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教授自行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样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16:20 新民晚报
老教授自行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样车

  魏乐汉设计制造的MAS-3型磁浮样车,长2.63米,宽1.25米,可乘坐6人,是目前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样车。本报记者 张龙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老教授自行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样车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正式通车。本报记者 楼文彪 摄(资料照片)


  

  上师大退休教授魏乐汉自行研制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样车,后天将与德日的磁浮列车同台竞技—— 磁浮中国造 老教授圆梦

  一位上海退休教授,构想出“中国式”的磁浮系统。昨天,在上海市科委为此项目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退休教授、上海科学院磁浮技术首席专家魏乐汉设计的磁浮样车获通过。

  由磁学专家、轨道交通研究专家等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在测试了轨道悬浮力大小、车厢内外磁场大小后对这套悬浮、推进系统的创新之处给予了充分肯定。

  魏乐汉设计制作的MAS-3型磁浮样车,车长2.63米,宽1.25米,可乘坐6人,是目前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样车将在今年10月25日于上海开幕的第18届国际磁浮列车和线型驱动展览会上展出,与德国和日本的磁浮列车同台竞技。

  从一个思想火花到越做越大的模型,某一天这套系统真的会飞驰在野外吗?这几年来,老人的心中一直悬浮着忽上忽下的希望。

  校园工作间就像是简易仓库

  老人有点笨拙地爬上只有两个巴掌大的“凳子”。说是凳子,其实是一辆平板小车,装着电池,嵌在一个凹槽型轨道中。他按动电源,小车在轨道上迅速滑动。老人侧身坐在小车上笑起来,眼角都是皱纹。

  他叫魏乐汉,66岁,一副老式眼镜遮住小半个面孔。魏乐汉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退休已有五六年。这条轨道、这辆小车,老魏说就是他发明的MAS制磁浮交通工具(MAS制:通过磁性材料排列产生悬浮力),和德国、日本的磁浮技术完全不同。

  在上师大散发着桂花清香的校园里,魏乐汉有一间蓝色的工作间——像简易仓库,是今年新搭建的。工作间里,有三四条轨道,大的小的,从微型模具一点点扩展“成型”。

  最大的一条轨道,长10米,宽1.27米。“小车”也变成了2.63米长的大车。“10月22日,专家们对这条轨道线进行了评审,这已是我设计的第三代磁浮样车了。”魏乐汉得意地说。

  自己出钱做出了第一条轨道

  魏乐汉用小学生练习本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2002年8月25日那天,记的是“想到磁浮列车”,旁边划了一道红线,以示重点。

  “那个时候,我刚发明了一种磁力齿轮,比一般的机械齿轮传动力大许多倍。可能因为上海磁浮列车这个印象很深的缘故,那个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通过磁性材料的不同排列,也能造出磁浮列车。”魏乐汉说。

  2002年8月,世界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上海浦东磁浮列车已经开始安装。

  花了半年的时间,魏乐汉动手做出了第一条磁浮轨道。轨道长1.1米,样车长240毫米。凹槽两边各一根磁轨,中间是数百个成对排列的圆孔,每个孔中都嵌了一个磁块。“这条轨道是我自己出钱做的。自己锯板,自己钻孔。花了1000多元。我请不起人做,只好用自己的劳动降低成本。”头发花白的魏乐汉扶了扶眼镜说,“我设计的磁浮系统,关键就是造价低,如果一开始就要花二三千元的话,我负担不起,恐怕就不做了。”

  那年11月20日第一次试车,样车运行不稳,左摇右摆晃得厉害。那天的记录,老魏没有记太多,只是简单地写着:装配磁浮系统,下午看书查资料。第二天:“重装磁浮列车”;第三天仍然是“重装磁浮列车”……

  直到12月11日,他终于记录:“自主发明的磁浮样车完全成功”。魏乐汉说:“我原以为,载重最多二三十公斤,没想到小小的一条轨道,居然能承受100多公斤的重量。”那天的记录,旁边同样划着一条线,粗黑有力。

  “做这条轨道的时候,我谁都没告诉。”老魏说,当时只想先做出来,就像做玩具般自娱自乐。

  老魏的妻子不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一直埋怨:退休后,老头子为什么还是每天早上6时多出门,一点家务都不做。老魏无可奈何地笑笑:“让她唠叨吧,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牵手上科院做成第二条轨道

  做成之后,魏乐汉大喜过望,忍不住告诉一位一起打乒乓的朋友。那个朋友建议拿到外面去,让科研单位投资,使磁浮技术进一步深化。老魏的一个学生,找到了上海科学院。

  “我们得知这项技术,正好是魏教授到处找人投资的时候。”上科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章泉兴说,当时他们判断: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需要创新的共性技术,这项利用磁力悬浮、传动的技术,潜力非常大。

  章泉兴说,上海科学院很少对来自社会的项目进行投资,看到魏乐汉的研究后,破例提供了10万元,并聘任魏教授为上科院磁浮技术首席专家,发展磁浮技术。

  与上科院合作后,魏乐汉做了第二条轨道。椭圆形、周长14米的跑道,3节车厢的小车绕着跑道“撒欢”。正是这条轨道,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引起轰动。有媒体称:国产磁浮列车挑战德国、日本技术。

  工博会上,魏乐汉成功了,上科院的投资也成功了。可这个时候,双方对这项技术的前景出现了不同的判断。“磁浮技术用于交通工具是一个系统工程,材料强度、高速运行时列车的安全等,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有专家提出,魏教授这项设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环保无噪音,而且造价低。如果先在电梯制造、邮局传送带,甚至是城市低速交通的应用方面进行攻关,成功的可能性大,也能对国家作出很大贡献。”章泉兴说。

  可魏乐汉不愿意:“他们想用我的技术造电梯,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吗?我觉得意义不大。就算能通过技术转让拿到几十万元,我宁可不要。我的目标是要造一条磁浮交通线。”

  [1]  [2]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