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中央地方上下联动 三机制应对灾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8:37 中国广播网 | ||||||||
中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中央和各省(市、区)都基本建立和规范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和灾情会商机制,初步做到大灾3天内中央资金到位、24小时内救灾物资到位。 据人民网报道,民政部修订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颁布《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使救灾制度更加细致完善,救灾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对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后,救灾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例如,预警及灾害发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备灾处对灾情确认,救灾处提出响应建议,再报分管副司长审核灾害程度、明确响应建议,再报司长、分管副部长、部长直到国务院领导同志,这些程序启动的条件、每个环节的时间限制等等,都有章可循。 去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登陆,1小时后民政部启动了紧急救灾二级响应,很快又升级为一级响应。民政部工作组24小时内迅速派出,并在48小时内制定出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监督、评估等工作也随即展开。 去年以来,民政部先后启动应急响应12次,会同有关部门共向灾区派出工作组62个。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共向灾区下拨救灾资金32.11亿元,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帐篷3.39万顶,下拨救灾捐赠款489.1398万元,转移安置群众611万人,救助人数达9000万人(次)。 灾情会商机制包括重大灾情即时会商制度和全国灾情月度会商制度,是由民政部牵头,邀请水利、气象、地震、农业、国土资源、统计等相关部门参加。月度会商制度总结前一阶段情况,作出下一阶段预测,编制出版月度会商公报,使各个灾害管理部门信息沟通更畅通、协作配合更紧密。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在全国建立的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帐篷、水、粮食、方便面、取暖物资等,能够保证灾民在灾后第一时间内的基本生活需要。救灾装备建设也得到加强。去年,民政部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为全国地县配备了1105辆救灾专用汽车,大大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救灾能力。责编:肖芬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