了维护他人的利益,在遭受拳打脚踢的情况下,用一把水果刀把原告刺伤致死。王瑞蓉告诉记者,“我觉得被告,是维护正义,为了第三方的权益,所以在这个案子当中,我就提出了正当防卫,这个案子后来,就以正当防卫,宣告被告无罪。” 法院依据1979年颁布的刑法,判决被告不负刑事责任。王瑞蓉说,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颁布的刑法,被告将被宣判有罪。王瑞蓉说:“十一届三中全会,那真正是给法律带来了一个春天,提出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从1979年颁布的刑法以后,我国又陆续颁布了《公司法》、《合同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还修正了《婚姻法》、《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王瑞蓉表示:“从法律上来说,这个法律上就是完善,我有法可依了,我们很多法律,都在不断地修改,就是在不断地完善,我们又出了许多的法,为什么要出现这样多的法,也就是在一个完善过程中。” 时间匆匆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里,既便是最年幼的儿童,现在也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尽管岁月变迁,会在他们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但无论他们后来走过的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艰苦创业的荒漠,开国大典都注定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重的一段经历。 记者: 陈响园 王立平 鄢闻余 李春研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12:35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