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陕西西周第一墓悬疑:盗墓贼是否抢先得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3:51 新京报
  
陕西西周第一墓悬疑:盗墓贼是否抢先得手(图)
  10月20日,周公庙遗址考古队队长王占奎正在18号墓观察一个可疑的“盗洞”。本报记者高明摄

  核心提示

  引人神往的西周,都城究竟在周原还是另有其地?

  传奇的周公和周王,墓地位于何处?打开神秘的大墓,是否会发现周公或周王的灵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将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10月17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18号和32号墓葬正式发掘,勾起了考古学家和普通中国人的梦想。

  今年年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考古队在陕西岐山县北周公庙附近意外发现了两片刻有甲骨文的周代龟甲。进一步的考古钻探和大面积调查结果确认,周公庙附近存有墓葬22座,其中具有四条墓道的就有10座。四条墓道是周代考古中前所未有的发现,在考古界更产生地震效应,被认为是“新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至少对于西周考古如此。”

  眼下周公庙墓葬已经引发了一系列争论。而3个月之后,重大的历史之谜可能被揭开。

  西周大墓四大谜团1墓主是谁?

  商代和秦代王一级的墓道又大多为“四条墓道”,即“十”字形墓道。过去,发掘的周代墓葬墓道最多只有两条,而周公庙遗址发现了四条墓道,这让人推测墓主可能就是周公,这无疑震动了考古界。

  2填补周国历史?

  至今,周王朝历代10多位王的陵墓至今尚未发现一座。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最早确切年代是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这比中国人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史就差了很多。而西周大墓的发掘可能填补历史空白。

  3周都在周公庙?

  以前的定论是,周国的都城在周原。但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周人姓姬,而在周原发现的青铜器,非姬姓贵族的却占到了绝大多数,这很难解释。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近日向媒体表态,周公庙可能就是周王陵的所在地。

  4夯土墙是城墙?

  凤凰山顶向南俯望,山体是五道山梁,形似龙的五爪。据实地测量,夯土墙长1500米,最高高出地面2.5米,四个方向只有南面缺失。而夯土墙发现,迅即带来了墙体是城墙还是墓地围墙的争论。

  “十”字墓道寄托历史梦想

  我国古史纪年只到公元前841年,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公庙大墓发掘可确证西周历史

  10月20日,陕西省岐山县凤凰山一座荒草杂生的土梁上,停了七八辆高级轿车。在一处用白石灰画出的“十”字型墓葬前,十几名省里领导听着考古队员的讲解。山下是满院古树殿宇的周公庙。

  “很重大!”讲解中,兴奋的考古人员嘴里不时迸出这三个字。官员们用心倾听的神情似乎也表明,他们领会了这几个字的含义。

  白石灰圈出的范围标号为18,是此次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的两座墓葬之一。

  “能在平地上画出这么一个图案,是考古学家几十年来的梦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周公庙遗址考古队队长王占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王占奎的激动自有理由。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史绵延不绝。而实际上,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最早确切年代是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目前世界公认的中华文明史因此也仅仅能上推到公元前841年,这比中国人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史差了很多。

  五千年文明史如何变成信史?或者说如何把前841年这个年限推前一些?这不仅是考古学家、也是普通国人的梦想。为了更靠近这个梦想一些,1996年春,国务院宣布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回忆,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多次到世界各地去访问,参观埃及、希腊等古代文明发祥地时,发现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对本国古代文明史有比较详尽且为世公认的年表。事后宋多次感叹,我国缺少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挑战的就是这一难题,它由国务委员李铁映、宋健主持会议宣布启动,并被纳入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地下王陵的发现,正是开启历史迷宫之门的一把钥匙,实现古史梦想的一条捷径。遗憾的是,周王朝历代10多位王的陵墓至今尚未发现一座。

  四条墓道大墓震动考古界

  四条墓道的周代大墓以前从未发现,考古学家推测周公庙四墓道大墓令人联想到周王

  王占奎讲述,为寻找周王陵,考古学家按照史书中的记载,在陕西长安、丰镐和周原等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和钻探,有些重点地区还动用飞机进行了遥感探测,但几十年来一无收获。

  此前发现的周代墓葬墓道最多只有两条,而商代和秦代王一级的墓道又大多为四条,周公庙遗址四条墓道墓葬的发现,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周王墓,这无疑震动了考古界。

  自周公庙遗址发现以来,国内研究夏商周的考古专家几乎都远道而来亲睹西周大墓,甚至还有国外不少学者。不久前,“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7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被人用轿子抬上土梁,看到地上画出的四条墓道标志,当场声称这是“新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至少对于西周考古如此”。

  考古队向媒体公开的资料显示,今年5月以来,考古队在凤凰山南麓一条土梁上钻探确认墓葬22座,其中四条墓道的10座,三条、两条和一条墓道的各4座,另有陪葬坑14座。

  兴奋过后,质疑相继而来———既然是王一级的墓地区,怎么又会同时出现了四条以下墓道的墓葬?

