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蹲点"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7:02 南方周末 | ||||||||||||
□李梁 刀口向我们逼近,脚步本能地后退,头撞到墙,才发现已无路可退。 我并不害怕,这只是一位80岁的老人手中的刀,让我感到难受的是他儿子的两只手,正狠命地掐住我和苏永通的颈 口,让我喘不过气来。
事后,跟着我实习的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苏永通对我说,“要是老头稍稍冲动,刀子就戳进来了。” 这是一个意外。那天我们在河北滦平县采访“政府上山”行动,白天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李科长“全陪”,晚饭吃过 ,科长陪我回房间聊了聊。7点40分左右,“你们休息吧。”他看到我面露倦意,放心地走了。 10分钟后我们就出门了,准备甩开李科长去拜访一位反对拆迁的老干部。 其实当天中午已去过一次,80来岁的老人刚出现,偏偏我手机响了,由于临时有事,我们留下句“晚些时候再来拜 访”就走了。 昏黄的路灯下,我在水果摊买了几斤香蕉和葡萄,两个人上了一辆蹦蹦车,赶到老人的平房前,里面有灯光,我按了 按门铃,没有声音,我又按了几下。 几分钟后,老头出现在门背后,“你是谁!”“我们是白天来拜访过您的《南方周末》记者,想和您聊聊。”我大声 说。老头听不清,继续问,我又反复大声说了几次。 还不知道老头儿到底有没有听清楚,老头在里面突然暴怒了,骂了一串不堪入耳的脏话后进去了,我们在外面傻眼了 。 黑暗的巷子里冲出一个人。“我是派出所的,你们私闯民宅!”他大声吼着跑过来,“啪”的一声抓住我们的颈口。 “我们是来拜访人!不是私闯民宅。”我扬了扬手中的水果,“你把证件给我看一看。” 他一听我要证件就火了,嘴里吐出一串咒骂。这时候老头拿着一把一尺来长的柴刀冲了出来,“信不信我一刀捅死你 !” 原来他是老头的儿子,我耐心解释,得到的仍是咒骂,我越挣扎,脖子被掐得越紧,最后,“到派出所去吧!”我说 。 十分钟后,一辆警车停在巷子口,老头的儿子掐着我们的颈口,把我们押向警察。“抓到了两个抢劫的。”他说。 车子一溜烟开到滦平镇中心派出所。我进门一看架式,“暗访”对宣传部瞒不住了,只好给副部长打了个电话。 老头的儿子继续向我们发泄对拆迁的不满:“让县委书记卢××过来,他不过来这事没完!”他哥哥则对我们威胁, “你们别想走出滦平镇!” 副部长和李科长过来了,看到我,不冷不热地笑了笑,白天的热情不见了。“既然到派出所了,就由他们来处理吧。 ”副部长说,一会儿两个人就不见了。 我们被叫到2楼一个房间,上厕所有人跟着,在走廊里走走也被叫住,“你们最好在里面坐着!” 派出所所长过来了。“身份证给我看看!”他拿过证件就走了。 我突然意识到,县委宣传部对我们已大为怀疑,极有可能“翻脸不认人”。为防万一,我赶紧用手机向总部编辑张立 通报了情况。 继续等待。果然,联防队员告诉我,县委领导过来了,正在那边商量“怎么处理你们”。 其间李科长过来几次,脸上似笑非笑,话也懒得说,白天鞍前马后的热乎劲不见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仍在商量。 又过了半小时,他们仍在商量。 派出所长终于过来把身份证还给我。 等到11点半,副部长、派出所长和县委办主任等推门进来。“这是误会。”副部长解释称老头儿对上次采访他的× ×早报记者“印象极坏”,中午听我们说是他介绍过来的便很恼火。“你们要向老头道歉。”领导们说。 我一听就火了,“他持刀威胁我们的人身安全,他的儿子冒充公安,强行限制我们人身自由,他们必须道歉,我保留 一切法律权利。” 几个人态度都软了:“你们回去休息,这事明天再说。” 结局很有戏剧性。派出所长恢复了礼貌,硬是用车送我们回宾馆。李科长的热情又回来了,非要跟着我们进房间。一 支烟抽罢,已经是零点30分。 送走李科长,苏永通突然说,“在刀口逼着我胸口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很悲壮,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神圣。” 我惟一的感觉是寒冷。盖上被子,再加床毯子,我仍然无比寒冷。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