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分三年对进行排水改造 水浸街现象将不存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8:52 南方日报 | ||||||||||||
本报讯(记者/黄影霞 通讯员/卢绍琨 刘友发)广州计划分3年对城区水浸点路段进行排水改造,今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25项工程,明年计划完成20项。“落雨大,水浸街”的现状有望根本改变。这是笔者昨日从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获悉的。 “水浸街”易发点73处
经有关部门摸查,广州市容易发生“水浸街”地方和路段共有73处,多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旧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等地方,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门前的马路、中山一路至天河立交桥底等处每逢下雨都会水浸路面。中山大学南门是一处已存在3年以上的严重水浸黑点,每当下雨就造成马路水浸,师生出入极为不便,而该处位于新港西路交通干道,也常常造成交通堵塞。 去年,广州市市政园林局针对“水浸街”问题专门进行了调研,提出的一份《关于广州市城区“水浸街”问题的报告》,指出特殊的气候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浸街地方的排水设施较残旧,排水能力较低;旧排水管雨污合流,有的建设施工单位把施工污水连泥排入城市下水道造成堵塞;还有珠江潮水及河涌顶托形成的排水不畅。 为此,今年广州市共投入了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市政道路水浸点路段进行排水改造,计划完成工程项目共25项,目前已经完成了18项,其它项目在年底前将会按期完成。 首部雨水规划将编制 在今年完成“水浸街”排水改造工程基础上,明年广州市拟再完成20项“水浸街”整治工程,初步列入实施计划的项目有中山八路丽景苑对出道路、工业大道昌岗立交桥底、东风路(梅花路—中山一立交)及清理司马涌渠箱等一批排水改造工程。 同时,市政园林局将抓紧推进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建设。为解决旧广从路圣地街及京溪路周边附近道路暴雨“水浸街”问题,工程投资约2000万元的排水改造渠箱已经开工,将建造一条1.4公里的渠箱,收集周边雨水排入沙河涌,预计明年3月可以完成。配合沙河涌整治的分洪道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工程投资达3500万元,争取明年底完成,届时,天河、中山一立交桥底长期水浸黑点将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市市政园林局也将在原有的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基础上开始着手编制广州市首部雨水规划。可以预见,通过三年大力整治“水浸街”,广州市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将会明显提高。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