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警靠自学掌握13门外语 凭口型判断国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2:25 京华时报
民警靠自学掌握13门外语凭口型判断国籍(图)

图为刘文立正用流利的外语和老外交谈。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刘文立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公安民警,但他却有着普通人难得的执著。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条件下,刘文立凭借自学,开始与外语“过招”,并将在几年内学会的13门外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近日,记者跟随刘文立在景山公园万春亭执勤一天,亲身体会刘文立是怎样将外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

    日本游客竖起大拇指

  上午11点,景山公园万春亭半山腰,一队来自日本的游客与刘文立不期而遇。刘文立一串流利的日语脱口而出,二三十名日本游客听到刘文立话后,发出惊讶的感叹声,并以特有的日式鞠躬礼回敬刘文立。一名日本游客向刘文立竖起大拇指,并用中文夸赞刘文立的日语说得地道,并主动提出与刘文立合影。刘文立告诉记者,他刚才说的是“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民警,欢迎你们到中国来!”

    根据口型判断国籍

  由于经常看见外国人并和他们交谈,刘文立基本能判断出远处的外国人来自哪个国家。据他讲,这是根据对方说话时的口型来判断的。

  12点刚过,刘文立的话应验了,一队外国人说着记者一句都听不懂的语言走上万春亭。“法国人!”刘文立说完后迎上前去。

  正当导游面对二十余名好奇游客的提问显得有些吃力时,“你们好,需要帮忙吗?”一句简短的法式问候,将几名法国游客的目光吸引到刘文立身上。

  “那边是什么景观?”

  “景山少年宫、钟楼、鼓楼。”

  得到回答的法国游客激动不已,从他们的表情里能看出,那是一种在异乡听到一名中国民警说法语的兴奋。

    世妇会时与外语结缘

  刘文立学外语,还要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说起。当年28岁的刘文立参加了大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在人民大会堂西侧执勤。由于值勤民警没有一个人会说英语,为方便工作,每组民警都有一位英语老师跟随。看着老师们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外国朋友的询问,刘文立下定决心学英语。

  为了节约开支,刘文立没有参加任何学习班,开始了艰苦的自学。刘文立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口语上,一有空就到外国人比较集中的景山公园万春亭同外国人练口语。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还到一些知名大学参加英语角活动。

    一发不可收拾

  2002年,刘文立调到北海公园派出所工作,接触外国朋友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经常用熟练的英语向各国朋友讨教一些日常用语,凭借执著的精神,他陆续学习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芬兰语、瑞典语、挪威语、荷兰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和俄罗斯语。

    学习外语用于工作

  刘文立称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景山公园万春亭是北京中轴线的最高点,旺季时,每天有千余外国游客观光,即便是淡季,每天也有百余外国游客观光。“我在此执勤,如果不会外语,外国朋友遇到困难时根本无法沟通,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刘文立说。

    成为奥运火炬手

  刘文立学习外语的故事很快在北京城流传开来。今年3月18日,刘文立光荣地成为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手,并在他最熟悉的景山公园与北海公园之间完成了火炬交接任务。刘文立对记者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学有所用。 作者: 本报记者 刘甲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