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费用难住王府腾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03:49 北京娱乐信报 | ||||||||
隐藏在富强胡同里的惠亲王府 信报记者 张 杰/摄 王府建筑价值极高 信报记者 陆 欣/摄 王府破坏情况严重 信报记者 张 越/摄 巨额费用难住王府腾退 文物局:腾退一座王府需亿元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告诉记者,北京现存王府20座左右,这些王府都是仅次于故
在谈到对未来北京王府的期望时,梅宁华说,市文物部门非常希望北京的王府都腾退出来,修缮后对游人开放,但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一座王府腾退的费用上亿元都打不住,近20座王府腾退的费用加在一起极其巨大,而且有些王府的产权不在北京市,所以不光是费用的问题。 史学家:要保存历史“物证”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道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清代,王府在地位上是仅次于皇宫的建筑,它的主人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地位的,譬如八大铁帽子王,在当时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为建筑,它在建筑规制、建筑艺术等方面给历史学家和建筑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物证。但现在很多王府都不完整了,比如醇亲王府等被占用,所以对这些‘物证’进行保护更显得迫切。” 王教授说,王府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可以拿恭王府来说明。恭王府曾是乾隆后期大学士和珅的宅邸,后改赐为恭亲王奕的王府,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奕的评价,以前学术界基本是否定的,但近年来他在洋务运动时期所作的工作受到了很大肯定,恭王府的研究价值也就相应提高很多。另外,在文学界,据红学专家多年的研究,它的花园很有可能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创作蓝本。“所以说,无论对于史学还是文学,王府的研究价值都是非常大的。”王教授强调说。 建筑学家:王府建筑价值极高 有关建筑专家介绍说,四合院的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建筑,也是传统的北京建筑。四合院以其“四合”为主要特点,门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组成了一个建筑单元。其实王府的建筑基本上就是四合院式的建筑,也可以说是多个四合院的组合。王府的多进院落,实际上就是一套套四合院落的组合。门房正面是正殿,正殿两边是东西配殿,再往里走又进入一个大体相同的院落。有人说,北京到处都是四合院,故宫本身就是一个大四合院。那么,王府也应该是一座座仅次于皇宫的大四合院。 专家介绍说,清代王府中所居住的王爷大都是满洲王爷,其王府建筑也不免带有一些关外满族建筑的特点。满族建筑大都砖木结构,房屋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富裕人家有四合院式的单元建筑。其屋内南、西、北三面皆炕,烟囱单立于房屋两侧,门房外影壁墙及神杆是满族建筑的独特风格。在满族早期的沈阳故宫建筑、王府建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建筑特点。“这一切使得王府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这位专家表示。 延伸采访 明代王府荡然无存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发现,能够找到的王府都是清朝的,北京明代的王府在哪里呢?有关专家介绍,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号称“中华第一街”。其街之所以如此有名气还因为它沾王府的光。元大都那时候,王府井大街叫丁字街。到了明朝,朱棣皇帝迁都北京时,在此地修建了10座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了清代,明朝的10座王府已经没有影子了,只留下了王府井这个街名。 相关链接 北京有多少王府? 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从前三门到永定门一带的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据史书记载,乾隆年间京城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嘉庆年间有王府42座。随着时代的变迁,因那些“铁帽子王”的王府可以世代相袭,一些王府易主进行重新分封,一些皇子没有被封为亲王、郡王等原因,出现了王府数量不断变化的局面。到了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约有50余座。 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两座贝勒府,共有王府19座。其中亲王府15座,郡王府4座。保存比较好的有8座,即恭亲王府、醇亲王府、老醇亲王府、孚郡王府、雍亲王府、礼亲王府、庆亲王府、淳亲王府。这些王府大都有比较完整的府墙及府门、正殿、配殿等主要建筑,昔日王府的面貌基本上保留了下来。 仍然有点王府样子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宁郡王府、惠亲王府、郑亲王府、和亲王府、敬谨亲王府、循郡王府。这些王府或存府门,或存正殿,或残存一些其他建筑,已经不完整了。 残存的王府有4座,即仪亲王府、定亲王府、恒亲王府、老睿亲王府。这些王府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残垣与几间旧房舍了。本版撰文信报记者张守刚 王健 专访 市政协常务委员王灿炽建议:应立法保护王府 对北京王府的现状如何评价?王府有没有保护价值?应当如何保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灿炽。王先生对记者发表了他个人的一些见解。 记者(简称记):对北京王府的价值应该怎么认识? 王灿炽(简称王):北京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城,王府,特别是清代王府是这座名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王府大部分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少的也有100多年了。它们是清代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清代政治制度、建筑规制的见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也很高。 记:这些王府的现状如何? 王:有很多王府被大修过,有的王府被一些单位占用了。还有的王府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甚至有的只剩下残址而已。可以说,王府的保护已经很迫切了。 记:那应该如何保护? 王:要进行保护,首先有关部门必须花大力气对北京的王府地址、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究竟有多少座王府?目前现状怎么样?被哪些单位占用?为什么不对公众开放?这些情况都得搞清楚。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产权问题,王府产权到底属于谁?这个在有关部门普查时必须解决,做到产权明晰。摸底以后,要立即开始抢救工作。要制定规划,做有效的保护,而不是口头上的,有关部门在资金上也得进行支持。 记:对那些被单位或个人占用的王府,应当怎么处理? 王:有的王府在民国的时候被卖给了一些个人,后来他们的后代就一直住在王府里。对于这种情况,能不能想办法让他们从王府里迁出,住到别的房子里?有些占用王府作为办公地点的政府单位,首先应该对公众开放一部分,不应该对公众紧闭大门。从保护古建筑的角度出发,这些单位最好能重新寻找办公地点,把王府腾空出来。只有这样,才更利于王府建筑的保护。 记:对那些已经腾空的王府,闲置是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王:当然不是。对王府要合理地利用,发挥它在历史、文化、制度、建筑等方面的价值,比如可以考虑建设王府博物馆,把清代王府的风貌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向广大公众开放。所有的王府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应该设立一个历史展存室,展现出它的历史性。包括它的由来、主人的变迁、维修记录等都要展现出来,这就增加了王府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这个展存室必须对公众开放,向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不是现在有些占用单位的大门紧闭做法。 此外,有些遗址可以改造成文化设施,像青少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慈善事业基地,让它们成为北京人文奥运的新景观。 记:可以开发它的商业价值吗? 王:当然可以,恭王府就是很好的例子啊!首先可以开发它地旅游价值,让大家来参观。此外也可以有别的招数,比如可以考虑把王府改造成高级宾馆,先期可以试验一家。如果你向一个外国旅游者介绍说,这家宾馆以前是中国古代一个王爷住的地方,再给他讲讲王爷的故事、王府的文化,他能不感兴趣吗?肯定很火啊! 记:这样会不会造成对王府的破坏? 王:所有这些开发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有效保护”。以我的个人观点来看,保护王府有个原则,就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王府闲置是不合适的,建筑老不用自己经历风雨也会坏啊!要把王府的保护深入进行,必须把它纳入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体系中,有关法律法规中对王府的保护也应该有相关条例。文物有关部门应当公布王府作为文保单位的级别,以使它的保护有法可依。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