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撰文悼念辜振甫 称其带着多种遗憾离开人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9:15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月4日电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香港《大公报》特约评论员李家泉今日在大公报上刊出题为《悼念辜振甫先生》的悼文,对在3日凌晨不幸因病去世的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达了哀悼之情。 李家泉在悼文中对辜振甫的评价是:两岸各界享有盛誉、内心充满中国人感情。
悼文中说:“汪道涵辜振甫有过两次会面,一次是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并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次会谈,是在1992年两岸两会在香港会谈并达成“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次是在1998年10月,辜老先生率团访问上海,并在此举行“汪辜会晤”时,双方又达成了“四项共识”。所有这些,都是辜汪两位老先生在两岸关系上的历史性贡献,其对两岸关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我对汪辜两位老先生曾经有过共同的评价。这就是,两位老人都是十分博学、有知识、温文尔雅,在两岸各界都享有盛誉。 辜振甫先生身在台湾,虽历过日本统治、两蒋统治、以及李登辉和陈水扁的统治,但却有着强烈的中国意识。早在日本统治时期,他就和蒋介石有私下联系,在李登辉和陈水扁统治时期,他对两岸两会的联系和会谈,也是颇有期待并积极参加的。一九九八年十月他在来大陆实现另一次“汪辜会晤”时,曾颇有感触地引用了两句古诗:“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可见其内心是充满着一种不可言状的“中国人感情”的。记得当时国台办主任陈云林也曾相应地引用了两句古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两乡”?可以认为这是两岸中国人的一种感情交流!” 李家泉在悼文中指出,辜振甫先生是带着多种遗憾离开人世的。一是在1993年4月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并达成若干协议后,曾相约要于次年即1994年7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但因台湾当局的阻挠而始终没有实现。二是1998年10月辜振甫先生在上海实现“汪辜会晤”并达成“四项共识”后,又曾相约要在次年即1999年的某个时候邀请汪道涵先生去台会晤和会谈,而又因李登辉拋出“两国论”等多种原因而没有实现。三是辜振甫先生主观上是一直希望两岸两会通过会谈而化解矛盾和改善关系的,即使在陈水扁主政期间也没放弃过这种努力和期待。然而,仍由于台湾当局明里或暗里的阻挠,而没有实现。最后只能含恨而去。 对于辜振甫去世后对两岸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的问题,李家泉在悼文中指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对于辜振甫不过是只想利用它的名望和影响,并未真正授权他代表台湾当局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两岸关系的改善和最终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台湾当局有没有诚意和愿不愿接受一中原则。如果台湾当局有这个诚意和愿意接受一中原则,即使辜振甫先生去世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一定会找到代替辜振甫先生的人;反之,如果台湾当局没有这个诚意和不愿意接受一中原则,即使辜振甫先生健在仍然是无能为力的。 李家泉并在悼文最后指出,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中国政府授权“两协”发表的《五.一七声明》已经讲得很透、很清楚了,是文是武、是战是和,主要取决于台湾执政当局。但愿台湾执政当局以台湾人民的福祉为重,以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为重,以台海和东亚地区的真正和平和安定为重,放弃“台独”,接受一中,则两岸关系将会立即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庶几亦可有慰辜振甫先生在天之灵! 相关专题: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病逝 | ||||||||