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出访东亚三国专题 > 正文

鲍威尔谈话重挫台独气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1:49 华夏经纬网

  10月24日-2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他在访华期间接受凤凰电视台和CNN专访时,两度使用“和平统一”的字眼,强调“台湾不是独立、享有主权的国家”。鲍威尔的谈话是个人看法,还是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调整,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此举将极大地冲击陈水扁以“一边一国”论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框架,重挫“台独”嚣张气焰,并将对岛内政局、美台关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鲍威尔谈话的核心是“反独”、“促统”,强调台湾“不是主权独立国家”,这与以前美国官方的对台政策表态有很大的不同。

  在访华之前,鲍威尔接受《远东经济评论》访问时重申,美国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任何朝向台独的行动都是非常危险的”。

  访华期间,鲍威尔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重申,美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建立在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的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当局走向“台独”的任何企图。美国的一中政策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不支持任何会改变这个方向的事”。

  鲍威尔在接受CNN国际频道专访时重申,美国希望两岸和平对话,“希望看到双方都不要采取单方面的行动,这种行动可能损害最终的结果----那就是所有各方正在寻求的统一”。

  他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说:“台湾并不是独立的,它不享有作为一个国家拥有的主权。那仍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政策”;“美国的一中政策不会改变,美国不支持宣扬‘台独’的举动,也不支持那些在台湾宣扬独立的人”;“希望海峡两岸寻找机会展开对话,朝向我们看见和平统一的那天”。

  针对外界对美国可能改变对台政策的疑问,美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里表示“美国的两岸政策没有改变”,但强调鲍威尔谈话是“相当客观的事实陈述”,“正确反映了美国长久以来对台湾地位的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务院网站还迅速公布了鲍威尔接受媒体专访的中英文版本,希望快速传达鲍威尔谈话的用意。

  将鲍威尔的谈话内容与美国政府此前的对台政策相较,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包括“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两岸加强对话”,

  但两者也有很多明显的不同点。一是过去强调不做两岸调人,但现在立场有所松动。二是对于台湾前途,过去更多的是谋求“维持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因而表示“不支持台独”、“反对台独”、“和平解决”,但现在明确讲“和平统一”;三是过去保持“战略模糊”,现在转向“战略清晰”,明确反对“台独”,包括“台独”企图及行动、宣扬“台独”的人。四是关于台湾地位,过去采取模糊说法,甚至公开称“中华民国”、“台湾共和国”,但现在明确否定所谓“台湾的主权独立地位”。五是重大对台政策谈话的方式改变。以往美国高层访华之前,美方有关部门会“循例”向台当局说明行程和主要内容,但此次鲍威尔却没有向台当局及其“驻美代表”透露“最重要的谈话内容”。鲍威尔10月25日接受媒体专访的内容,原本计划在四天后再全文播出,然而25日当晚8时美国务院网站上就公布英文版全文,26日进一步公布中文版全文,目的是“不让台当局有借题发挥的空间”。

  二、鲍威尔谈话是美国大选需要、“台独”气焰嚣张、国际格局演变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鲍威尔在美国大选前的关键、敏感时刻访华,并抛出强硬的对台政策谈话,其背景相当复杂,综合起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是为布什选举加分。布什政府虽取得对伊战争的军事胜利,但伊拉克重建及反恐搞得布什焦头烂额。即将投票的美国大选,布什虽有现任优势,但选情只不过与克里势均力敌。鲍威尔东亚行的目的,就是塑造东亚区域稳定的气氛,尤其是借助对台政策的强硬立场告诉选民,美国“不会身陷台海冲突”,从而在关键时刻为布什选情加分。

  二是明确向“台独”示警。维持两岸现状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然而陈水扁一直不按“山姆大叔”制定的规则去做,执意挑战美国的对台政策底线。陈水扁当局去年以“公投”、“制宪”等“急独”主张引起两岸紧张。陈水扁以不正当手段连任后,其“台独”步伐明显加快。“双十讲话”更被岛内外定性为“台独告白”。鲍威尔挑明“反独促统”,拿“台独”祭旗,不再陪陈水扁玩“台独边缘政策”,不让陈水扁和“台独”牵着鼻子走,既是向“台独”示警,也是避免美国被卷入“台独”战火。

  三是为未来对华政策、对台政策走向发出明确信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提升,布什政府认识到未来必须与中国交往的现实。无论是国际事务,全球反恐,还是伊拉克重伊、朝核六方会谈,美国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支持。与此同时,中美两国经贸交流不断深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中国。正如鲍威尔在接受《今日美国》访问时表示,中美关系之巩固“为三十年来所仅见”。而鲍威尔在台湾问题上的讲话,就是为未来的对华、对台政策提出“新的架构”。

