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五周年:浙江老人与澳门学生续写情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11:2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澳门十二月十七日电 题:浙江老人与澳门学生续写情缘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五年前的十二月二十日,一群澳门学生穿着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在大街上打出“回归啦!”的醒目横幅;
五年后的今天,又一群澳门学生穿上了这五十六套服装,一则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另外也为了欢迎三位平凡又可敬的浙江老人。 今天下午,澳门劳工子弟学校举办庆祝回归五周年活动。奏国歌、民族舞蹈、武术与古筝表演、大合唱,活动丰富多彩。潘建英、潘曼霞、牟琴三位嘉宾的出现,赢得现场近千名师生的热烈掌声,更把活动推向高潮。 来自小学舞蹈组的五十六位同学,穿着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艳丽服装,一一亮相,并表演了《欢聚澳门》歌舞剧。甫下飞机即赶来的潘曼霞不顾劳顿,高歌一曲《我爱你,中国》,赢得满堂喝彩。 欢歌笑语,仿佛在诉说一段情缘。 澳门回归前,潘曼霞女士在先生潘建英的协助下,利用两年多时间,亲手设计、缝制了五十六套服装,分别代表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这些服装经澳门“庆委会”,辗转送给了澳门劳工子弟学校。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各界举行庆回归大型游行。劳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穿上这五十六套服装,打着“回归啦”三字横幅,走在游行队伍之中,十分醒目。翌日的澳门报纸在头版刊登了这幅珍贵照片。 “服装是我缝制的,‘回归啦’则是劳工子弟学校唐志坚校长敲定的,这简单的三个字充分表达了澳门同胞当时的喜悦之情,给人印象的确很深。”离开活动现场,在校长室,今年七十二岁的潘曼霞对本社记者说。 “我能同子弟学校的师生们结识,是一种缘分。二00一年澳门回归两周年的时候,学校邀请我们来过一趟。这次能再来,的确很高兴、激动。” “来之前,有人对我说,澳门地方小,你为什么又去?我反问,为什么不去呢,每一次来澳门都会有新变化。” “看了孩子们的表演,我很欣慰。特别是,五十六个小同学出场表演,一一介绍其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很别致。我回到杭州后,会推介这种形式。” 这时,在旁边的牟琴女士插话说:“孩子们的表演今天都很精彩,每个节目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先后走进来两位女生。一名叫王瑶珠,另一名叫周黎丽。她们都带着小礼物,管潘曼霞叫“潘奶奶”。 “她们两个是我上次来这里认识的。我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潘曼霞介绍说。 长得有点像乒坛名将邓亚萍的王瑶珠马上接话:“我们也一样把您像老人家一样看待呀!” 周黎丽说:“潘奶奶,我们班同学送了您蛋卷等小礼物,您吃呀?” “等我带回杭州,跟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吧。” 说着,潘曼霞站起来,与周黎丽来了一个大拥抱。她深有感触地说:“上次来澳门,周黎丽就怯生生地问能不能拥抱我一下。” 王瑶珠今天送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张画作,右侧写着“回归五载、濠江生辉”。多才多艺的她,不但画画得好,还是澳门一项科技奖的得主。 潘曼霞对本社记者说:“这些孩子都很争气。王瑶珠、周黎丽当年上初一,参加了庆祝回归大游行,是穿我送的服装的第一批学生。时间过得可真快。她们已上高三,澳门回归五年啦!” 相关专题:澳门回归五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