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默默哀思——家人眼中的优秀基层干部周国知(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6:23 新民晚报 | ||||||||||
他和妻子结婚17年,连张合影都没有;儿子长到9岁,他们还舍不得带去照一张像;家里的房子盖了17年,直到他死还缺着一面墙。 有一句话,82岁的老父亲反复说了好几次:“我不怪他” 周国知的父亲周东海已是82岁的老人,粗糙、褶皱的脸上,分明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我11岁时,我们这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我的母亲死了,当时就是红军帮助安葬的。所以我一直想入党,也教育娃儿要听党的话。 他(周国知)小时也淘气,在学校挨老师罚过站。但他爱读书,爱学习,吃饭时都把书拿在手上。那时家里困难,他十几岁就和大哥一起砍柴卖了挣学费,后来,全村就他两弟兄读了高中。 2002年吹大风把我家苞谷吹倒了,他帮别人家救灾顾不上我们,我不怪他。我自己也是这样的脾气,历来不占国家便宜,公家的人就得给公家好好干事。 他是个孝子,对我很好,每次回来都要喊我到家里喝酒。我喜欢吃鱼,过年过节他就给我买鱼。每年过年他都给我送钱,给娃儿的压岁钱是5块、10块,给我是40块、50块。 病重时,他对我说,对不起我,头几年他妈走,他也没能回来办丧事,应该给我送终的,现在又不行了。我不怪他,养儿望成龙,虽然他这样(去世)了,但很光荣,我仍然高兴。 也曾与丈夫闹过的妻子说:“要是再一次选择,我还会选他” 当年土家姑娘汪碧秀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周国知时,看中的是他人好,有文化。结婚18年,周国知没日没夜在外奔忙,每年“在家的时间超不过两个月”。她气过,也和丈夫闹过,但她还是默默承担起孩子、老人、田里、家里的一应活计,支撑起一个虽然穷困但可靠的家。问她,觉得周国知这样的人是不是好丈夫?她一时不语,沉吟片刻,说了句:“要是再一次选择,我还会选他”—— 我们从1983年认识到现在,一张合影都没有,连结婚时都没照。1986年结婚后,家里才开始盖房子,当时只盖个框架,屋顶盖的薄膜,到现在房子都还没完全建好。 这么多年,他没吃上什么,也没穿上什么,每个月600元的工资(这个月工资是近两年的,以前只有二三百元)交给我一半,自己留点烟酒钱、饭钱。 去年搞“消茅”,公家配了个相机让他给茅房户照相,(儿子)周辉跟我说:“妈,我想照张相。”我就跟他说了,他给我10块钱,说:“这是公家的东西,要照到照相馆去。” 他平时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家里农活基本帮不上忙,但他心里惦着我和孩子。我得风湿病3年了,只要听说哪个医生能治风湿病,他就联系给我看病。他对老人特别好,如果我父母有什么困难,他没钱就贷款支援我家。1999年我兄弟结婚没有钱,他贷了2000元给我兄弟,我们两年后才还清这笔账。 他住院时,痛得再厉害也不叫,只是咬着铺盖,把铺盖都含湿了。我说,你实在忍不住就喊两声吧。他说怕影响医生和其他病人。他知道自己的病后,第二天就坚决回家了。刚开始还能走几百米,3天后就不行了。我让他躺着,他说怕群众来了,看他躺在床上的样子难过,就一直在椅子上坐着。 他去了一年,我以后的打算,就是好好照看两个孩子,让他们像他爸交代的那样,上学,有出息,有本事。 国知身后,几乎没留下什么东西,大部分衣物破旧得都留不住了,只有一双黑棉鞋还挂在家里房门后边。 国知的事迹传开后,陆续收到些捐助钱款,我拿出一部分捐给学校,接济些自家的弟妹,还不时到丈夫生前最牵挂的困难户家里,送点钱送点物。我觉得,从前家里入不敷出,丈夫却没断了接济更困难的群众,那时我还抱怨他。现在,我得让国知在地下安心、放心! 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做”的女儿说:“爸是党员,我也要入党” 无论17岁的周莉还是不满10岁的周辉,好像都不相信他们的爸爸永远离开了他们。特别是女儿周莉,经常冒出句“我爸爸没死”—— 7岁那年,我带着弟弟去爬树,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把左手摔断了。爸爸背着我去打针。那时我很害怕打针,他就给我讲笑话逗我开心。晚上疼得我睡不着,他就给我慢慢地揉,直到我睡着。当时我想,有病真好,可以让爸爸天天陪着我。 爸爸也有很严厉的时候。我上初三时,有一次我去他办公室,看见桌上有笔和一堆信纸,我想拿去做作业。他吼我说:“公家的东西,怎么能给你!”我当时气坏了,冲出门就回学校了,好长日子都不理他。现在我还是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但我已经不生气了,我想,他就是这样的人。 父亲病重,怕耽误我学习,不让人叫我回家,我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 父亲过去总是对我说:“只要我在一天,我就一定会让你们姐弟俩读书!”这是我记忆最深的。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读好书,做个好人,像爸爸一样为国家做贡献。今年上半年我在学校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爸爸是党员,所以我也要入党。 虽然光吃亏不占便宜,但妹妹说:“我知道二哥是疼我们的” 周国知自己一心为工作,一心为群众,也连带自己的亲属作了不少牺牲。做奉献要他们走前头,有利益要他们排后头。虽然光吃亏不占便宜,但周国知去了,亲人们却越来越多地念起他的好处。妹妹周金枝终身难忘的是—— 大约是去年5月11日,二哥昏倒在路边被人救回来后,我去看望。我走时,二哥说要送我一程,以往他都没送过,也不知那天是怎么了。 走在路上,他对我说:“妹,我的身体怕是不行了。我若一死,你嫂子怎么办?家里的事我管不了,我对你嫂子有愧。你嫂子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个钱治病都花完了。你嫂子若走在我前头,我心里还好受些。我若死在你嫂子前头,那才叫没名堂,孩子们还小……” 听到这,我一下子揪心,急忙劝他把工作先放一放,快去检查身体。他摇头说:“工作不能放,我不能拖‘消茅’的后腿。”我又说他,身体是本钱,等治好了病,国家有多少事你办多少事。他听了,也没说什么。过了两天,我下地,忽然看见二哥在我家苞谷地里,正蹲那儿拔草呢!我赶忙上前说,你身体都啥样子了,怎么还来帮我干活!二哥却脚不停手不歇,还说:“二哥这些年对你家照顾太少了!”我眼泪哗哗流下来,我知道,“二哥是真心疼我们的。 新华社记者杨希伟 曲志红(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茅屋户住上了新房,周国知的家却仍用塑料布遮风挡雨 图TP
相关专题:学习周国知同志先进事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