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亲历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17:10 央视《经济半小时》 | ||||||||
开国大典亲历者李观有 开国大典亲历者薛成栋 开国大典亲历者韦士平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9月30日继续播出开国大典亲历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节目,以下是最新一期的节目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国庆特别节目,寻找开国大典的亲历者。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海军是第一个通过天安门的方队,今年75岁的李观有当时就走在这个队伍里。参加完开国大典后,李观有这辈子再也没有离开过大海,造船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李观有 李观有告诉记者,“我建造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把我们当作头一批海军来看待,还要我们走在最前面,结果当时,我们出了点乱子,我们经过城门的时候,我们进去的时候,我们的脚步乱七八糟,啪啦啪啦的,因为同军乐配不起来,好在那个时候,没人看得见,这不是城门,你就在里面,还没走出来。” 李观有,作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军官方队成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年20岁。今年75岁的李观有,1990年从黄埔造船厂退休。 祖籍广东的李观有,16岁时,曾经远赴英国学习枪炮瞄准射击。,1955年转业时,这个学射击的却被分配去造船,到大连造船厂当技术员。李观有说:“我真的当时,我连简单的草图,我都不会画,后来我也不怕了,问人家了,不懂就问,谁懂就问他,抱着很好奇的心理去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造船水平比较低,只能修船和造小船,还没有建造过大型船只,更别说万吨轮了。经过三年艰苦的摸索,李观有和工友们一样掌握了基本的造船技术,终于在1958年迎来了建造万吨轮的任务。在40多年的造船生涯中,李观有至今还深深地记得建造第一艘万吨轮时的情景。李观有说:“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干过这么大的,一万吨的这么大的船,大型货轮,中国没有干过这么大货船,就是修船为主,你现在能够自己做,所以干好那个船,就取名叫跃进号。” 画面上这艘船就是当年李观有参加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李观有表示:“这个万吨货轮,船的图纸,是前苏联的图纸。” 由于图纸是前苏联专家设计的,因此在建造时,要完全听从前苏联专家的指挥。李观有告诉记者,“结果后来不是搞了没多久,前苏联专家就撤回去了,撤回去以后,还是我们要干的,我们就自己来干,日以继夜地,我们就在那里工作,因为这个船,一定要把它完成,你不能说,前苏联专家不在这里,你们就不干了,依赖人家,结果我们自己就干了。” 李观有和工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突破:从动工到建成,仅仅用了短短58天,1958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试航成功了。李观有说:“大家都高兴,鼓掌啊,毕竟我们中国自己也能够自己造,第一条万吨船,没有你前苏联专家,我们中国一样,也做好了这条船。” 作为中国造船行业的建设者和见证人,李观有在40多年里,亲历了我国造船业的成长,从最初只能修船,到现在可以造各种船只。李观有表示:“我们现在能够,不只自己设计,造自己中国的船,还能够帮外国设计,造他们所需要的 各种类型的,那些油船,特种船,我们都能够设计,帮他们来建造了,就表明我们中国的,造船事业 造船能力,已经比以前,大跃进了一步。” 其实,生活中李观有并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即使面对我们记者,他的话也很少。可一旦和记者说起造船,他就变得滔滔不绝。李观有现在离休已经十多年了,但他仍然坚持到船厂去上班。用他自己的话说,造了一辈子船停不下来了。 在我们采访过的几十位开国大典亲历者里面,薛成栋算是人生经历较为丰富的一位。从童工、团干部,到下放当工人,到最后成为电大学生,从薛成栋身上的每一次变化之中,我们似乎都能找到一些时代变迁的影子。 薛成栋 薛成栋告诉记者,“当时沸腾了,大家伙脑子就空白了,不知道想什么,眼泪都掉下来了,现在想起来,也很激动那个场面,我们觉得中国人民,确实经历了百年的遭遇,过着牛马的生活。” 