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海洋局专家作客新浪聊印度洋地震海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2:22 新浪网 |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研究员于福江 北京市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主任研究员邢成起 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这次海啸带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为此,我们邀请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研究员于福江和北京市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主任、研究员邢成起作客新浪网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上午好!阳光明媚的上午欢迎你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
于福江: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北京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主任邢成起。 邢成起: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一位是海洋学方面的专家,一位是地震学方面的专家,请两位老师来谈一谈地震引发的海啸,正好是两位老师研究的领域把这个事件正好囊括了。我看网友留下很多问题,大家踊跃发言,我们会跟两位专家直接进行沟通。因为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先请邢成起老师给我们说一说这次地震以及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 邢成起:这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的大地震,震级咱们中国台网测定为8.7级,美国台网测定为8.9级。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域所以引发了海啸,是海啸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已经造成人员死亡达到6万多人,这次海啸波及的范围非常广,到现在为止已波及了七个国家,灾难非常大,这至少是四十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这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使板块边缘聚集巨大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超过岩石强度的时候,岩石就发生破裂,造成海底突然沉降或者隆起,从而使海水发生上下颠簸,就形成了海啸。海啸向外扩展,以每小时大约700-800公里的速度扩展,传播的速度很快。印度洋相对太平洋来说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快扩展到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再往西一直到了东非的海岸索马里一带,这次海啸是相当巨大的,是这次大地震引起来的。 网友:据报道,此次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6000多枚原子弹的爆发量,如何测算这个?是否准确? 邢成起:有的报道说相当于3000颗,有的报道说6000颗,这个从能量上可以对比,原子弹有大有小,一般来说可能有一个爆炸的能量。地震大小是由震级来反映的,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波推算出来的,代表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的计算方法,为记录地震波的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这就是震级。震级代表地震的能量大小,地震波的振幅越大能量越大,震级跟能量之间有一个换算关系,所以它可直接反映能量大小,原子弹爆炸也是一种能量释放,把这次地震能量换算出来,跟原子弹对比,看相当于多少颗,这种比喻在能量上还是比较恰当的。 网友:请问两位专家,你们在什么时间得到这个消息? 邢成起:一发生地震以后,咱们中国台网就测出来了,并在中国地震信息网上公布,那个时候就马上知道了,因为现在地震台网非常发达,在咱们国家有时十几分钟之内就可把地震三要素测出来,向社会公布。 主持人:也是明确知道地震的大致地点? 邢成起:对,这是没有问题的,大致的地点,包括发震时间、震级这都可以很快知道。 主持人:像电影中曾经看到的,我们看到有一个指针在不断的波动,表示出它地震的强度。 邢成起:地震的波形就出来了,那是过去模拟记录仪记录下来的波形,现在实现了数字化,地震波传过来以后全部用数字化记录器记录地震。目前,咱们国家一些地区还有模拟的记录仪,可以看到。 主持人:有专门的监测员不间断的盯着这台机器?还是有别的? 邢成起:一发生地震,马上地震波传上来,传感器记录到了,同时有记录器,有数据采集器,很快把数据记录下来,不用人盯在那,自动传输过来。比如北京市有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如果发生地震同时触发四台地震仪,就可以记录到地震,都是自动的,包括数据采集、传输都是自动的。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