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消毒品循环用“黑湿巾” 暴露餐饮业诸多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16:47 人民网
消毒品循环用“黑湿巾”暴露餐饮业诸多黑幕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据国家质检总局曝光,包括大鸭梨、金山城、渝信川菜、福口居、小肠陈等在内的北京至少50多家知名餐厅竟然使用黑心棉加工制成的湿巾。记者昨天追踪调查后发现了更为触目惊心的情况——很多被顾客使用过的消毒纸巾还存在着二次利用的现象。“黑湿巾”被曝光的同时也揭露出餐饮行业内部的更多黑幕,业内人士表示,惟利益是从,是这些黑幕的根本源头。

   “消毒湿巾”竟然循环使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湿巾不仅存在着原料是用服装厂的下脚料、发了霉的破旧棉絮、医院用过的纱布再加上回收的旧衣服这类“黑”原料制作,更恶心的是餐饮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湿巾二次利用的现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餐饮经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打了个比方,甲顾客用完的纸巾,丢在垃圾桶里,经过加工之后,就成为乙顾客的“消毒用品”。这位餐饮经营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所经营的餐厅在进货时候就曾经发现过刚进的湿巾上有口红。

  业内人士表示,早先北京餐厅中使用的湿巾是真正的毛巾,而在利益驱使下,毛巾越来越薄,成为了如今的湿纸巾,而这种湿巾如果利用黑原料或者二次利用的话,只需要利用“氯”漂洗就可以雪白如初,这也成为了消毒用品制作者节省成本的主要手段。这位餐饮经营者告诉记者,这种湿巾二次利用的现象在北京餐饮业内十分普遍。他还表示,自己从来不用餐厅中的湿巾,那种湿巾只用来擦皮鞋。

  一张湿巾进价低至几分钱

  在餐厅消费过的消费者对于售价为1元的包括筷子、牙签、湿巾的消毒产品并不陌生,据餐饮经营者透露,这种消毒产品的进价只有4毛钱左右,而一张湿巾的进价则低至几分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经营者表示,这种几分钱的消毒湿巾谁能保证其的消毒功能?据北京一家颇为有名的餐厅介绍,他们的纸巾提供商“派尼尔”同时也是高星级酒店的纸巾提供商,就是这样一种高品质的纸巾进价也只有0.13元。

  知情人士说,餐厅的采购人员由于回扣等利益驱使而不断的向消毒纸巾生产者压低进价。此次被曝使用问题湿巾的餐馆以个体、中小餐馆居多,此类餐馆进货不严、注重价格是出现类似问题的重要原因。

  “黑湿巾”存在监管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关于北京50家餐厅被曝光的事情,餐饮经营者和行业主管者了解并不多。

  中国烹饪协会的主要领导目前全部集中在广州筹备重要活动,对黑湿巾被曝光的具体情节并不了解,但该协会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协会曾经要求餐饮企业建立进货档案,保证发生问题时可以追究到责任的源头。据了解,此次遭到曝光的雅佳达纸制品厂此前曾因卫生问题被有关部门叫停但随后又被复检合格允许入市。

  此外,从13日下午开始,多家“涉案”餐馆已经紧急停用了这种问题湿巾。但停用是否就能使得餐饮经营者警觉?停用是否就代表着停用之前的黑湿巾责任已逃?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加大惩罚力度才能使得企业不敢以身试法。(北京现代商报 记者/刘昊)

  相关链接

  监管消毒纸巾存在执法尴尬

  没有具体检测方法 缺少相应处罚办法

  “黑心棉”消毒纸巾已经败坏了好几家京城著名餐馆的名声。记者昨天采访了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传染病消毒科科长畅春霞,她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一次性消毒纸巾的卫生监管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缺少相应处罚办法,二是缺少具体检测方法。她建议,“黑心棉”消毒纸巾还要从源头抓起,铲除了黑心棉,也就没有了黑心棉消毒纸巾了。

  在畅科长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市卫生局2002年修订的《消毒管理办法》,一份是国家质监局颁布的《关于一次性消毒用品生产管理办法》。她告诉记者,对于餐馆使用的一次性消毒纸巾,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办法就是索证,检查商家使用的餐巾纸是否有产品卫生许可证,但如果商家拿不出相应的证明,执法人员也无法对其进行查处,因为法规中没有这方面的具体罚则。

  而在生产厂家方面,政府文件中虽已有明确规定,即生产一次性消毒纸巾的原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但在执法检查中究竟如何判定厂家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属于“三无”产品,就十分困难了。“我们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其加工原料是否清洁,但如何鉴定其中的微生物含量,就没有具体标准了”。

  她边说边打开手中的文件,记者看到,在国家质监局的文件上写着:“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应有相应的检测报告或证明材料,必要时需进行微生物监控。”但检测报告都包括哪些项目,证明材料的内容怎么写,微生物监控怎么做,海淀区执法人员手里没有更详细、可操作的东西可遵循。

  对于如何规范一次性消毒纸巾的生产、使用行为,畅科长建议,一是从源头铲除黑心棉;二是卫生部门、质监部门要齐抓共管;三是要严把审批关,对于生产规模不达标、生产流程不规范的企业坚决不发证;四是要加强日常监管,加强产品抽检力度。(北京青年报 赵新培)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