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报专题 > 正文

鲍威尔中国之行用意特别 对台态度微妙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3:27 世界报

  距离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仅有周余,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日前突访中日韩三国,可谓别有一番用意。特别是10月24日晚至25日对中国的访问,更是其此次东亚行的重点。据报道,鲍威尔在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会谈中,主要讨论了朝核问题与台湾问题,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一些新的表态,反映出美国对台海两岸政策的微妙调整。

  对六方会谈做出积极姿态

  按照今年6月朝核问题第三轮六方会谈后达成的不明确协定,新一轮会谈原本应于今年9月底前举行。然而今年8月下旬,朝鲜外务省以布什在大选宣传活动中恶意中伤朝鲜为由,宣布朝鲜不可能继续参加六方会谈,从而造成新一轮六方会谈搁浅。

  国际舆论认为,朝鲜之所以做出上述举动,主要是不想给美国总统布什以机会来夸耀其朝核政策的成功,更希望等待总统大选之后有可能获胜的克里对朝采取更“温和的”的政策。这一招可谓点到了“穴位”,因为被伊拉克问题搞得狼狈不堪的布什,的确希望朝核问题能顺利推进,好为自己连任讨些“口彩”。

  正是因为此,鲍威尔此次东亚之行的一大议题就是推动有关各方重开六方会谈。24日在与日本首相小泉的会谈中,鲍氏强调六方会谈是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最现实的框架,两国将为尽快举行新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而合作,并与中国和韩国进行协商。鲍威尔还承诺,布什政府希望突破朝鲜核问题僵局,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在台海两岸搞“平衡战略”

  早在10月19日,鲍威尔就其出访东亚三国接受《远东经济评论》采访时,就强调了此次访华的重要性。他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独”主张,不支持“台独”势力。他还颇有所指地说,“我们非常认真地研究了陈水扁的讲话(指陈“双十讲话”)。当我们觉得有人可能对我们的政策产生某种误解时,我们会再向其表明观点,以便消除误解。这就是我要强调的问题”。

  据外电报道,因为担心台湾当局生惹是非,华盛顿一直对陈水扁的公开讲话严格“把关”。陈水扁在不久前的“国庆”大会发表的“双十讲话”,亦是经美国人过目后定的稿。然而,陈在当天的讲话中却动了手脚,临场加入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的表述。此举反映出台湾当局在台独道路上已出现肆意妄为、有恃无恐的心态,这既让美国人愤怒,也给其敲响了警钟。

  正因为此,鲍威尔此次访华期间,一再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在政治上强化了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色彩。此外,鲍氏还专门就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向中方做了说明,这被视作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安排。因为美国在1982年与中国签署“八·一七公报”后,曾对台湾做出“六项保证”,其中包括“不与中国讨论对台军售问题”。显然,鲍威尔此番突破美国坚守了22年的“六项保证”承诺,意在对“台独”势力发出更有力度的警告。

  但在敲打“台独”势力的同时,鲍威尔又对陈水扁“双十讲话”鸡鸣相应,督促中国政府与台湾“恢复对话”。

  中美关系如何获得新起色

  美国出于一己私利,长期在台海两岸玩弄“平衡战略”。事实早已证明,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造成了严重隐患。

  时至今日,面对“台独”势力甚嚣尘上、台海局势不断恶化的局面,美国依旧死抱着“平衡战略”不放手。华盛顿虽然口头上表示“不支持台独”,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一再为虎作伥。即便是鲍威尔此次访华时突破性地与中国讨论了有关对台军售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美会在此问题上改弦易辙。

  而且,美国现在又公然督促大陆响应台湾当局的“对话”呼吁,这更是对陈水扁“渐进式台独”的纵容。众所周知,目前海峡两岸未能恢复对话,症结就在台湾当局拒绝回到“一中”立场,以及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鲍威尔响应阿扁言词推动“两岸对话”,明显地混淆了是非。所以,美国试图在两岸“对话”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缺乏道义与法理基础,注定难以得逞。

  就在鲍威尔抵达北京的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应邀出访美国。这同样被视作是近期中美关系积极互动的一个重要事件。鲍威尔曾多次表示“美中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此次访华前又向美国媒体称自己“尤其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感到自豪”。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关系要获得新的起色,未来的美国政府——不管是布什连任还是克里当选,都必须采取实实在在的举动来实践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所做的承诺,抛弃“平衡战略”。 本报特约撰稿 刘坪

  相关专题:世界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