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专题 > 正文

记者专访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布鲁诺-拉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16:33 国际先驱导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未来文化艺术市场当看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驻巴黎记者刘芳报道 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五颜六色钢筋管道缠绕起来的庞然大物,像武林怪杰一样,踞在巴黎典雅秀美的古建筑群中。它不仅是巴黎城的重要地标,也是法兰西文化的典型符号。它所宣称和实践的,远不止于导游册上介绍的“反传统建筑风格”、“现代化内部结构”和“全球顶级现代与当代艺术典藏”。在法国的中国文化
年圆满成功,在中国的法国文化年刚刚揭幕,此文化盛事诸多重量级项目得益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创意和参与。

  布鲁诺·拉辛,现年53岁,2002年8月1日被任命为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拉辛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巴黎政治学院和国立行政学院。1988~1993年任巴黎市文化事务负责人,希拉克时任巴黎市长;1993~1995年任朱佩总理的顾问,主管法国核政策及军队改革;1997~2002年任法国历史最悠久的驻外文化机构——法国罗马学院主任;自2001年起任法国最重要的战略研究机构——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主席。他曾出版过5本小说,得过文学大奖。法国媒体说他是“博学多才的漫游者”、“与希拉克走得很近”。

  《国际先驱导报》:您的任命由内阁会议签署,您的前任升迁是去做文化部长,您有那么多名校文凭和那么复杂的经历,这让人觉得蓬皮杜艺术中心在法国的地位非同寻常。跟世界上其他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相比,蓬皮杜艺术中心有什么不同?

  拉辛: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比蓬皮杜艺术中心丰富。我认为,除它略胜我们之处,其他任何一家当代和现代艺术机构都不可与蓬皮杜艺术中心媲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资金雄厚,都来自私人;蓬皮杜最大的特点是属于国家,享有公共支持,国家每年给我们7500万欧元预算,我们自己的门票、展览、出版收入只有2000多万欧元。

  文化不是商品。办展览、挣钱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我们更看重对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有藏书总量居法国第二、使用人数居法国第一的免费图书馆,我们广泛参与青少年的文化艺术教育,我们为残疾人提供大量艺术领域的服务……至于大量介入文化交流与传播,那就更是理所当然了。

  《国际先驱导报》:两年前您接受任命时曾发表讲话,说“要让蓬皮杜艺术中心走出巴黎和法国”,“要为法国现代和当代艺术制订战略”。这两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

  拉辛:最具体地讲,我们收藏品有5万多件,现有展览空间1.5万平方米,一次只能展出近千件。参观人数最多的4楼5楼永久展厅,其实也是每年更新,还有一些作品被送去别处参展,但是很多作品只能在巴黎存储着。

  为了增加作品与公众见面的机会、服务更广大的群体,我们决定在法国国内和法国以外各建一个分馆。国内选址在东部城市梅兹,新馆总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空间超过6000平方米,预计2007年竣工。梅兹距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都不远,新馆将使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欧洲新中心贴得更近。我刚被任命就制订了十年发展新战略,重点是走向国际。要走向国际,国外分馆就应该建在亚洲,香港计划在九龙区建造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我们已经决定参与竞标。

  《国际先驱导报》:为什么是亚洲?为什么是香港?

  拉辛:亚洲正在形成自己的体制、机构、事件(双年展等)和市场,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再过二三十年,艺术世界的重心就会转移到亚洲。可能比这还要快。我说的不单是现代和当代艺术,而是广义的、所有的艺术。目前美国、德国、瑞士等地的富人是艺术品最主要的收藏者,随着亚洲经济持续发展,艺术的时尚、价值、解释和运作等等都将逐步摆脱西方的垄断。这一趋势已经很明显。

  在亚洲,未来文化艺术市场当首推中国。中国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中国的艺术开放与其他领域的开放是一致的。很可能十年以后当人们谈论全世界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其中就有一两个是中国人。我想届时中国也会因此而高兴。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际性大都市,即将在香港建成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成为该领域在亚洲地区的顶尖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既有国际化战略,又有实力,自然而然要参与该项目的竞标并希望胜出。

  《国际先驱导报》:在法国的中国文化年期间,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名为《中国怎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这是不是您的国际化新战略的直接体现?中国文化年份“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和“多彩的中国”三个板块,《中国怎么样?》是开幕阶段展示“现代中国”的主打项目之一。很多中国人觉得当代艺术作品“看不懂”,您觉得法国公众看懂了参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吗?

  拉辛:《中国怎么样?》是对中国近年当代艺术创作活力与多样性的整体展示,是西方世界第一次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专题举办大型展览。展览举办的契机是法中互办文化年,得到两国政府了很大支持。不过,即便不因为这些,蓬皮杜艺术中心也看好中国,必然关注中国,因为中国有希望成为未来文化艺术领域的主要行动者。

  大众对当代和现代艺术作品感觉“看不懂”,这很正常。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人从作品中看出意思。《中国怎么样?》触及很多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吸引了很多观众,(从2003年6月25日至10月13日,共有11万人参观。——作者注)。10年前,法国大众不谈论中国当代艺术,也没人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名字。那时的中国艺术,除了传统和经典,就是几位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如今展览的海报,就是一个小女孩坐在上海的高楼前、背对镜头,这个画面在法国出了名。我的一些朋友看过展览以后,都觉得以前对中国的了解“简单化”,以后想了解更多。我觉得这样就很成功。

  《国际先驱导报》:在中国的法国文化年10月开幕,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参与哪些活动?

  拉辛:蓬皮杜艺术中心将把难得一见的毕加索为芭蕾《艺术嘉年华》手绘的舞台幕布送到香港展出。50多年来,这件宝贝只展出过10次,这是首次在亚洲展出。希拉克总统12日亲自为展览揭幕,到那天我也会去香港。也是开幕期间,北京的《法国百年时尚》将展出20世纪法国产业到艺术设计领域的作品,大多来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收藏。明年春天两场巡回展览——《新浪潮》和《摄影师眼中的巴黎》,其作品也都来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影视及摄影作品收藏。

  相关专题: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