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歧视同样可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双小小的手紧握学校大门的铁栏杆,稚嫩的眼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这是近日一家媒体刊登的一张新闻图片,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11岁女孩受到同学的歧视无法上学,那双渴望的眼睛揉碎了读者的心。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总会将关爱的目光投向艾滋病患者。人们看到,在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佩戴着爱心红丝带的国家主席胡锦涛
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人
,他微笑着伸出手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深情地询问他们的病情。一年前,温家宝总理来到地坛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与他们一一握手,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还有,国务院领导同志深入河南上蔡县艾滋病患者较多的村实地调查,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主动担任“爱心大使”,河南省对艾滋病孤儿采取寄养、领养和集中供养的办法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行动和措施给艾滋病人送去温暖、传递爱心,也鼓励着更多的人突破心理障碍,消除隔阂和歧视。

  对于艾滋病人来说,最痛苦的除了病痛的折磨,还有可怕的歧视。在农村,有的村民不和感染艾滋病的人说话,甚至不允许艾滋病人家中的羊群到自家的草地吃草。在城市,为艾滋病致孤儿童举办的夏令营和“艾滋剧团”的演员们都曾遭遇住宿难。艾滋病人和他们的家属面临着居住、就业、就医、上学等多方面的困难。为了不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有的艾滋病感染者不得不背井离乡、隐姓埋名,过着流浪的生活。歧视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目前,东亚地区面临着艾滋病快速扩散和高速增长的困境,在我国,也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有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人。艾滋病所引起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是对经济、道德、伦理的考验,又是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挑战。

  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缘于无知和恐惧。由于对艾滋病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人把艾滋病看成是“洪水猛兽”,把艾滋病感染者看作是“定时炸弹”。实际上,艾滋病人也是疾病的受害者,需要社会各界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关怀。无知、恐惧和歧视是一种逃避,更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阻碍。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艾滋病患者关进围墙、打入冷宫,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弃儿,而是要鼓励他们坚强地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艾滋病患者不是我们的敌人,艾滋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但愿12月1日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唤起更多的民众参与预防艾滋病的活动,帮助艾滋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渡过难关。同时,要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举起预防艾滋病的盾牌,勇敢地面对病魔的挑战。

  当光阴的脚步走过这一天时,请记住这个小女孩悲伤的眼神,记住她渴望融入正常生活的期待。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尊重生命,团结互助,有效防止艾滋病的蔓延,给艾滋病患者更多关爱。(唐宋)

  相关专题: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