  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西周史专家尹盛平就此分析,虽然由于资料缺乏,目前对西周葬制的了解还不清楚,但目前发现的商代王一级的墓区内,也有四条墓道和两条墓道同时存在的现象,而且两条墓道的墓主本身也为王,所以不足为怪。

  “各种质疑和争议不断,尽快发掘揭开谜底,是回答这些质疑的最好方式。”王占奎说。

  妇女失脚踩出18号墓“盗洞”

  施工农妇失足踩出疑似盗洞,考古队队长大惊失色,事后证明虚惊一场

  10月20日下午,18号墓地西北角,一名施工妇女用力推运土车时,一只脚突然破土陷进一个30厘米深的洞穴里。“盗洞!”周围的人不约而同惊呼起来。

  没等她把脚拔出,站在一旁的考古队队长王占奎脸色已经发白。

  王蹲下身趴在洞穴边仔细察看,洞有半口锅大小,洞内没有任何遗存物,也没有通道与之相连。用小铲刮开洞口附近的土层,土样没有任何变化。

  “奇怪了。”王占奎自言自语,脸色也渐渐变得缓和,对一旁记者们的提问则一言不发。

  王的紧张其实每个在场者都很清楚:如果洞穴最后证明是盗洞,此次被媒体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考古发现”的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至少已失败了一半。原因在于西周高规格的墓葬会随葬大量青铜器,其上刻写的铭文则是考古学解读历史的答案,而同时青铜器也是盗墓贼首选的至宝。

  所幸的是,经过第二天的继续挖掘确认,18号墓葬出现的洞穴初步排除了盗洞,推测可能是兔子洞或老鼠洞。

  一天之中,18号墓葬出现疑似盗洞的报道已广为传播,令暂时返回北京的考古队队员雷兴山神经紧绷。

  “这次国家能批准发掘已很不易,更多的墓葬要留给后人去研究,所以眼下发掘的两座墓葬必须要揭开大墓的谜底,尚未发现盗洞的18号墓葬更是担负了重任,如出现盗洞后果可想而知。”

  雷兴山说。

  虽是虚惊一场,但对于18号大墓究竟有没有被盗挖,考古队长王占奎依旧出言谨慎———“没有发掘到底,谁都不能乱表态”。

  32号墓可能已被盗掘

  32号大墓屡现盗洞,盗贼可能曾进入核心区,该墓葬考古前景不容乐观18号墓“盗洞”出现前10分钟,王占奎刚刚从32号墓地挖掘现场回来。“几乎不抱什么乐观的希望了。”王表示。

  今年9月1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后,同意对周公庙遗址的32号和18号两座墓葬进行发掘。王透露,32号墓是文物局“钦定”

  的,因该墓葬位于凤凰山的一处冲沟内,长期受雨水冲刷,再不进行抢救性挖掘会荡然无存。另一墓葬的选择权则交给了考古队。

  32号墓葬挖掘现场,已达2米深的黄土掘面上,陆续可见直径约1米的圆柱形松软土层,与周围致密的墓土明显不同。仔细看,有的松软土层里还夹杂着未腐烂的草根。“这就是盗洞。”王占奎说,土层松软是因为后期填埋或冲填所致,未腐烂的草根说明盗洞时间不会太久远。

  目前,32号墓葬已发现盗洞6个,但让王占奎彻底失望的还是不断从土里挖掘出的碎磁片。王说,经过鉴定,碎磁片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瓷器,这些瓷器在当时非常稀罕,贵重堪比青铜器,黄河流域墓葬考古挖掘中这种瓷器的出现率非常小,也表明了墓葬主人地位的高贵。

