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把翁杨忘年恋光环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1:54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李万刚 在公众眼中,科学家是理性的化身,他们不会像艺术家的情感生活那样戏剧化。这正是82岁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订婚的消息“震动”人们的地方。杨振宁一句“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让人们认识到,伟大的科学家可能同时也是难得的“艺术化”生存者。
在网民和舆论对翁杨“忘年恋”表现出更多的现代社会所应有的宽容之时,一些人“震撼于大师身上散发着的人性化光辉和超越世俗的勇气”,认为“这份爱是人格魅力的引力,洋溢着知性之美。”(12月17日《羊城晚报》)但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他们的光环都来自各自的专业领域,在情感操守和道德修养上,他们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因此同受大众常规道德原则的“制约”。一旦有了“忘年恋”这种“非常爱情”,他们当然要受到常规爱情道德的“非议”。 我们要认识到,在类似“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这样诗意爱情里,掩盖不住在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在年龄悬殊的“忘年恋”中,女性的青春本身在“爱情杠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杠杆另一头上的财富、权力固然让我们鄙视,但是换成艺术和知识,也同样不能避免“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中所内含的把女性形象化、物化的意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几千年百姓爱情的追求,更是多数人所实现和拥有的爱情现实,这才是所有爱情所应该参照的标高。无论是富翁、显贵还是艺术家或科学家,都不能因为他们的例外情感,来修改、校正常规的爱情道德。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所有的“忘年爱情”,只要不违背法律,我们都会尊重和宽容;但却不会因为主角的光环,无论来自知识还是财富,而把它高雅化。 相关专题: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订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