  三、鲍威尔谈话震撼岛内政坛,对陈水扁当局造成较大冲击。

  台当局原先一直将鲍威尔中国行定位为“为布什阵营的选举造势”,认为鲍威尔最多“被动回应”大陆有关军购的问题,不会有石破天惊的言行,对“鲍胡会”及记者会内容也“并不意外”。但鲍威尔抛出重磅炸弹,不但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更是强烈震撼岛内各界。

  岛内媒体分别在显著位置或重要节目时段,刊登和反复播放相关新闻及相关报道,称鲍威尔谈话是“外交台风”、“外交风暴”、“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时报》评论指出,鲍威尔连续两次说“和平统一”,因而其谈话是“有意的”,绝非“失言”,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已出现微妙的重大变化”,甚至是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改变,而美台关系则呈现“外驰内张”。《联合报》认为,鲍威尔谈话从“不支持台独”升高到“迈向和平统一”,可能颠覆了自1972年上海公报以来“美国在两岸事务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模糊政策”,“犹如为北京煽台北两耳光”;“台湾非主权独立国家”的说法,更加紧缩台当局回避一个中国的空间,无疑是台当局在台美关系与两岸关系上的双重挫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指出,鲍威尔谈话大幅超越美国官方辞令,这是美国两岸政策大转弯的前兆。

  泛蓝军猛烈抨击“急独”,要求坚守“中华民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指出,鲍威尔谈话显示美国对台政策有明显转折、正向中国大陆倾斜的迹象,是“台湾外交最严重的挫败”。陈水扁当局应放弃“台独”,“坚守中华民国,回归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张荣恭表示,鲍威尔的谈话已经印证,“急独导致急统,台独动作越大,台湾面临的统一压力就越大”。

  台当局高层则“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总统府”、“国安会”10月26日召开紧急因应会议,陈水扁高度关切鲍威尔发言的背景、脉络。台“外交部长”陈唐山对鲍威尔所说“台湾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表示“惊讶”,认为这是“美国到目前为止最重的一句话”。老牌“台独”分子蔡同荣称,鲍威尔首次明确说“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对台湾伤害很大。泛绿阵营中的一些重量级人士纷纷指责陈水扁应做深刻的自我检讨。民进党“立委”林浊水等人表示,鲍氏谈话是1972年上海公报以来,“对台湾主权最不利的说法,非常严重”。林并点名陈水扁应为“错误判断负最大责任”,李登辉主张冒进“台独”,也应该负责。沈富雄指出,鲍威尔的谈话“对台湾是一大挫败”。

  为稳定“台独”阵脚,陈水扁当局挖空心思化解鲍威尔谈话对台湾的冲击。陈水扁10月26日声称,“台湾绝对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绝不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现状,也是事实”。“总统府副秘书长”黄志芳表示,对于鲍威尔的说法应该严肃看待,但“不要过度解读”。“陆委会副主委”邱太三表示,鲍威尔是即将卸任的国务卿,其谈话对台湾的冲击远不及1998年克林顿在上海发表的“新三不”。

  鲍威尔谈话的热度能维持多久,尚有待观察,但对陈水扁当局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民心不稳。10月25日当天,岛内股市下跌111点。二是岛内各界,包括泛绿军内部,要求陈水扁检讨“台独”政策。三是鲍威尔谈话客观而言不利泛绿军年底“立委”选战,有可能成为年底“立委”选举的重要变数之一。四是美台“互信”受一定影响,美台关系未来走向面临考验。

  四、美国“以台制华”政策不会根本改变,但今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中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有利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的“遏独促统”斗争。

  鲍威尔访华并不意味着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有所突破,他的讲话也不意味着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以台制华”战略,美国仍会不断强化对台军售。但应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过去四年来,美国“重视发展两国互利合作关系”,中美在一系列国际及地区事务中“紧密合作”,两国关系大大改善。今年以来,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及国务卿鲍威尔相继访华,并将台湾问题列为中美会谈的核心问题。美国大选中,两党总统候选人没有将反华议题作为竞选主轴,也没有拿台湾问题大做文章。这足以证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台湾问题为主轴的中美关系,逐渐呈现出有利于中国人民意愿的倾向,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仍处于“可掌控”状态,这一态势有利于中国“遏独促统”。(彭维学)

  相关专题: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出访东亚三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