  “瓷器肯定是墓内的随葬品,这说明盗墓贼已经进入32号墓葬的核心区———主墓室,翻腾成这个样子,还能留下什么东西已可想而知。”王解释了他失望的原因。

  考古队队员、北京大学副教授雷兴山介绍,考古队缜密钻探了10座有四条墓道的大墓,只有18号墓至今未发现盗洞。

  “周代墓葬不出现盗洞才不正常。”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玮讲述了个中原由:出现盗洞并不可怕,主要要看盗洞形成的时间前后,如果盗墓贼在棺椁坍塌前进入,则会把随葬品扫荡一空,如此考古挖掘则会完败;如果盗墓贼是在坍塌后进入墓室,由于墓土已覆盖随葬品,盗墓贼取走全部随葬品的可能性则很小。即使只留下一件带铭文的物件,也能解决大问题。

  夯土墙环绕疑是周城墙

  周原、丰镐及河南洛邑等地均没有发现城墙,周公庙城墙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这里会是周都城?

  站在凤凰山顶向南俯望,山体的五道山梁形似龙的五爪,目前探明的22座周代大墓葬都分布在“一爪”上,另探明的192座中小型墓葬位于“二爪”。

  仔细观望,“一爪”上断续蜿蜒的一段土丘沿墓地三面环绕。王占奎说,延伸的土丘就是此次考古调查的另一个新发现———夯土墙。

  实地测量,夯土墙长1500米,高出地面最高2.5米,四个方向只有南面缺失。

  夯土墙上不易发现的形似硬币大小的坑窝,被考古人员断定为西周时期典型的建筑夯窝。

  夯土墙发现迅即带来了墙体是城墙还是墓地围墙的争论。学术界普遍认为,周代大墓群一般紧挨都邑或封邑,有的墓葬甚至就建在城内。此前被公认为周都的周原、丰镐及河南洛邑等地均没有发现城墙,周公庙城墙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这里会是周都城?

  “凤凰山北为深沟形成自然屏障,南面缓坡而下相接岐山县城,墙体南面完全缺失,说明夯土墙并不是仅仅围绕墓地起保护作用,而应向南延伸,围括了更大的区域形成完整的城墙。”一位考古学家分析。

  此前邹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更明确提出“这是惟一一处同时发现西周城墙、甲骨文、高级建筑和墓葬群等遗址的周人大型聚落。”

  但城墙的说法尚有疑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玮表示,从目前残存的夯土墙来看,无论是规模和宽高都比较小,而且夯土工艺也比较粗糙,根本就无法起到城墙的防御功能,保护墓地的围墙应是其真正性质。

  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西周史专家尹盛平称,现在考古学家对周代都城存在认识误区。根据文献,西周时期的城市防御屏障更多是靠壕沟,而不是城墙。西周时期很多城都没有发现城墙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周原都城定论遭质疑

  周公庙遗址发现吸引考古目光,有人怀疑先周都城不在周原而在周公庙公元前21世纪,夏朝出现之前,生活在陕西关中西部的周人部落逐步兴盛。商朝末期,古公亶父率周部落迁移到岐山,建立周国,这就是史学界称为的先周。

  周公庙遗址发现之前,岐山和扶风交界的周原,一直是西周考古“圣地”。占地约20平方公里的周原遗址,长期被学术界公认为先周都城。

  周原发掘中,出土最多是西周青铜器。目前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樽的来历充满传奇。1966年腊月一天夜晚,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两位农民发现,大队的晒谷场上出现了一道高约两米的五色亮光,半小时后消失。村民到晒谷场进行挖掘,不想真的挖出了一件重十多斤的牛形宝贝。

  “金牛出世”的消息传到省考古所。经专家鉴定,金牛被定名为西周青铜牛樽。此后进一步考证,牛樽出土地距现已发现的周原周都王宫不到百米,最终被认定为周王室宴会上的高级酒器。

  曹玮就此回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周原遗址研究青铜器窖藏时,发现了一种怪现象:周人姓姬,身为都城的周原,非姬姓贵族的青铜器却占到了绝大多数,这很难解释。

  周公庙遗址发现之后,北京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全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徐天进更大胆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周原出土的数百件铜器铭文中,非姬姓贵族的铜器占到92.18%,而姬姓贵族只占7.82%.惟一的解释是周都不在周原,周原应为诸多不同氏族的贵族为中心的聚居区。

  学者们对周原的长期聚焦,就此向西转移到20公里以外的周公庙。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近日向媒体表态,周公庙可能就是周王陵的所在地,它的价值不低于河南殷墟,这次考古将可能确定周王陵墓的准确位置。

