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共同关注:润物细无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17:52 CCTV《共同关注》 | ||||||||
和同学们在一起 (供图:CCTV《共同关注》) 回答记者提问 (供图:CCTV《共同关注》) 和同学在宿舍唱歌 (供图:CCTV《共同关注》) 冒雨外出 (供图:CCTV《共同关注》) 提到南京,很多人都知道曾签定过中英南京条约的静海寺、曾洒过无数烈士鲜血的雨花台,还有周恩来总理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梅园新村纪念馆。在中国的近代和现代史上,这些地方都曾留下重重的一笔,他们因此也成为今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天前,我们的记者重访了这几个地方,为您记录下了几个发生在那里的感人故事。 记者赶到南京市梅园中学的时候,正赶上梅园中学和北京中关村中学共同举办的手
陈昭: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或许如果没有来到南京,也许今天的我肯定不会站在这里,而今天我该何去何从,我这一辈子永远永远忘不了的,在梅园中学我得到的老师无私的关心。 陈昭的家乡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这里地处偏远,贫困落后,属于拉祜族自治县,2000年4月之前的学习时光,陈昭是在这个县的竹塘乡度过的。 陈昭:我小学是在我们乡里面的一个小学上的,乡里边小学四年级有一个邓颖超班,因为在我们那边女童的失学率很高,它是从四年级开始设,设两年,专门全是女同学,后来上了两年之后,小学考初中,我考了我们县的第二名,然后就进了那个县里面的县一中。 陈昭所说的邓颖超班是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发起创建的,梅园新村纪念馆是老一辈革命家周总理工作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八十年代初期梅园纪念馆与梅园中学联合创建了第一个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并以此作为同学们学习的一个榜样。 1995年开始,他们发动全校的周恩来班每人捐助50块钱帮助云南中缅边境的佤族,学生们每年还把自己的周恩来奖学金捐献给佤族的学生。就在这一年,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赵炜和梅园纪念馆的同志一同去了云南。就这样,由赵炜夫妇出资,在云南省谰沧县的竹塘乡创建了第一个邓颖超班。 赵炜(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秘书,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我觉得云南边疆这块儿,周总理和邓大姐在世的时候很重视民族教育,尤其总理几次出国回来不是到云南就是到边疆,所以他们对少数民族非常有感情,而且这地方贫困的比较多,你就想帮助少数民族首先应该在文化教育培养孩子们,你有文化才能去干事。 在竹塘乡,先后有100多个孩子在南京梅园纪念馆和梅园中学的帮助下走进了课堂,陈昭是竹塘乡小学第一个邓颖超班的学生。2000年3月,总理诞辰102周年的日子,十二岁的陈昭作为邓颖超班的代表被邀请参加由南京梅园纪念馆和梅园中学共同举办的青少年政治思想研讨会,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 陈昭:我记得我第一次在周恩来、邓颖超班联谊会上面的发言,我讲过一段话,我当时讲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光环,光环圈住的往往是幸运儿,而我就是那个幸运的女孩儿 陈超给在场的所有的人讲云南贫困落后的情况,讲周总理生前关心边疆少数民族老百姓的故事,她动情感人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谢余庆(南京市梅园中学校长):当时我们学校就想,当时陈昭来的时候,刚刚读初一,这样的孩子回去以后,尤其在云南这个贫困地区,失学率很高,这样的小孩回去以后很可惜,所以学校就决定把陈昭留在我们学校,免费培养他六年的学业完成 陈昭: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觉得这种事情好像离自己特别遥远,然后突然间降临到自己身上了,同行来的还有几个同学,不过他们是小学,正好我是初中,当时就觉得选中了我,好像有一种像中头彩的那种感觉,特别高兴。 就这样,陈昭幸运地来到了梅园中学读书。尽管陈昭在云南家乡读书的时候成绩优异,但因为两地教育上的差异她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陈昭:外语刚来的时候从来没及格过,好像那边那他们上的很快,而且小学就学了,我是才接触,然后什么都学不好,后来是老师给我补课的,下班了他们还是留在这边,晚上也给我补,周末也给我补,想想老师就觉得特别感动,我自己也下了一些功夫。 在梅园中学生活的几年里,陈昭得到了许许多多来自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谢余庆(南京市梅园中学校长):了解陈昭的情况以后,很多家长也是纷纷到学校里面,给我们提出要求,能不能把陈昭让我们也接回家去。比方说我们有一个家长曾经在云南支边和搞过社教,为了陈昭去,他特地把家里的环境做了一些布置,设计云南少数民族的环境的布置,陈昭这样的孩子很不容易,来了以后感觉到家乡,我们南京对他的关心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陈超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梅园高中。在南京生活的几年里,陈昭每年暑假回云南去一次,这几个春节她都是在南京过的。 陈昭:老师说我是吃百家饭的,每年过年都到不同的老师家去过年。上次过年是王老师带我到他老家句容去了。 陈昭说,南京给她的不仅仅是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思想观念。她觉得如果没有邓颖超班,她就无缘来到南京,今年18岁的陈昭,已经读高三了,她说自己是被幸运的光环罩住的孩子,她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陈昭:我想一个人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应该是一个从思想上的转变的,成熟的时期,在这一个最美好的季节里,我来到了南京,得到了这么多的关怀,这对我一辈子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就学会了怎么样去主动的关心我周围的人,怎么样等自己有能力之后,去为别人而付出,不是一味的让别人为自己付出 因为陈昭必须要到云南参加高考,她不久之后将离开南京,对于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陈昭依依不舍。陈昭说她的理想就是学到更多的本领,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她即将带走的是梅园的关爱,并最终会把这种关爱回报社会。 