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华网:金庸的错位到底是谁的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7:48 新华网

  作者:景志强

  近日,金庸先生正式提出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的职务,并在21日得到了浙江大学的确认。对于这一轰动消息,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长出了一口气:“一场错位终于结束了!” 董健觉得颇可玩味:金庸小说的一大魅力就是对历史的戏说和演绎,可这正好和严谨、讲究实证的历史学研究是相矛盾的。这样一
个善于给历史改个模样的小说家摇身一变,变成了历史学家,变成了人文学院院长,实在是一场错位!浙大聘请金庸是一个错位,……(见《金陵晚报》12月26日消息)

  在董健教授觉得颇可玩味金庸先生的“错位”之中,“浙大聘请金庸是一个错位”最令人玩味。

  金庸先生作为一位举世著名的武侠小说家,让千百万读者如痴如醉。而金庸先生在将历史戏说和演绎中带给了读者最大的快乐,也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最为成功的地方。但史学研究是一门需要严谨、讲究实证的学问,是不能用戏说和演绎来实现的。正如董健教授所言,这样一个善于给历史改个模样的小说家摇身一变,变成了历史学家,变成了人文学院院长,“实在是一场错位!”。对于这样的判断,从史学家的角度是不难理解的。可浙江大学的领导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浙江大学为什么会如此对待金庸先生呢?这里面不排除人为因素,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浙江大学利用金庸先生在国内外的影响为自己这所由工科转变而来综合性大学染上点文墨气,向世人表明浙江大学的转轨变形。这种借名人提升大学知名度的做法绝非浙江大学一所,现在,不少国内外大学都把一些世界知名的学者聘为本校的荣誉教授等头衔,可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那位受聘的学者首先是个学问家、教育家,而金庸先生是一位小说家,他没有教大学的经历,一旦走上大学讲坛,面对着求知欲极强的大学生,没有学问上的丰硕积累恐怕是敷衍不过去的。事实上,这种现象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金庸先生在史学研究上的欠缺也正好验证了他是一位小说家,而非史学家、教育家的结论。所以,要说金庸先生的“错位”,首先是浙江大学在选用人才上的“错位”。

  导致这种“错位”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困,就是中国大学在努力追求国际、国内名校的过程中,过分看重了借名人提升大学知名度的效力与作用,不是把创造一流大学的努力定位在依靠自己的努力,甚至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而是拔苗助长式的培植,企盼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能实现这一愿望,正是由于大学当家人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借名提升大学知名度之风愈演愈烈,甚至于出现了但凡在文化领域里有一点影响的人都当作支撑大学门面名人,竟然不管人家是不是教育家,就急呼呼地请来。而当人家不能适应大学教学工作,那怕遭受到来自学术界的“炮轰”仍旧我行我素地固执已见,不仅给大学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被动,也让金庸先生遭受到不应有的尴尬。金庸明智地自己提出了辞职,结束了这场“错位”,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是浙江大学,而是中国整个大学界,在创建一流大学的努力之中,引进外援是必需的,而努力培养本大学一大批优秀人才恐怕才是中国大学真正跨进世界著名大学行列需要努力与奋斗的,也是一条治本之策。

  由此可见,金庸先生的离去,给浙江大学文学院腾出了相应的位置,让更合适的人来人尽其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教育是百年大计,任何投机取巧,不经过自己努力与奋斗的理想与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中国大学正努力迈向世界知名大学的征途中,多几分脚踏实地,少几分浮躁轻狂;多几分眼睛向内,少几分盲目迷外恐怕才是当务之急。而极力避免在选聘人才问题上的“错位”恐怕也是一门学问,值得中国大学校长们研究研究的!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