薛成栋生长在当时日本统治下的大连,当过童工,参加过罢工,进过日军的监狱。新中国的成立,让这个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的命运彻底改变。1949年,薛成栋作为中央团校的一个学员目睹了开国大典。薛成栋说:“叫我遇上了,这是我这一生的运气,太好了,要不到中央团校,学习二期,也没有这样的情况,感觉到自己,很走运,很走运气。” 薛成栋的爱情也随着开国大典之后的报告会而来,在大连市里组织的一次青年报告会上,坐在观众席里的一个20出头的姑娘看上了这个从北京刚刚回来的文化人。薛成栋的妻子说:“他给我们讲课,我就认上他了,哦他是中央团校回来的干部。” 结婚十余年,家里有了4个孩子,而此时的政治运动开始爆发,1969年,薛成栋老两口被下放到盐场当工人。几个孩子都在农村接受锻炼。薛成栋说:“我四个孩子,都没有赶上考大学,那时候文化大革命,不考大学,停了,小平同志,恢复考大学的时候,我这几个孩子,都过这个时间了,后来要考,我说算了吧,人家孩子能到工厂干活,咱的孩子不能干活吗,当时还有个情绪,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再当干部了,文化大革命,遭这个罪,受这个折磨,干脆咱的子女别当干部了,就当工人干什么都行,还有这么个心情。” 80年代以后,各行各业都呼唤具备科学技术文化的人才,孩子们在工厂工作也面临着知识技术更新。薛成栋觉得,自己从前的想法有偏差,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题,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薛成栋觉得自己也应该给孩子甚至孙子做一个榜样,补习文化,纠正以前的做法。在58岁时,他参加了大连市的电大考试。薛成栋表示:“全市我是第二个年龄最高的,戴着花镜参加考试,老师觉得挺奇怪,这个老同志,怎么这么大岁数考,完了到我跟前看,卷子答得怎么样。” 最终,薛成栋和他的4个孩子都拿到了成人教育的大学文凭,孙子也考上了大学。薛成栋觉得自己这一生经历的波折很多,但是随着祖国的强盛和安定,他们老两口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薛成栋退休之前,担任的最后一任职务是大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他处理最多的就是食品卫生这些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提案。薛成栋说,不管一生经历了多少波折,他都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韦士平与薛成栋一样,现在也住在大连。1949年的十月一日,当时韦士平,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参加了开国大典。 韦士平 与薛成栋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辽宁大连的,还有一名老人,韦士平。他一辈子在东北工作。他所在的辽宁辽阳石化公司是东北的大型化工企业。与他一起去参加开国大典的很多清华学生,都在那里工作了三四十年。韦士平告诉记者,“我记得清清楚楚的,就是经过天安门的时候,我们就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当时毛主席很高兴,毛主席就接过了话筒,用湖南口音就讲,清华同学师生员工好,清华同学好,我们就鼓掌,完了又喊口号,这样情绪很热烈高涨的,我们就走过了天安门,大家都很高兴,中国人是从旧社会,苦难中过来的,来了共产党,劳苦人民都获得了解放,从此就有好生活了,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参加开国大典时,韦士平是清华大学化工系2年级的学生。他说当时新中国颁布的很多经济措施,使很多像他这样的普通民众得益。韦士平说:“学生待遇都是什么都管,管吃不花钱,饭菜随便吃,当时就要求你,好好学习,将来服从国家分配,建设新中国,所以那时候,同学情绪都很高。” 韦士平的父亲是一名出生于东北农村的工程技师,对子女的要求就是用功读书,改变生活的命运。韦士平以前几名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工作,并被派往我国自主投资30多亿元兴建的,东北第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韦士平说:“毛主席圈定的是一个大项目,当时全国是数二的大项目,第二大项目投资额,当时的话,有一句话叫,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 建国初期,国家大力构建东北工业基地,在人力财力上都配备强有力的支持,就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新中国的工业城。