赵炜(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秘书,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对为成年人教育,我说我们符合,现在又提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块也很重要,用周恩来、邓颖超老一代的思想品德去鼓舞教育青少年怎么去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社会,将来长大怎么成人,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好多地方都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很有意义。 是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梅园中学让陈昭这样一个拉祜族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得到了更多的人生启迪,也让陈昭家乡更多象她一样的孩子走进课堂,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南京采访的几天里,记者所到之处,经常会听到这样感人的故事,经常能体验到伟人和先烈的品格精神对今天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雨花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近一百三十万人来这里瞻仰凭吊。 在雨花台实验小学和雨花台纪念馆共同创建的“德育长廊”,多年来,这个学校以雨花台为教育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烈士、争创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烈士中队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烈士为人民服务的牺牲精神慢慢熔化在孩子的心灵里,当年孙津川烈士中队的中队长沙菁桀已经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微电系统博士学位,那时她们班被授为省级(孙津川)中队的情形她仍记忆犹新。 沙菁桀(南京理工大学微电系统博士):印象很深的就是我是旗手,就给我们授红旗当时那种感觉,因为我很小,大概只有八、九岁的左右,所以很庄严,很肃穆的感觉,当时觉得很崇高,当时接到这个旗子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的骄傲 直到现在,沙菁桀依然保留着她在孙津川烈士中队时的学习的那本《雨花台烈士的故事》,尽管书页变黄,在她心中留下的是不变的记忆。 沙菁桀(南京理工大学微电系统博士):我现在就想当时没有太深刻的理想,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这种烈士的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在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就是一种取向,就是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指引,我现在回过头来用杜甫的一句话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种感觉。 孙以智(孙津川烈士侄女,雨花台小学志愿辅导员):我们当初在八十年代初的孙中山中队的小队员,现在有的已经工作了,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各个行业里做各项工作。当时他们对孙中山烈士的革命事迹,对所有的革命英烈的这种英雄事迹都铭刻在心,成为他们一生做人立业的一个根基。 各个烈士中队一代代传下来,时代在变,烈士的精神始终如一。记者在雨花台实验小学采访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李子豪的孩子,他是何宝珍中队的学生,由于年幼父母离异给他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据他的老师介绍,李子豪平时在班级里面很内向,不会很主动地和别人交流。 赵全香(雨花台实验小学教师):他由于缺少父母亲的关心,奶奶又不识字,所以他回去的家庭作业几乎是不写的。在学校里面老师就把他喊到身边来,指导他写。他都能够认真的把它写完。但是回去以后第二天总是没有一个字交上来。 学了何宝珍烈士的事迹之后,李子豪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他还能每天写一篇日记交给老师看,更令同学们意外的是他学会了关心别人,班里一位学生因为骨折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来校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子豪主动去关心他。 李子豪(雨花台实验小学学生):他不能自理,有时候他的尿壶满了,我就帮他到洗手间里面倒掉,冲一下,有时候他的作业不会写,我就告诉他这题怎么写,还有他的铅笔秃了,我就拿刨子刀给他刨。有时候上星期课他都不能去,就我一个人在教室里陪着他。 学生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王紫钥经过民主推荐当上了何宝珍中队的中队长,因为做班干部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班里的事,起初,她的母亲不太支持。 王紫钥的母亲:现在的小孩儿学习负担很重,你看她背的书包我们大人都背不动,像我们也蛮心疼的,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也比较娇惯,从小我们都给她安排的好好的,就是自己的自立能力上面我感觉不是太强,肯定是有顾虑的。 赵全香(雨花台实验小学教师):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她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主持中队活动,参加义务讲解,帮助同学排心理剧等等,她进步很大。在这个活动中她的自信心增强了,组织能力也提高了,各方面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所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掉下来,反而是在不断的进步。 王紫钥:我觉得当中队长是一件让人感到乐趣的事情,不仅在锻炼中得到了学习,还能帮助别人得到教育,我觉得这样并不苦,也并不累,反而让我得到了锻炼。 看到了女儿的进步,王紫钥的母亲由衷地高兴。 每逢周末,各个中队的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雨花台纪念馆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11月13号这天,记者和学生们一起来到了雨花台。孩子们在这里缅怀先烈的昨天,畅想雨花台的未来。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象南京一样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了免费开放,相信将有更多的孩子从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中获益 。 相关专题:央视《共同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