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夫妇·浙江孤儿·中国情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07:59 都市快报 | ||||||||||
3年后,他们当中的一位父亲再次踏上浙江的土地,将给另一位孤儿带去爱心。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另一对来中国收养儿童的夫妇以及促成他们此行的志愿者玛丽亚女士。 回顾 快报是女儿的娘家 11对夫妇回国后,其中一位父亲哈塞尔写信给快报,希望获取有关女儿津津被遗弃时的天气情况,他要记录下女儿成长经历的每个细节。经过努力,快报找到了当天的天气情况。此后,他一直和快报保持联系:孩子会走路了,会用荷兰语喊爸爸妈妈了,与其他家庭的孩子见面了,去了哪里度假等,事无巨细,都要写信到快报(都市快报曾作报道)。他几乎将快报当成了女儿的娘家。 哈塞尔时刻关心杭州的情况。每当杭州发生大事,他从当地的媒体获得消息后,都要写信问个明白。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去年“非典”时期,他写信来询问杭州的情况,当记者告诉他,杭州很安全时,他立即回信表示庆贺。今年台风袭击浙江,他又来信,言语中充满关心和担忧。 行程 我爱中国孩子 哈塞尔此行的目的,就是来收养他的第二个中国孩子。在荷兰,一个家庭一般有两个孩子,哈塞尔说,他妻子是独生女,小时候特别想有个兄弟姐妹。她与哈塞尔成家后,希望他们的女儿不会像她过去那样孤单。因为津津来自中国,哈塞尔希望她有个中国弟弟,这样比较好沟通。 津津今年4岁,10月中旬就要上小学了(在荷兰,儿童4岁就开始上学)。她在哈塞尔一家的爱心呵护下,在荷兰快乐地成长着。 另一对夫妇彼得与贝纳特德育有一个5岁男孩,因为孩子先天性身体缺陷,他们一直想收养一个孩子。彼得在当地的救援组织工作,妻子贝纳特德是一家公司的人事经理。他们说,来中国收养孩子,是因为中国是个很好的国家。 随行的志愿者玛丽亚说,这些夫妇都是通过荷兰的梅灵收养基金会来中国收养儿童的。该基金会由荷兰司法部批准,可以收养包括中国在内的4个国家和地区的孤儿。从1989年5月创立至今,已帮助700名儿童在荷兰找到了新的家庭。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全由志愿者提供。 这次来浙江,哈塞尔顺利地在宁波恩美孤儿院收养了男孩沈达(音),女儿津津终于有了中国弟弟。彼得夫妇则收养了乖巧的中国女儿李丽红(音),两人欣喜万分。 印象 西湖变得更漂亮了 这些天,他们一直忙于办理收养孩子的手续。不过,在空闲之余,他们也没忘记看一看杭州的美景。 说起杭州的变化,哈塞尔眉色飞舞,说西湖变得更漂亮了。刚到那天,海华酒店周围的景观让他大吃一惊,几乎找不出3年前的丝毫痕迹。他说,海华酒店前面的建筑以前是很旧的,现在他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他问杭州人是不是一下子富起来了。 哦,原来杭州缺电 来杭州的第二天,哈塞尔表情严肃地问:为什么晚上酒店周围居民家里的灯那么少呢?在荷兰人的家里有很多灯,除了照明用外,一些灯是专门用来装饰的,让屋子看上去比较舒适。不过,当他得知杭州缺电时,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杭州小学大得惊人 在来中国前,哈塞尔就提出,能否去看一看杭州的小学。因为津津就要上学了,他想了解中国儿童的教育情况。记者联系上刚刚举行完50周年校庆的安吉路实验学校。昨天,哈塞尔、玛丽亚和彼得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学校。 他们对校园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看到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哈塞尔提出能否进教室看一眼,在征得同意后,一进去就用刚学来的中文“你好”与学生打招呼,立即引来学生的一片回应。 在进校史室前,哈塞尔发现了边上的厕所,走进去用相机一阵猛拍。彼得也跟了进去。他们说,荷兰小学里的厕所与家里的厕所是一样的,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厕所。他们还对洗手池前那块“节约用水”的牌子来了一个特写。 陪同他们参观的校办公室主任钟小平说,校园里有些树是一些外宾栽下的友谊树。哈塞尔马上问,他们是否也可以代表收养基金会,种上一棵爱心树。因为未做准备,加上不是种树的季节,钟主任委婉地拒绝了。哈塞尔提出他们可以等学校做好准备后再种,一副非种上一棵的样子。 哈塞尔说,在荷兰,小学一般都很小,采用小班授课制,通常一个班最多25名学生,有些学校学生人数总共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位数。玛丽亚的女儿就在一个只有34名学生的小学就读。他们从未见到过这么大的小学。另外,荷兰的小学一般只有一两幢平房,没有高楼。 花絮 买份报纸留个念 10日在逛西湖时,彼得对西湖边上的流动报贩有了兴趣。他说,今天是见女儿的日子,应该买份报纸纪念。他走到一个报贩前,仔细挑选着,妻子贝纳特德对他照相。此时,极有表现欲的彼得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左挑右挑,最后选中了一份。 他拿回来给我一看,上面写着“打工故事”,连日期也没有。当我告诉他,这不是报纸时,大伙都开他的玩笑,他却憨厚地朝大家笑。不过,当记者给他买好当天的报纸时,他又一个劲地感谢了。 为接女儿不看风景 10日,宁波恩美孤儿院与他们商定在下午2点见面。因为上午有点时间,哈塞尔及彼得夫妇、玛丽亚在记者的邀请下,逛起了新西湖。不过,彼得在看风景的同时,还不时地看手表。上午11点刚过,他就等不及了,说下午女儿就要到了,不逛西湖了,匆匆赶回酒店。 一定要去孤儿院 在他们的行程计划中,并没有参观宁波恩美孤儿院的内容。也许他们太想知道孩子的一切,提出非得去看一看孩子生活过的地方。 只要是关于孩子的,他们都感兴趣,这一点记者早有体会,在收养第一个孩子时,哈塞尔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给记者写信,让记者去询问当时孩子被遗弃时的一些情况,他说这些信息非常重要,这是孩子的一部分,当她长大懂事后,这些都要说给她听。 为了守时跑步约会 去参观安吉路实验学校前,记者与他们约好在下午1点50分见面。时间快到了,彼得突然气喘吁吁地出现在记者身边,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是不是迟到了,要不要紧。随后他解释说,他们去游览西湖去了,其他人都还在后头,保证10分钟内赶回,他是跑回来先跟我说一声。他满头大汗,让我见识了荷兰人的守时。 想去杭州人家里做客 到了中国,当然最想了解中国百姓的生活。哈塞尔说,以前来中国,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看到的都是中国最好的一面,他担心这不是真正的中国,希望能去参观一下杭州人的家,看看普通的杭州百姓怎么过日子。不过,他希望对方最好也有2岁至5岁左右的孩子,这样可以与杭州父母沟通如何当父母。欢迎哈塞尔到家里做客的家庭请拨打电话:85051687(今天14:30-15:30),最好周五下午有空接待。(都市快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