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鸿章之间:构不成同党也不是政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19:31 荆楚网 | ||||||||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洋务派的头号代表。张在政坛上的显赫晚于李鸿章。这二人都见重于慈禧,既有相同的政见,也发生过政争。就他们问的个人关系上而言,还构不成什么同党,也不是什么政敌。而从兴办洋务这一层而言,他们属同一个营垒,李是洋务领班,张是洋务殿军。从对外交涉方面看,李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主各,张之洞主战。因此同李时迸发政争。
光绪十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次年中国以越南问题,与法国发生争执,随即演成中法战争,清军调淮军潘鼎新部守镇南关,法军来攻,淮军不战而退,退到龙州一带,大肆抢掠,人民逃避一空。后经张之洞命冯子材、王孝祺部恢复了镇南关,把法军驱逐出境。这一战本可战胜法军,但李鸿章偏要主和,与法军签订和约。从这时起,张之洞对李鸿章媚外求荣,异常嫉怀。 光绪十五年,张之洞由两广调两湖总督,不久甲午中日纠纷事起,张之洞力主对日用兵,不惜一战。等到战争一起,秘奏允许他带兵勤王,表示效忠满清皇室。但是他的勤王只是一种姿态,并非真能自己带兵去与日本打仗。在上书请求后,得到清廷嘉许。 李鸿章对中日问题,力主和平解决,认为张之洞支持主战,不明大势。李鸿章批评说“张之洞为官数10年,犹不免书生之见,何况那些见解过庸,不如张之洞的人,当然主张对日作战,这些都是昧于大势,难免书生意气用事。”张之洞听到李鸿章的批评,曾反讥说:“李少荃议和多少次,公然以前辈自居。” 张之洞在两江总督任上,为了整顿市容,打算修筑南京的马路。但是筹不出这笔款,他侦知李鸿章在南京某钱庄里,存有一笔20万两的款项,想打李的主意。钱庄主事人说是李的私人存款,不是公款,若要动用,非得李中堂同意,不敢擅专。张即写信给李指出这笔款项闲着无用,李也不好再为掩饰,只得回信,同意把这笔款拿出来修建南京马路。张之洞为了表示为南京人民谋幸福,而不是为自己,在修路时单单在制台衙门附近的街道不修。李鸿章把张之洞没有办法,只好自认吃亏,不便再向张要这笔款,索性就把这笔款,指赠南京地方。张之洞这一套手段,弄得李鸿章啼笑皆非。 但李鸿章毕竟官高位隆,张之洞也不能不虚尊。李鸿章70大寿,张之洞3天3夜没有睡好觉,为李作寿文。此前曾令幕僚似稿,皆不中意。张便自己动笔,推崇李鸿章功业,在李收到的寿文中,是压卷之作。琉璃厂书肆曾印出单行本发售,颇有洛阳纸贵之势。到了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死在北京,张之洞这时既没有挽诗祭文,也没有挽联,仅仅送了祭帐一悬,当中只有一个“奠”字。可见张对李无真实感情可言。 相关专题:张之洞督鄂115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