韦士平表示:“当时最初的时候,建设是挺苦的,我也穿了个胶鞋在泥水里淌,完了很快,建成了一个现代化企业,我们那时候工作,很勤奋很累,记得那时候是夏时制,提前一小时,我就是六点就起来,也就是现在的,五点就起来,这就上机房去干活。” 现在,韦士平所在的辽宁辽阳石化集团仍然是东北一个年盈利超过10元的大型企业。工作期间,不仅能熟练的使用英语还掌握了德语俄语和法语。他的文章在一些国际学术杂志上刊登过。他始终相信,科学技术知识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也能造就一个国家的强大。韦士平告诉记者,“我是1929年,生长在沈阳一个农村,我两岁的时候,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妈妈就抱着我坐火车进关了,从此就在关内流浪,所以我很思念,我的家乡东北 每当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当时我心就很感动,有时候就要落泪,我想今后生活,还会越来越好,我就最羡慕,我的外孙外孙女,我说你们将来长大以后,那要比我好得多,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将来生活还要更好,可能那时候,我就赶不上了。” 退休以后,韦士平买了一部摄像机,两箱磁带,只要厂里有什么活动,邻居有什么喜事,他都要去拍,可他却很少给家里人拍录像。他向我们透露,自己就是要多记录下一些现在的社会生活,这样等外孙外孙女长大了,也能知道他们的幸福是从哪里来的。 采访中,很多亲历过开国大典的老人,和我们说到开心事,总是开怀大笑,而聊起伤心的往事,老人们也常常会潸然泪下。可在陕西农村工作了五十四年的王云孝,虽然在采访中说的最多的是流泪,但他在镜头前却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王云孝 王云孝告诉记者,“毛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那个喇叭大得很,这么大的喇叭,可把人高兴的很。” 七十三岁的王云孝老人,19岁时有幸以中央团校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他被分配到寒冷边远的陕西凤县搞农村工作,面对恶劣的条件,他流泪了。王云孝说:“到县街道一看没有人,我心里就凉了,掉眼泪了,难受的不得了,不想在这儿干,想到大城市去,想大城市。” 在组织的帮助下,年轻的王云孝慢慢适应了当时边远山区的恶劣环境,但农民艰苦的生活条件又让他流泪了。王云孝说:“第一次下乡农民给我吃的那个饭没有盐,我说老乡你们把盐忘了,他说我们几个月都没有吃盐了,没有咸盐吃,吃甜饭,确实可怜,凤县的人刚解放的时候,没有吃的,没有喝的,炕上都没有被窝盖。冬天只能靠热炕烤火。心里难受得很,就哭了。” 面对困难,国家派出搞西北建设的干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乡村没有公路,干部进村只能步行。王云孝告诉记者,“一天走过150华里路,粪这里背篓,那山高得很,高的很,七八十斤就背上,上坡。把我们公社的干部都累得休克了。干部干劲很大,都整得休克了,赶紧抢救。” 当时基层干部不怕累、更不怕脏的精神又让王云孝感动地留下了眼泪。王云孝表示:“山西来的支援西北的一些老同志,下乡也是和农民一样干活,把我感动得,我流下了10几次眼泪都不止。” 王云孝老人先后担任过公社党委书记,县供销社主任等职务,他说不后悔在凤县扎根了五十四年。王云孝说:“凤县农村现在变化也大,农民的收入也有增加,变化很大,但是还没有达到小康。还有一些比较困难,还有一些困难户。说老实话,过去孙中山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王云孝在凤县农村工作了几十年,前后哭过了十几次。然而,老人留给我们的却是爽朗的笑声。现在他的五个子女都在城里工作,也要老人搬进城去。但王云孝一直坚持住在农村。他说,哭了这么多回,对凤县有了感情,对农村的生活也习惯了。下面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开国大典的亲历者。 这些开国大典的亲历者,都是平凡的老人,但他们点滴的回忆,却为我们勾勒出了共和国所走过的足迹。55年前,他们在天安门广场,振臂欢呼,挥洒的是一个民族的自信,而55年后,老人们在镜头前流露出的开朗和豁达,其实也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因为他们参加过开国大典,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共和国的历史正是由无数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记者: 陈响园 王立平 鄢闻余 李春研)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12:35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