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明年将成我国首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城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7:39 现代快报 | |||||||||||||||
苏州市同时出台“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并从明年正式施行,专家称,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获得百姓的承认。 新闻索引:12月23日召开的苏州市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郑重承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第一个“率先”胜利实现。苏州市由此而成为中国第一个承诺要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城市,实现的时间就在2005年(具体指标如表)。苏州
根据评价指标对照调整 昨日,记者就此消息向苏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核实时,该委员会综合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市没有宣布2005年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小康社会的城市,但是江苏省已经给苏州定下了“小康指标”,苏州市明年在大的指标上完成这个“小康水平”没有问题,现在苏州要做的就是围绕新的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和配合。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其实到目前为止,全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小康社会”考核标准,而这次苏州市是要实现省里拟订的各项指标,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苏州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其实这个“中国第一”不需要刻意地宣布,只要统计数据都达到了各项指标要求,自然就是达到了“小康社会”,其实苏州市很多指标都高于省里拟订的指标,现在关键是要对照调整。苏州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苏州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统计局和市委研究室的《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并在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了解,该评价考核体系分核心指标和扩展指标两个层面。核心指标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城市化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企业职工三大基本保险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10个方面。扩展指标包括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占GDP比重、电力产出弹性系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农村三大保障覆盖率、高低收入差距等12个方面。今后,苏州各市、区必须按照该体系设置的主要指标定期进行自我监测评价,市有关部门也将对各市、区进行定期监测,并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布。 多数指标达到时序进度 苏州市于2003年9月就已提出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10项指标的进度目标: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8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标准均超出国家统计局于1991年制定的中国小康生活16项基本标准。 据2004年11月《苏州统计月报》显示,今年前11个月,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13343.94元,同比增长16.7%,该项指标在今年前11个月,每月同比增长率均高于16%,按此增长率,截至今年年底,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5479元,那么,明年1月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能达到16000元,实现2003年提出的目标。 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夏永祥教授表示,江苏省的发展目标是从2000年到2010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约24000元),可以说苏州制定的指标是省里的两倍,所以苏州应该是“高水平完成”。 12月23日,苏州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该市市委书记王荣指出,明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苏州市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的决胜之年。 要实现百姓认同的小康 昨日,记者在采访苏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时,综合处一位负责人表示,从现在的各项统计数据来看,其实实现各种指标对于苏州并不太难,关键还是要获得老百姓的承认,毕竟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还是为民谋福。对此,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夏永祥教授表示,要实现“小康”还是应该以富民说话。 “苏州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苏州模式”曾遭到质疑。 “从理论上讲,经济总量较强地区的居民就该有较高的收入,但苏浙城市的GDP总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的如此之大的反差,就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GDP到底能否给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苏州市委一位领导也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地方为了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采取的举措,多为不惜任何代价,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这种发展观会将经济发展带入歧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