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共同关注》专题 > 正文

央视共同关注:11.17海上大营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6:07 CCTV《共同关注》
央视共同关注:11.17海上大营救(组图)

海警正在扑火 (供图/CCTV《共同关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共同关注:11.17海上大营救(组图)

警方在研究扑火 (供图/CCTV《共同关注》)


央视共同关注:11.17海上大营救(组图)

海警正在扑火 (供图/CCTV《共同关注》)


央视共同关注:11.17海上大营救(组图)

警方在研究扑火 (供图/CCTV《共同关注》)


  11月16号,一辆载有291名旅客、49名工作人员的“辽海”号客货滚装船,从烟台港出发开往大连,在快到大连港的时候,也就是当天下午1点38分左右,船体的后部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辽海号的火情很快被附近船只发现,本栏目记者在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采访。

  “辽海”轮出事地点位于大连港附近五海里处。昨日下午五点左右,记者随同辽宁省
海事局又一次靠近这艘已经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客轮。

  已经遭受大火焚烧二十多个小时的“辽海”号现在已经支离破碎。很远处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浓烟,在海风的吹拂下,我们很远就闻到了物体燃烧过后刺鼻的焦味。记者在现场看到船的主体已经被烧得一片乌黑,消防船只上的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还在不停的喷水。

  “辽海”号隶属于大连海运总公司。它长达115.6米,宽21米,额定载客量1936人,是一艘总吨位超过八千吨的客货滚装船。由于船体大、设备先进,这艘船在大连与烟台之间的“黄金水道”中小有名气。

  短短的一天时间,这艘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并没有人员死亡、失踪报告,291名乘客和49名船员全部获救,只有少数几个乘客因为轻伤住进了当地的友谊医院。其中,76岁的王秉宴大娘是年纪最大也是受伤最为严重的一个。

  经过5、6个小时的抢救后,王大娘目前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不过,一提起前一天下午的经历,大娘仍然心有余悸。

  除了王大娘以外,其余的乘客状况都很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和王大娘一样,目前在医院进行观察治疗的乘客都是在逃生过程中摔伤的。不过他们已经相当幸运了。16日下午的海水温度大约在13度左右,要不是救援人员及时到达,他们也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安徽来大连看望丈夫的殷平也是这样被幸运的从海里救了上来。

  采访中,很多人都向记者讲述了辽海号起火时发生的一幕幕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的故事。11月16日下午1点38分,装载着291名旅客从烟台出发的大型滚装客船“辽海”号在距离大连港还有5海里的地方,突然燃起了大火。

  由于靠近港口,附近的船只很快就发现了正在着火四处冒烟的“辽海”号。最早发现这一火情的是附近的“辽渔拖2”号轮。

  郭子瑞(辽宁海事局副局长):昨天13点35分,有渔船向值班室报告,说船着火了。接到报告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确认“辽海”号着火。

  得知火警报告后的辽宁省海事局一片忙碌。因为他们很快就得知,在船上还有291名乘客。人命关天,气氛变得骤然紧张起来。

  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的指挥大厅很快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注视着盯着海面监视屏幕,他们一起经历着这异常紧张的时刻。

  就在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得到报警的同时,在“辽海”号附近正在进行作业的“海巡021轮”也发现了大火。没等得到命令, “海巡021轮”迅速赶往事发地点。

  让沈锦宁想不到的时,在他们到来之前,“辽海”轮身边已经围上了几只民间的救援船。这些小船利用自身的特点,慢慢在靠近“辽海”轮实施援救。

  “辽海”轮燃烧后冒出的浓烟很快就成了大连港海面独特的求救信号。附近的船只,不论是渔船、还是旅游观光船都不约而同向“辽海”靠拢。就在海港旁边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其单位所在的六楼上看到了现场救援的情况。

  第一批到达现场的还有记者。大连新商报距离事发现场最近,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们的摄影记者在附近水域租了一艘快艇,第一个到达现场。随后,许多媒体闻讯纷纷赶到。

  尽管场面吓人,但是援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船上的乘客被搜救队带到了附近的渔船上,医护人员则对伤者进行急救处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援救,包括乘客在内的240人脱离险境。

  在成功营救船上乘客之后,下午5点25分,“辽海”号客轮被成功脱离主航道,到达1号货轮锚地。随后,消防船舶的灭火工作立即紧张进行。

  由于火情发现较早,灭火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第二天一大清早前往大连港增援的消防官兵也没有派上用场。虽然是白坐了一上午,但是消防队员的心里总算踏实了。

  烟台到大连海域被称为“黄金水道”,但也正是这条“黄金水道”同时也充满了危险。1999年11月24日,同样是在这条水道,“大舜”号客货滚装船发生海难,造成282人死亡。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在海上搜救能力方面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得益于我国已经开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海上遇险应急反应程序

  黄勇(辽宁海事局通航处副处长):应急程序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然后根据科学的安排,制定了这么一个程序,是经过多次海上搜救检验的。因为我们这个程序,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了,经过不断地实践,不断的在完善。

  应急反应程序首先是报警程序。16日下午“辽渔拖2”号轮发出的火警正是通过一种甚高频无线电话与海事局取得联系。

  黄勇(辽宁海事局通航处副处长):我们通过可视对讲电话,立刻向在北京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进行了报告,这个可视对讲电话,在全国各个省、市、直辖区搜救中心值班室都装了。

  在得知辽海轮起火的消息后,辽宁海事局马上向国家海事局和中国搜救中心进行汇报。也就几乎是同时,上级部门很快就得知在大连海域发生的这起事件。

  在整个遇险应急反应程序中,最神奇的是一套cctv系统,又叫中央电视监控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海事部门能够掌握和监控整个海域的所有船只的动向。在得知“辽渔拖2”号轮报告“辽海”发生火情后,监控系统立即对“辽海”轮情况进行了监控分析。

  利用这套cctv中央电视监控系统,海事部门立即调动“辽海”轮附近水域的船只进行就近营救。这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辽宁海事局依靠的仅仅是这几部电脑、几台电视,但是正是这种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使得海事部门能够运筹帷幄,却决胜千里。

  到记者发稿时止,目前“辽海轮”搜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轮船发生沉没的危险被排除。失火轮船也不会对事故海域造成油污染。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失火船只进行封舱观察,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相关专题:央视《共同关注》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