  在随后的调查中,周公庙遗址发现了空心砖及瓦等大型建筑物件,在徐本人看来,这些都是王室、贵族等大型建筑的表现,他倾向于认为周公庙遗址就是周王陵和周都所在。

  大墓主人可能为周公

  大墓最大可能为周公家族墓地,多数专家取得一致意见史书记载,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史书称为周公或周公旦。周公曾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周公还制礼作乐,为朝廷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而这又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

  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究竟哪里更可能是周都城?一部分考古学家仍倾向于周原。

  “周原都城中非姬姓贵族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恰恰说明了周原就是周都城。”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西周史专家尹盛平力反众议。自1976年周原遗址第一次挖掘至今,尹一直都在研究周都城。

  尹盛平解释,周代王室姬姓贵族往往会得到周王的分封,拥有并居住在自己的封邑或诸侯国内。而非姬姓贵族官臣大多没有分封,只能在都城居住,同时也便于王室处理日常事务,就像现在的各个部委集中在首都北京。

  尹还举了一个例子:周原王宫附近发现两处青铜器窖藏,根据铭文,其中一处窖藏属于王室的大管家宰王周生,另一处则属于皇家卫队首领虢季。“大管家和皇家卫队首领都出现了,周原身为周都还能有什么怀疑?”

  周公庙考古队员雷兴山称,上半年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清理成果表明,除了大型墓葬外,周公庙遗址目前发现的聚落形态无论是规模和规格都远远不及周原遗址,周原更有可能是周都城。

  周公庙遗址考古队队长王占奎此前在回答媒体类似提问时态度谨慎———“在挖掘没有结束前,不排除任意一者的可能性,甚至出现两者外的其他结果。”

  尹盛平向记者透露,墓主是谁是学界近日探讨的焦点,6月初,在周公庙考古现场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包括邹衡、袁仲一等近10人学术权威。“最后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即认为周公庙遗址的大型墓葬就是周公家族墓。”

  神秘面纱明年初揭开

  初步推测周公庙遗址为周公采邑地更为合适,而相应的大型墓葬群可能为周公家族墓唐代《括地志》中记载,周公采邑在岐山城北九里,现在周公庙遗址位置正与其吻合。

  “同时,周原出土的一尊青铜器铭文上记载有这样的事件:西周晚期,周公与召公家族因土地问题发生矛盾,召公采邑在岐山刘家原,以北是周公采邑,两者相邻。刘家原处于周公庙遗址以南20多里,这正好说明周公庙所处是周公采邑所在。唐代修建纪念周公的公祠———周公庙选址恰恰就在岐山城北,这不是没有来历的。”

  那么四条墓道又作何解释?尹盛平称,因周公功绩显赫且曾当过周国的摄政王,所以他的墓葬享受天子规格在情理之中。考究目前发现的墓葬规模,墓道短、面积小等特点都难与庞大的周王陵联系,对于周公却正合适。

  1981年,宝鸡市普查队和岐山县图博馆在凤凰山断崖上了发现了一块西周空心砖,类似的西周空心砖当时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与此同时,在周公庙附近的一个土沟里出土了两件周代兵器,其中一件铸铭文“新邑”

  二字。文献记载,周成王继位时,“新邑”一词是周公建成新都洛邑后的临时称谓。刻有“新邑”二字的兵器现在成为推测墓主为周公的一个间接证据。

  龟甲常被周人用于占卜吉凶、祸福,是周代考古的重要资料。据悉,周公庙考古队此前对周公庙附近两处出土有刻辞龟甲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位于庙王村村边的一处被称为“浩善”灰坑里,考古队共挖掘发现卜甲700余片,其中有刻辞者80片。这批甲骨文由于龟甲后期裂纹与文字笔画混在一起,给辨认和研究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其中易认的“周公”二字已见数例,尚属首见。同时,“新邑”二字频繁出现。

  曹玮解释,与周公有着密切联系的“新邑”和“周公”二字同时出现,初步推测周公庙遗址为周公采邑地更为合适,而相应的大型墓葬群可能为周公家族墓。

  “拭目以待!”尹盛平说,周公庙遗址挖掘的最后结果将一箭双雕,不但解决周公庙本身的定性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反证周原遗址的定性,意义非凡。

  考古队初步探测,18号和32号墓葬墓室埋深都在8米左右,所以发掘工作至少还要持续2-3个月,届时这一大型墓地的神秘面纱将被渐次揭开。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