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利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8:01 中国《新闻周刊》

  许多注定要在养老院终其一生的人至今还没有引起重视:有可能向他们讲述养老院真象的人几乎都没有讲述真象的渠 道和机会了。

  生老病死,人生要事,天下瞩目。尤其是养老,因为谁都不可避免一老,谁都要为自己老之将至时做好向何处去的准 备:物质的,心理的。

  上月,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在广州宣布,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 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这则新闻透露出的是一个明确信息:国家不再包办福利。具体而言,就是国家不再包办养老院,而是交由社会去办。

  黄昏后,何处摆睡床?

  中国正在进行的试点表明,社会化以后的养老院,也许是国人黄昏岁月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

  这里不是去处

  穿过又阴又暗的走廊,踩着嘎吱作响的地板,一股令人不快的气味从某个角落幽幽地飘过来。在那儿,走廊的尽头, 一个灰色的布帘垂头丧气地半遮房门……

  走进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床单非常引人注目——一块又干又硬的大油布。

  因为住在这房间的老人行动不便,常把床单尿湿,护理人员就给他换上了这种“油布床单”。冲洗起来倒是方便,只 是睡在上面夏天生痱子,冬天脊背冰凉,而且,呛人的气味很难除去,结果四下里弥漫,终年不散。

  床头小柜上,没有台灯,没有花瓶,两样东西并排摆放在一起:一样是饭盆,一样是尿盆。

  这是1994年的夏天,天津市民方利文在一家养老院里看到的情景。因为有急事要出国,他曾把无人照料的父亲“ 寄托”在那里三个月。

  “那是一家政府办的养老院,工作人员就像机关里的干部,不是打着呵欠织毛衣,就是三三两两地聊天,当老人按铃 呼叫的时候,他们才慢吞吞地站起来。如果可能,我真的不想让父亲呆在那儿,哪怕一天。”方利文说。

  但他是未婚的独子,母亲去世多年,又没什么亲戚。身体不好的父亲像个孩子,走路、吃饭、洗澡、就寝,样样需要 照顾。养老院是唯一的选择。

  一年后,方利文的父亲病故。不幸的是:由于老人坚持住在家里,病发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这并不是个特别的故事,一位社会学家的调查说明:在当今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养老院并不是理想的“托付终生”的 地方。

  养老院:养老谁?

  就在今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一个老年公寓里,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起凶杀案。因为公寓管理人员错将 一个神经失常的老叟和一个身体虚弱的老叟安排同室,结果,前者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下,杀死了后者。

  “这本是一起不该发生的悲剧,”中国老年协会会长张文范认为,“责任完全是由于养老院的管理混乱。”

  调查结果说明:起初,院方对入住老人的情况不了解,但在案发前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已经发现凶手神情恍惚,行为 怪异,最后却还是做了错误的安排。

  这起荒唐的案件,令法律与社会学界对目前养老院的管理水平强烈质疑。死者的亲属责问说:如果护理人员不了解护 理的对象,那他到底在进行什么样的护理?

  老龄科研中心提供了以下数据:北京市有300多家养老机构,除了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曾去香港受过专门培训外, 其余都未接受过专业训练。

  事实上,中国的养老院养的不只是老人,还有那里的工作人员,也许更是那些工作人员。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司长窦玉 沛说,“养老院过去一直由政府办包,有级别,有领导班子,工作人员属于国家正式职工,每年享受大量的政府拨款。结果不 少人就被养懒了。”

  在天津,有一家国办养老院,工作人员竟然是入住老人的两倍!尽管人手绰绰有余,可还是能听到老人的抱怨声:护 理人员工作不上心。

  “远方的孤岛”越来越近

  养老院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鳏寡孤独,没有生活能力,身无分文的老人,才到那儿去—— 一座被遗忘的孤岛和一群再也走不出去的老鲁滨逊。但情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这座“远方的孤岛”离我们越来越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侯文若,曾对北京市民进行个案调查,问题是:你将如何养老?

  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回答很有普遍性,他说,“我指望儿子有出息,到时能帮我们。”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老观念 :养儿防老。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话,它也可能是最管用的方式。

  但是,实行了20多年的“只生一个好”后,这种养老方式有点变得一厢情愿,尤其在城市。

  计划生育后,年轻人的出生比率在下降,负担却越来越重。1990年,每100个年轻人只需抚养3到4个老人, 到2050年,每一百个年轻人承担的老人将猛增到49人。

  年轻人的出生比率在下降,寿星却越来越多。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1999年,人均期望寿命已 接近71岁。现在全国有1.2亿60岁以上的老人。

  家庭越来越小,其中以老人居多,因为孩子只有一个。

  这一切暗示:年轻人将养不起那么多老人,起码从时间和精力上养不起。

  “我只有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没法指望他,”今年42岁的北京财政干部周女士说,“如果我老了,走不动了,就 自动消失吧。”

  刚刚27岁的私营公司老板田春义,对未来的子女也不抱太多期望:“他们会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压力。”

  田春义选择养老院,在离那还远的时候,他准备尽最大可能赚钱,赚养老的钱。

  新模式

  嗅觉灵敏的开发商倒是满心愉快地盯上了养老院,它被看成一块奶油丰富的大蛋糕。

  《安徽晚报》以“老年公寓商机无限”为题做了篇文章,说,“天津市对千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推算出该市有10 0万名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可能性,而现在全市只有80多所老年公寓,共有床位4000多张,巨大的缺口为有志老龄产 业的人士提供了无限商机!”

  无限商机的老龄产业!在浙江,商人们打出了“买公寓,尽孝心”的销售招牌,儿女将父母送进条件良好的老年公寓 ,被说成是新的孝道。

  南京,被大医院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小医院,纷纷摇身一变,投身养老业,据悉,这个城市每百名老人只有0.78张 养老床位,也处于“卖方市场”阶段。

  这些做法,最近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前不久,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公开支持养老的社会化。他宣布:5年后国家 不再包办社会福利。其中一条就是:养老院的经营,向全社会开放。

  天津市最早的一家私立养老院 鹤童老年公寓,是这项改革计划的第一批试点。

  它1995年成立,由一个私人公司投资60万。

  公寓座落在一个花园小区的中央,是一幢被树荫掩映的二层小楼,充足的阳光穿过透明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老人们在 窗下聊天,下棋,看电视,闭着眼睛晒太阳。

  居室每天清扫三次,清风拂拭着窗台上的鲜花,床单是舒适的棉布,每张床尾还有一张小卡,记着这位老人近期的身 体状况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计划。

  三餐菜谱是根据热量与营养配置的。每人每天平均主食7两,获取热量2385千卡。食物还被细致地划分为:回民 、碎食、流食、半流以及特钦。

  餐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只箱子,旁边有红蓝(好坏)两色牌,老人每餐毕后,都可以举牌投诉,表示对伙食的意见。 投诉箱是这家公寓最常见的东西。

  护理人员全部是招聘的,他们随时可能因老人的投诉下岗,也可能因老人的赞赏涨薪。每人接受过最短3个月的护理 训练,之后被告知鹤童的护理目标: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让坐着老人站起来,让站着的老人走起来。

  这家公寓每月收费700元,166张床位全部住满。

  这,将是中国众多老人的养老归宿,包括你、我——现在还年轻的人们。

  本刊记者/靳丽萍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